第123章 日常一
作者:可可红茶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随着进入夏日,气温一天天攀升,愈发显得燥热难耐。
    这天早上,宋芫是被热浪唤醒的。他踢开覆盖在身上的薄被,将脚伸到床外透透气。
    天气热起来,宋芫也不爱动弹,他怕冷更怕热,穿到连空调都没有的古代,都不知道接下来的炎炎夏日要怎么熬过去。
    他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先去挤羊奶,把刚挤出来的新鲜羊奶倒入陶罐里,放在炉子上慢慢煮沸。
    哪天如果他睡晚了,二林就会主动接过这项工作。
    挤完羊奶后,宋芫提着桶,到河边挑两担水。
    因为不太会挑担子,走两步晃一晃,水就洒了出来,每次从河边装满两桶水,到家后就剩下半桶了。
    所以宋芫不得不再跑一趟,才能把水缸装满。
    这日他刚从河边打了两桶水,吃力地挑起来,忽然余光瞄到河边芦苇里蹲了个人,再定睛一看,人又不见了。
    “奇怪,难道是我看花眼了。”宋芫并没有放在心上,挑着两桶水,走几步歇一会,一路磨磨蹭蹭到了家。
    天刚蒙蒙亮时,二林便起床背书,待宋芫挑水回来,他放下书,帮忙生火做饭。
    早饭刚做好,二丫也起床了。她先是给丫丫换了尿布,然后抱着被丫丫尿湿的被褥,挂在竹竿上晾晒。
    此时,煮好的羊奶已经冷却到适宜的温度,正好可以给丫丫喂食。
    喂完丫丫吃完羊奶,二丫抓起牙刷匆忙地洗漱,这才得空坐下来吃早饭。
    早饭过后,她将丫丫交给宋芫,拿起背篓去采摘桑叶,回来喂羊。
    而二林则负责收拾碗筷,宋芫则抱着丫丫在村子里悠闲地散步。
    这就是宋家的日常。
    穿越来到这里几个月,宋芫已经熟悉了村里的每一个人。
    他在村里散步时,会主动和村民们打招呼。
    偶尔还会抱着丫丫到村口的大榕树下,与一群老太们唠嗑一会。
    虽然他们平时都聊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但知道的事情可还真不少,堪称张家村榕树下情报组织。
    比如村头正明叔家的小儿子定亲了,女方是镇上的,可把一群老头老太羡慕坏了。
    再比如又谁家男人,跟寡妇有染,被他媳妇发现了。
    他媳妇回去叫了娘家兄弟打上门去,将寡妇家砸了个稀巴烂,那男人连个屁都不敢放。
    就连隔壁小黎村的消息,他们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我堂侄女的小姑子偷偷回来时说,他们村长都病得躺床上一个多月了。”
    宋芫:这肯定跟他没关系,毕竟老村长都上了年纪,有点头疼发热也很正常。
    等太阳爬上树梢,婶子们也各自回家去准备午饭了。
    毕竟都是当祖母的年纪了,家里琐碎事都由下面的儿媳妇操劳,顶多也就在家煮个饭,平时闲着没事才会到处唠嗑。
    听完八卦,宋芫又溜达回家里,这会二丫正抓着毛笔在写大字。
    宋芫上前检查了下她功课,一段时间下来,二丫写的狗爬字也勉强能让人看懂了。
    宋芫满意地点点头,进步很大,值得鼓励。
    顺利默写出十个新字,二丫欢呼一声,抱过丫丫回屋里,给她换尿布。
    宋芫也开始做午饭。
    中午吃的小葱拌豆腐,再加一碗鸡蛋羹。
    这几日宋芫经常给两个小孩蒸鸡蛋羹吃,主要是做法简单。
    两个鸡蛋敲进碗里,放点盐和温水打散,再撇去浮沫。
    再小火蒸上一刻钟,即可出锅,蒸出来的鸡蛋羹色泽金黄,表面光滑如镜,轻轻一晃,便能看见那细腻的蛋花在碗中轻轻摇曳
    撒上葱花、芫荽,再倒点酱油和香油,便可以开吃了。
    轻轻舀起一勺鸡蛋羹,那金黄色的蛋液在勺中微微颤动,散发出诱人的光泽。
    鸡蛋羹入口即化,如同丝滑的绸缎,轻轻滑过喉咙,口感鲜美细滑,拌着豆腐一块吃,更加下饭。
    吃过午饭,宋芫就开始犯困,爬床上躺一会儿,睁眼便是下午。
    最近时间总过得特别快,宋芫也有些倦懒,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想想也有一段时间没琢磨吃的了。
    算算时间,已经将近五月,这里也果应该都已经成熟,不吃可就浪费了。
    他提上篮子:“二林,我去些果子。”
    野果遍布山野,如蓬蘽、杠板归、桑葚、金樱子、刺泡儿等,种类繁多,有的宋芫甚至叫不出名字,只知道它们味道酸甜可口。
    当他走到山脚下时,发现除了自己,还有一群活泼的小毛孩正在摘果子。
    其中一个胖乎乎的小毛孩指着他大喊:“我认得他,他是打虎英雄!”
    其他小孩也纷纷惊叹:“哇,叔叔好厉害!”
    宋芫干咳两声,纠正道:“别叫叔叔,叫哥哥。”
    胖乎乎的小毛孩睁大眼睛,好奇地问:“大哥哥,你是上山打老虎的吗?”
    “我也要去打老虎!”其他小毛孩也争先恐后地表示。
    宋芫尴尬地笑了笑,解释道:“我不上山打老虎。”
    他晃了晃手中的竹篮子,说:“我只是去摘些野果。”
    小毛孩们失望地叹了口气。
    这时,那个胖乎乎的小毛孩举起手说:“大哥哥,我知道哪里的野果子多,我带你去。”
    路上宋芫问小孩:“你叫什么名字?”
    胖乎乎的小毛孩说:“我叫狗蛋。”
    宋芫差点被自己口水呛到,狗、狗什么?狗蛋?!
    那不是去年,被原主抢了一块蛋糕而哇哇大哭的小毛孩吗?
    原来已经六岁大了。
    农村的小孩都是野生野长的,才几岁就被大点的哥哥姐姐带着满山遍野的跑,哪一片地的野果子最多,他们是最清楚不过了。
    宋芫跟着他们一路左拐右拐,最后到了一处小山坳。
    放眼望去,满地都是各式各样的野果,它们或挂在枝头,或躺在草丛中,或散落在石缝间。
    脚下的草地上,山莓、杠板归等小野果随处可见,它们或成片生长,或零星点缀。
    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小动物,如松鼠、兔子等,在野果间穿梭。
    空气中弥漫着野果的香气,清新而甜美,让人忍不住深呼吸。
    宋芫放下篮子,先摘了一把山莓,洗都没洗,直接尝了几个,味道酸酸甜甜。
    狗蛋看到他手里的山莓,惊得哇哇大叫:“大哥哥,这果子被蛇吐过口水,不能吃!”
    其他小男孩也一脸惊恐,仿佛宋芫马上就要中毒倒地。
    宋芫哭笑不得,没想到这些小毛孩也被大人骗过。
    他只好解释说:“这不是蛇莓,是山莓,你们看长得不一样。”
    说着,他还摘了几颗蛇莓,对比给他们看。
    山莓和蛇莓长得比较像,山莓表面是晶莹的小泡泡,而蛇莓表面是凸起状,如果不细看,确实很难区分。
    其实不管是山莓还是蛇莓,都是可以吃的。只是大人们总是吓唬小孩说蛇莓被蛇吐过口水,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误认为蛇莓不能吃。
    宋芫曾经拍过一期做野山果酱的视频,所以记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