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少年阿牛
作者:可可红茶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傍晚的清风徐徐吹来。
    对面牛婶的大嗓音远远传来,只是隔着远,听不清在说什么。
    没过多久,二林抱着丫丫回来,身后还跟着一个,高大黑壮的少年。
    少年便是牛婶的小儿子阿牛,之前就是他独自前去县城,把原主叫回家的。
    阿牛手上端着碗,碗里黑糊糊的,分辨不出是什么。
    “大树哥。”
    阿牛刚开口,就被宋芫打断了话:“等等,我现在改名叫宋芫了,以后叫我宋大哥,或者芫大哥都行。”
    阿牛懵了懵,怎么说改名就改名,不过他不是多话的人,宋芫怎么说,他便怎么做。
    于是他憨憨道:“那我就叫你宋大哥吧。”
    “这是我娘做的黄豆酱,给你们拌饭吃。”
    宋芫没有推拒,接过碗,黄豆酱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一闻就知道,拌饭肯定很好吃。
    “回去记得替我谢谢你娘。”
    “大、宋大哥不用客气。”阿牛挠挠头,不好意思说,“刚二林还送来了红烧肉和猪油渣,实在太破费了。”
    家里也没有什么可回礼的,最后还是他娘从腌酱菜的缸底,刮出了一碗黄豆酱。
    娘觉得拿不出手,没脸来了,让他送过来的。
    “这些天我不在,全靠牛婶照顾我家小孩,区区一碗红烧肉,她不收,谁收。”
    宋芫笑嘻嘻说:“我白拿你家那么多菜,若不给点回礼,牛婶估计每日在家,都要念叨我几句‘没良心’。”
    阿牛顿时不知如何回话,因为他娘确实每天都骂骂咧咧几句,比如“宋家那讨债鬼又来要吃的了。”
    阿牛看见二丫端着碗,冲他们看了好几次,就知道打扰他们吃饭了,他憨笑说:“那我回去了啊,宋大哥。”
    “嗯嗯,慢走。”宋芫挥挥手。
    阿牛往自家走,心想说,宋大哥变化可真大啊,又斯文又客气,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宋芫把黄豆酱端进厨房里,回头就看见二林怀里的小幼崽,他嗓音都不自觉夹了起来:“丫丫,想大哥了没有。”
    “啊噗~”丫丫嘟起粉嫩嫩的小嘴,冲他吐起了口水泡泡。
    好你个无齿小人,居然冲我吐口水。
    今天不给你个教训,你都不知道这个家谁当家作主。
    宋芫撸起了袖子,双手捧着她的小脸,轻轻搓了搓:“看你还敢不敢冲我吐口水。”
    “啊噗~啊噗~”
    二林无奈,没想到大哥居然也有如此幼稚的一面。
    “大哥别闹了,先吃饭吧。”
    宋芫抱过丫丫,对他说:“丫丫给我,你们先吃吧。”
    二丫已经飞快夹起了红烧肉,趁热咬了一口。
    红烧肉炖得香甜松软,轻轻一抿,肉就化在嘴里了,二丫像只猫儿似的眯上了眼睛,小脸满是餍足。
    把猪油渣拌进饭里,一口红烧肉,一口猪油渣饭,二丫嘴巴都撑得脸颊鼓起了。
    就连二林不贪口腹之欲的人,也不免胃口大开,一连吃了三碗饭。
    还好今晚闷的饭多,不然真不够吃了。
    家里没有桌椅,见龙凤胎站着吃饭,很不方便。
    宋芫说:“明天让牛叔帮忙做套桌椅板凳,再打几个柜子吧。”
    牛婶的丈夫是个木匠,手艺尚可。村里谁家要添置家具,或者有闺女准备出嫁,需要打柜子添妆的,都会找他帮忙做。
    一看二林脸上担忧的神情,宋芫笑笑说:“放心,我会给钱的,这趟去县城赚了点钱。”
    他又问二林:“之前哪几家人给我们借的米,你还记得吗?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把钱还了。”
    二林迟滞了下,才说:“我都有记下。”
    宋芫点点头:“那就行。”
    吃过饭后,他便指使二林去洗碗,在他这里,君子远庖厨是不可能的,想要吃他投喂的饭,就必须得乖乖干活。
    而他则抱着丫丫,在院子里散步消食。
    几平米大的院子,走几步,就走到头了,地方还是太小了,人多几个就转不开。
    他琢磨着,过几天就把院子扩大一些,到时候在院子里种些蔬菜,再栽两棵果树,或是种些葡萄。
    等到夏天了,就可以坐在院子里,一边纳凉,一边吃西瓜、喝葡萄酒。
    想想就觉得美极了。
    他抬头,看了看屋顶,房子也得修葺一下,春季雨水多,房顶总漏水,把床都淋湿了,晚上都没法睡觉。
    屋子后面也得搭个棚子,用来养些鸡鸭羊。
    这样一算,接下来还有的忙了。
    “小崽子要喝奶,才能长得白白胖胖,你说是不是。”宋芫逗了逗丫丫。
    “嗷呜嗷呜~”丫丫挥着小拳头,仿佛在附和他的话。
    天黑之后,关上门准备睡觉。
    在古代就是这样,夜晚没什么娱乐活动,天一黑就早早睡觉了。
    屋里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二林闷闷的声音响起:“大哥,如果钱不够用的话,可以晚些再把银子还给他们。”
    “钱的事你不用操心,大哥手上还有点银子。”宋芫打了个哈欠说。
    “小孩子想那么多,容易长不高。”
    “我不是小孩子了。”二林下意识反驳说。
    宋芫回他一句:“等你长我这么高,才有资格说这话。”
    等灭霸帮那边的生意稳定下来后,估计能分到不少钱,到时候再送二林去念书。
    然后买上几亩良田,他可以不下地,但田一定不能没有。
    在封建社会,土地就是老百姓的根。
    有几亩田在,至少不会饿死。
    以前宋父手上有点积蓄的时候,也想过买田。
    但是宋母身子骨不好,干不了体力活,宋父又要上山打猎,没时间打理田地,再加上当时闹水灾,地里几乎是颗粒无收,于是就没买。
    后来二林表现出念书的天分,宋父就把积蓄都拿去送他读书。
    买田的计划就一直搁置下来了。
    “过段日子,我找村长买几亩田。”宋芫说,“你要想念书,我就送你念书,你又不想念书,就回来帮忙帮我种田。”
    二林沉默着没说话。
    宋芫就猜,他肯定还是想继续念书的。
    如果真不想学了,又怎么会在夜里偷偷背书呢。
    宋芫闭上眼睛,心想,家里还有好多东西要添置的。
    比如说油灯,再买个红泥小火炉,放在屋里,丫丫饿了可以随时烧火煮水,冲米糊给她喝。
    宋芫翻了个身,身下的床板“咯吱咯吱”作响。
    哦,还有这张床也该换了。
    也不知道银子够不够用。
    宋芫迷迷糊糊想着,今日忙了一整天,确实困得不行,很快就睡着了。
    竖日清晨,宋芫依旧被隔壁的鸡打鸣声吵醒。
    他一起来,二林也接着醒了:“大哥,我跟你去山上。”
    “行,那你赶紧起来吧。”
    宋芫拿出昨日在集市买的,用鬃毛做的牙刷和牙粉,给了二林一份:“来刷牙。”
    二丫的牙刷昨晚就给她了,并叮嘱她早晚都要刷牙,这时候也不知道有没有牙医,保护好牙齿至关重要。
    兄弟俩在门前刷好牙,洗了脸。
    宋芫分给二林两个馒头吃了,就背起背篓,准备上山。
    刚出大门,就看见对面牛婶,和她儿子阿牛从屋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