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小朝会
作者:大黑袍   大唐首驸:我真不想权倾朝野最新章节     
    一听李二愿意放魏徵等人出狱。
    房玄龄、杜如晦包括盖文达在内的一众文臣全都暗松了口气。
    也不知是不是见目的达到了。
    接下来的时间,在场文臣全都闭口不再提秦勇七人被罚从军一事。
    对此,李二早有所料。
    他在象征性的嘱咐了秦勇七人一句,要好好待在军中建功恕罪后,便下达了退朝令。
    朝会刚结束,秦勇都未来得及与李崇义等人打招呼,便被程咬金、段志玄、李孝恭等人强行拽到了两仪殿,美名其曰是李二有旨,让其参加“内阁”小朝会。
    秦勇跟随程咬金等几位叔伯进入两仪殿后不久,高士廉、萧瑀、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王珪、李道宗等人也先后赶到,其中还包括了唐俭、戴胄、段纶等几位不常参加小朝会的大臣。
    随着众大臣齐聚,李二也很快赶到了两仪殿,象征性的通过了一番君臣之礼,李二直接宣布了小朝会的“议题”——组建神武火器营。
    由于先前在大朝会上,已经通过了对秦勇担任神武火器营统兵总管的武职任命;
    面对尚不知组建火器营意义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李二并没有藏着掖着,而是直截了当的明说了火器营的职责以及重要性。
    得知神武火器营虽隶属北衙禁军,可实际上却是用来研制雷火霹雳弹的,房玄龄、杜如晦、王珪包括长孙无忌在内的一干不知情者,全都忍不住脸色大变。
    他们这些人虽然没有亲眼见识过雷火霹雳弹的威力,但当日突厥客馆被夷为平地的事实摆在眼前,再加上事后他们也都从侧面了解过一些,所以很清楚批量研制雷火霹雳弹对大唐的意义。
    要知道眼下突厥的二十万骑兵,早已入境围困太原城了,即便李靖和尉迟恭已经率军北征驰援,胜算也未必就有多大。
    毕竟突厥骑兵的战力和数量实在不可小觑,面对敌我双方骑兵上的巨大差距,雷火霹雳弹这种大杀伤力火器的出现,极有可能逆转局势成为大破敌军的关键。
    “陛下,李靖将军和尉迟将军已经率军驰援并州了,现在才开始组建火器营来批量研制雷火霹雳弹,还来得及么?”
    工部尚书段纶满脸忧色。
    当日得知秦勇用火器夷平了突厥客馆,他在征得李二同意后,曾亲自前往大理寺监牢,向秦勇讨要了一颗在鸿胪寺没有用完的雷火霹雳弹。
    身为工部尚书,段纶自然看到了雷火霹雳弹的巨大军用价值。
    他之所以讨要雷火霹雳弹,主要是想拆解开来研究其制作方法,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可惜结果并不尽人意。
    通过拆解研究,段纶发现雷火霹雳弹的核心技术,主要在内部填充的黑色火药和外部的防水引火线,至于以厚实陶制酒坛做成的粗糙“弹体”,则完全没有技术含量。
    对于自炼丹术中衍生出来的火药,段纶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工部也曾研究过。
    不同的是,工部研究出来的火药(配比不对),不仅没有恐怖的爆炸效果,就连燃烧效果也一般,威力远不如同为助燃剂的猛火油,正因如此,才一直没有广泛运用。
    在得知雷火霹雳弹的核心是火药后,段纶借着奉命讨要马蹄铁构造图为由,曾特意跑到大理寺请教过秦勇有关爆炸火药(黑火药)以及引火线的制作方法,对此秦勇并未如实相告,只说黑火药配制起来十分复杂,而引火线的制作难度则更加。
    正是因为听了秦勇的话,所以段纶才觉得就算现在开始组建神武火器营,要想将雷火霹雳弹大规模运用在针对突厥的战场上不现实,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来不及?秦勇,制作雷火霹雳弹所需之物,朕已帮你准备好,至于神武火器营,朕已让咬金和志玄帮你招募了两千新兵,最快需要多长时间能做出第一批雷火霹雳弹?”
    知道秦勇为了保证黑火药配方不外泄,肯定没有将实情告诉给段纶,李二直接开口问道。
    “不知陛下所说的第一批,具体需要多少?”
    “至少一万,否则对并州战局的影响不大!”李二语气凝重道,
    “一万...若材料充足且不出意外的话,七天之内应该可以交付!”
    “七天!”
    “那可是一万颗雷火霹雳弹!”
    “你确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来?”
    见秦勇说的如此肯定,在场众人包括李二在内无不震惊。
    尤其是段纶,根据他之前自秦勇口中打听到的消息,雷火霹雳弹的制做不说极为困难,至少在短时间内是肯定无法量产的,而秦勇这七天一万颗的允诺,彻底打破了他的认知。
    要知道偌大一座突厥客馆,连两百颗雷火霹雳弹都没用上,就被彻底夷为平地了,而一万颗的杀伤力有多大,简直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