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典“信”诈骗
作者:呆呆两脚兽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最新章节     
    有的人认为,骗人的最高境界是说出来的骗人的话语自己都相信。
    有的人认为,骗人的最高境界是九真一假,只在自己需要的地方说谎话。
    有的人认为,骗人的最高境界是老实一辈子,在最为紧要的时候才出卖自己的信誉。
    但是鲁肃却认为,骗人的最高境界是提供部分的信息,让别人自动将缺失的信息补上,用信息去误导别人,因为人总是对于自己的判断过于的自大。
    从一开始他的目标就是黎阳城,但是他必须让所有人都相信他的目标并不是黎阳城。
    所以,他给自己定上了一个伪装的目标,那就是刷战功,设立自己贪功但没有大志的形象。
    不管是和淳于琼的手下默契的“战斗”,还是一次又一次的调动袁军,这些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给别人看。
    甚至在做完了这些之后,鲁肃还光明正大的上表,来夸耀自己的功劳,甚至他还因为这些事情而升了职。
    李肃曾经劝过鲁肃,在这件事情上需要明哲保身,最起码要给负责秦王府政务的那些人去一封信,来阐述自己做的原因。
    但是鲁肃并不担心自己这样的行为会被别人误解,反而对李肃道:“攻击黎阳的胜败在于袭击的突然,这件事情知道的人越多,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越低,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必要,就不需要对旁人提及了。秦王精于战阵,老于谋算,即使和舞女嬉戏的时候也能够看透我的所作所为,我又有什么可以解释的呢?”
    鲁肃这样的做法可是并非仅仅是展现前面这一点,他这样做还有三个目的,一个是彻底探查清楚淳于琼军队的构成,和麾下将领的秉性,甚至是军队的组织形式。因为一旦淳于琼认为这是一个刷战功的大好机会,必然会和自己手下人“分润”,这样“分润”的过程,可以让鲁肃看出很多的事情。
    另外一个目的是给了淳于琼对于鲁肃船只数量有一个错误的估计,鲁肃永远只用自己一小部分的船只,这给了淳于琼一个假象。
    最后一个目的那就是彻底让烽火台失去作用。每一次鲁肃的“入寇”烽火台都正确的发出了警报,但是这样警报的越多,也让淳于琼和他的手下人对于烽火台越来越不看重。
    当鲁肃的军队渡过黄河的时候,尽管岸边的烽火台都点燃了,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这是一次佯动。
    至于骗走赵叡,鲁肃更是贯彻了自己骗人,不,用计的方针。
    他让自己的手下人伪造了三封命令给赵叡。
    第一封命令是告诉赵叡,最近鲁肃的动作频繁,担忧鲁肃或许有攻击黎阳的可能,让他仔细守备黎阳。
    只不过这一封命令最后的署名是曹操的。
    当赵叡收到第一封命令的时候,自然知道这封命令有很大的问题。鲁肃手下军队“暴走”是前不久刚发生的事情,曹操怎么可能知晓,甚至曹操怎么可能猜到淳于琼会离开黎阳,并将黎阳的军权委托给他。
    赵叡收到这封命令之后,他只是简单的笑笑,然后将这封命令抛到了脑后,因为很明显这是一封假的命令,只是他没有明白,为什么这封命令会署名曹操。
    接下来,赵叡又收到了第二封的命令,这封命令是写给吕威璜的,这封命令和第一封命令大同小异,也是让吕威璜守住黎阳,而署名同样是曹操。
    而第三封命令则是来自淳于琼的,这封命令让赵叡感觉有些左右为难,因为这道命令让他带领黎阳的心腹军队离开,而将黎阳城移交到一个他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将军手上。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淳于琼解释为冀州不稳。
    不稳的原因,赵叡知道就是因为曹操和袁绍两个人关于北方四州的主导权之争。而且随着鲁肃的“酱油化”,这两人的争端也愈演愈烈。这也解释了前面的两封命令,曹操不希望黎阳的军队动起来。
    淳于琼的命令看上去非常假,甚至连公文的印章和花押都没有,唯一可以确认这封命令来自于淳于琼的,只有淳于琼的一个签名。但是赵叡却相信这封命令是真的,因为命令中等他的军队离开黎阳后,就是和淳于琼军队汇合,至于去哪里,命令一个字都没有提。
    但是赵叡知道,目的很有可能是邺城。
    赵叡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这件事情太敏感了,一方面是带领军队擅离职守,另外一方面,淳于琼显然什么锅子都不想背,所以才没有花押只有签名,一旦出了事,淳于琼绝对说这个命令是伪造的。
    在命令的最后,写了这样的一句话:“在黄河南面的是你的敌人,但是在冀州的也可能是你的敌人。而速度,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手。”
    而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说服了赵叡。
    等命令中那个叫做老李的好色将军带着援军来到黎阳的时候,赵叡匆匆和他进行了交接,就带着自己的军队走了,因为他知道,这已经到了整个袁家生死存亡的时候了。
    赵叡中了一次典“信”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