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摘艾草
作者:可可红茶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艾草捣成细绒后,过筛了,就可以用纸卷起来,需要用的时候直接点燃了就行。
    宋芫问道:“二林,你还有纸吗?借几张纸用用。”
    二林微怔,随即才反应过来:“还有的。”
    他起身,从床脚下放着的竹篮里取出笔墨纸砚。
    自他从学堂回来后,就再也没有碰过笔了。
    其实每年交的束修不多,仅一两银子,然而真正贵的是笔墨纸砚。
    哪怕他已经很省着用了,每年依然要好几两银子,它像个无底洞一样,一次次将家底掏空。
    他不止一次后悔,若是当初他没有说想念书就好了。
    宋芫看他突然神色阴郁下来,就知道他又走进死胡同了。
    他从二林手上抽走几张纸:“行了,把纸给我,过些天,哥再买点更好的宣纸给你用。”
    二林用的纸甚至算不上多好的纸,纸张很粗糙,像是麻纸,只怕笔一落纸,就会洇得一片狼藉。
    二林在那本科举文里,一直用着麻纸,十数年的笔耕不辍,终于考上举人。
    他在求学这段路上,何止能用“艰难”来形容。
    可即便如此,书中的少年也一次次在逆境中迅速成长起来,展现出锐利锋芒。
    若不是后来的无妄之灾,他定然能在朝堂上平步青云。
    可谁叫,他是男主的对照组呢。
    他的命运,注定是用来当男主的陪衬。
    想起书中的剧情,宋芫再一次唏嘘,这次有他在,肯定不会再让二林走上小说里的剧情。
    二林心绪恢复如常,一抬头便撞上宋芫痛心疾首的眼神。
    他心里更觉怪异:“大哥,你看着我作甚。”
    “没什么,你若闲着的话,过来帮我一起压艾条。”
    把捣碎得艾绒放到纸张上,卷起来,像卷烟草一样,卷成条状。
    宋芫弄了点浆糊,把边边糊上,粘起来,就大功告成了。
    总共做了十条艾条,勉强能用上一段时间。
    做好艾条,宋芫起身去厨房,洗手做饭。
    新鲜的藠头,用水冲干净上面的泥土,切成小段备用。
    家里蒜头没有,刚好又下雨,就没有再去牛婶家“借”,而且藠头的葱味浓郁,不用蒜头也没关系。
    宋芫从坛子摸出一小段腊肉,切成薄片。
    锅已经烧热了,就直接下肥油,扁出油脂。
    藠头炒腊肉是宋芫最喜欢的一道农家菜,前些年他飞到南方拍视频的时候,朋友就给他做了一道藠头炒腊肉。
    藠头葱香味浓,再放上一把干辣椒,辣、香、脆,加上腊肉嚼之有劲,又带着微微的烟熏味。
    小尝一口,葱香缠着辣味在齿间炸开,腊肉不肥不腻,恰到好处,而藠头香香脆脆,清爽可口。
    以至于几年过去,宋芫仍对那一口藠头炒腊肉念念不忘。
    自从宋芫宣布了“宋家家规”后,一到饭点,二丫就规规矩矩地站在一边,等开饭。
    可眼睛仍是不老实的盯着锅里。
    好香啊。
    直到宋芫说:“开饭。”
    二丫才拿起筷子,觑了觑宋芫,见他没阻止,连忙伸出筷子夹菜。
    小口小口咀嚼着藠头,二丫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她只恨自己没念过书,词汇匮乏,就只会用“好吃”“好香”来形容。
    拜托牛叔帮忙打的桌椅还没做好,这会他们还只能站着吃饭。
    宋芫其实挺想蹲着吃的,蹲着吃饭舒服,就是姿势可能有点不雅。
    但是为了教龙凤胎们礼仪,他也只能站着吃。
    吃过饭后,二林照常收拾碗筷洗碗。
    外面下着雨也不能出去散步消食,宋芫便在屋里打起了军体拳,虽然动作可能不那么规范。
    反正都是锻炼身体,规不规范的,也没多大关系。
    做完一套军体拳,宋芫去厨房,打了盆水,擦干净身上的汗,然后就回屋躺下了。
    这场小雨下到半夜就停了,还好屋顶的茅草都加固过,这次没有再漏雨。
    晚上点了艾条,熏过屋子,一夜无蚊。
    宋芫一觉睡到清晨,想起昨日答应过二丫要做青团,吃过早饭,他便叫上二林出门摘艾草。
    二林还在羊圈里给羊喂草,听到宋芫喊他,便收拾了下,跟着一起出门。
    艾草就生长在路边,不认识的都还以为是杂草。
    它其实是一种药草,不仅能吃,还能治病。
    它的叶子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
    根茎晒干了也能用来熬鸡汤,听说极好的滋补功效。
    而且晒干的艾草还能用来驱蚊。
    简直全身都是宝。
    出门就能看到山坡上,长着一片一片的艾草,郁郁葱葱,繁密而茂盛。
    宋芫跟他说:“多摘点回去,等天气好晒干了,留着做艾条。”
    二林认真点头,他昨晚一夜也都没有受到蚊虫叮咬,虽然直接烧艾草也有驱蚊的功效,但是艾草烧起来会释放刺鼻的气味和烟雾。
    而用艾条熏屋子,就没有这种困扰,反而满屋子都是淡淡的药香。
    晚上睡得都更沉了一些。
    山坡上,已有一些大婶们在摘艾草,宋芫就没有过去,走去另一边艾草旺盛的地方摘。
    不知不觉就摘了满满一背篓。
    宋芫直了直腰身,就见旁边一个婶子跟他招呼道:“小宋啊,你摘这么多艾草吃得完吗?”
    宋芫认出,他是大柱叔的媳妇,难怪会凑上来跟他说话。
    而其他大婶们都恨不得离他三米远,怕他发疯打人。
    尽管那天的事,他已经解释过,没有要打大山娘,但到底还是在村民们心里,留下了“不好惹”的印象。
    宋芫便客气说:“回去做青团,多的晒干了,做艾条。”
    “上次的糕点太贵重了,你大柱叔也真是的,忙也没帮上,让你白跑一趟,他还有脸收你东西了。”
    孙婶子气恼说:“可让我好骂一顿。”
    宋芫心里默默的,为大柱叔哀悼一秒。
    他笑笑道:“婶子就别怪大柱叔了,是我硬塞给他的,那天多亏了他载我们几趟,还耽误了田里的农活。”
    “给钱大柱叔肯定不收,就只能给点吃的意思意思一下,不然我这心里过意不去。”
    孙婶子一脸肉痛说:“下次别送那么贵重的了,我们都没舍得吃,最后还是被荷花那馋丫头吃得一点不剩。”
    宋芫隐约记得他家丫头跟荷花是好姐妹。
    果不其然,就听见孙婶说:“你家二丫倒是喜欢吃糕点,下次给她留着吧。”
    宋芫心里“呵呵”,他总算知道了,这几日,二丫每天往外面跑的原因了。
    孙婶子跟他闲聊了几句,就有人喊她,她应了句,随后跟宋芫说:“我回去做午饭了,你有空来家里坐坐。”
    宋芫:“好嘞婶子,有空一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