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朕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作者:楼顶望远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最新章节     
    第六百二十八章
    “我的女皇陛下,是不是在盘点大唐的家底了?”
    一个略带调侃的声音从电话中传出:
    “大约这会儿你和朝廷的人已经被吓到了吧?”
    “别怕,这是正常现象,该利用起来就利用起来,我支持你!”
    听着有些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永康女皇微微皱眉道:“你是小姨姥?”
    “别叫我姨姥,我还没对象呢,让人听到我还要不要嫁人了?”
    吴琼有些不悦道:“还有忘川也不喜欢人把他叫的老了。”
    永康女皇满头黑线:“辈分这东西能乱吗?你的辈分摆在那里,我能怎么办?”
    吴琼道:“行了,不说这些了。”
    “这次给你打电话是告诉你两件事。”
    永康女皇问道:“什么事?”
    “第一件事,我明天到新都,咱们一起去去前线。第二件事,老爹担心你接受不了民间武备的事情,让我给你解释一下。”
    “你可是曾外公的掌上明珠,去前线做什么?”
    永康女皇觉得很奇怪。
    吴正义为了保护两个孩子,把家都搬到了避难所旁边,怎么会让吴琼去前线?
    吴琼道:“什么掌上明珠?五姐才是老爹的心肝宝贝。”
    “五姐年纪大了,最近两年身体差了很多,金山道战场压力那么大,我这个做妹妹的总要帮着分担一下。”
    “曾外公是想让你接手金山道战场?你又没带过兵,去了也是添乱。”
    “你不也没带过兵?咱们大哥不说二哥。老爹辛苦了一百多年打下的局面需要守护,作为子女,我不出面谁出面?忘川吗?”
    “那可是战场,不是游乐场,你的想法太儿戏了,曾外公能同意?”
    “你真当我是去指挥军队打仗吗?我在战场上的意义和你差不多,只要有我在,金山道和新港道的人和资源就能无条件调动起来,五姐需要修养,没有我在,琼崖侯府与朝廷的配合就会出现问题。”
    吴琼提醒道:“我不是小姑娘了,有自己的责任,你们也有自己的责任。”
    “不过你们的战场不在金山道战场,你的战场在朝堂,吴携的战场在北极基地。”
    “林彤师兄在非洲,吴俊留在琼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李氏皇族也不能闲着。”
    永康女皇听出了她话里而意思,说道:“皇族之人不会畏战!”
    “希望吧,你心里有数就好。”
    “我明白了,还是说说民间武备的事情吧,说实话,我和朝廷所有人都被吓到了。”
    “这件事没有太复杂的原因,只是老爹从一开始就想给大唐留下足够的力量来应对一切挑战。”
    “包括推翻皇帝吗?”
    “嗯,老爹没说,不过我想大唐要是出了不靠谱的败家子,老爹不会手下留情。你知道的,老爹年纪越大越不像人了。”
    “那是因为曾外公站的太高,我们这些人都是大唐运转的零件而已。”
    “我以为你会驳斥老爹,没想到你还挺看的开。”
    “不是我看的开,是我明白在极速的变化中没有什么千年的王朝,我们抛弃百姓,百姓自然会抛弃我们。”
    “这个话题有点高端了,不说这个了,你去安抚一下朝廷的人吧,我们见面再聊吧。”
    结束通话,永康女皇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民间武备的事情是曾外公的安排就没问题。
    只要不是控制在其他人手里,对她就没有威胁。
    “曾外公也想不到顶在朝廷脑袋上的枪口会成为民间应对位面战争的力量吧?”
    她感慨着回到会场,没有丝毫保留,将吴正义布置民间武备的事情说了。
    各部大佬的反应不一。
    会场里低声议论起来。
    “圣者就是圣者,对大唐的掌控力不减当年啊!”
    “可不是,之前听说两位圣者还在世的时候,我便知道大唐依旧是那个大唐,女皇陛下果然不只是琼崖侯府在支持。”
    “呵呵,被人掌控快两百年了......”
    “哼!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们觉得圣者的年纪一大把,还不舍得放权正常吗?”
    “就是,若是圣者不在,大唐说不定发展的更好,大唐已经按照圣者制定的方向走了这么长时间,是该变一变了。”
    “大言不惭,没有圣者,大唐就能变得更好?狂妄!迂腐!”
    “的确,圣者制定的道路虽然发展的缓慢,但是能让我们不走弯路。大唐虽大虽强,但是每一步都是惊险万分,抛开这次的位面战争不谈,之前大唐内部的变化之快,已经给了我们严重的挑战,没有圣者在,说不定大唐内部早就出现撕裂了。”
    “说得对,前些年我在金城任职的时候便发现大唐各地的发展不平衡,已经引起了那里的百姓的不满。
    人都是希望过得更好,但因为各种原因和资源分部的不均,平衡发展就是个伪命题,所以说朝廷其实一直是在走钢丝,不管哪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何止是经济方面发展不平衡?在科学技术上,我们的发展更加的不平衡,我们的卫星都上天多少年了,可是我们的农户还生活在农业时代,我们的底层与上层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的确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现在回头看看,女皇陛下与琼崖侯的结合也好,还是圣者创立金盛商行来推动民间的电器普及,都是在想办法缩小从上到下的差距,可惜位面战争降临,让我们不得不将大部分的资源和精力都放到对外战争之上。”
    “呵呵,有些人呀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有能力带着大唐走向更好的未来,却是眼高手低,脑子不清楚,连现实都认不清楚。
    现在还在担心圣者会夺权。圣者需要夺权吗?他老人家要是想做皇帝,只要说句话女皇和李氏皇族巴不得赶紧让位。
    要不是大唐面临着位面战争这种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局面,两位圣者应该不会再出现在公众面前!”
    “还有民间武备的问题,不管圣者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安排和布置,我们会面临更糟糕的局面,我们都应该庆幸,大唐还有两位圣者在!”
    ......
    听着众人的议论,永康女皇忍不住了,再次拍了桌子:“都给朕闭嘴!”
    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朕不想再听到任何对于两位圣者的讨论,不管你们对两位圣者,对朕有什么意见,都请你们收回自己的意见。”
    “面对外敌,谁敢拖大唐的后腿,朕就要他的脑袋!”
    女皇陛下突然变得杀气腾腾。
    她现在的心情很烦躁。
    朝臣的表现一直让她不甚满意,如今一看,她更加的失望。
    “朕现在不想与你们谈论什么朝堂局势,各部职能,现在,就是现在!”
    “朕要收回户部财权兵部兵权。”
    “不要与朕说什么不合规矩,违背祖制,朕只要大唐拥有足够的资源应对这场不知道要持续多长时间的战争!!”
    “朕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会场鸦雀无声。
    女皇这是要疯呀!
    收回朝廷财权和兵权,过去一百多年的朝廷变革不久白费了?
    绝对不能够!
    立刻便有人跳出来反对了。
    “陛下还请三思,贸然改变朝廷职能架构太过冒险,战争正在进行,陛下的决定虽然是好意,但是容易引起各部官员的不满,还请陛下慎重!”
    “陛下,臣不赞成您的决定,兵部与户部本就是直属枢密院管辖,陛下越过枢密院直接管理两部是违背了当初圣皇与天元皇帝和各部达成的协议,陛下真的要违背约定吗?”
    “是呀,陛下,尽管现在大唐面临着严峻的局势,但是大唐还是大唐,不能任由您......”
    “都闭嘴!”
    永康女皇冷声道:“这里还轮不到你们说话!”
    “枢密院五相和辅臣,你们是赞成还是反对?”
    枢密院众人面面相觑。
    陛下呀,你想让我们得罪所有同僚吗?
    他们都是人精。
    明白女皇的话就是在让他们重新站队。
    选择女皇,他们继续担任大唐中枢的决策层。
    反对女皇,等待他们的就是卷铺盖走人。
    枢密院众人都是女皇直接提拔上来的,对于其他的皇帝,他们可能有反抗的能力,但是面对大同皇帝和永康女皇这种级别的皇帝,他们只是工具人而已。
    “陛下请给臣等几分钟!”
    他们需要时间来达成一致。
    永康女皇冷着脸点点头:“你们只有五分钟时间。”
    前排的枢密院众人立刻来到会场外讨论起来。
    “各位,你们觉得此事是女皇的意思还是两位圣者的意思?”
    “这重要吗?不管是女皇自己想要收回朝廷大权,还是两位圣者想要重新调配资源,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你同意女皇的要求?”
    “当然,你们没看出来吗?女皇方才接到那个电话之后便很烦躁,我猜打电话来的绝对不是两位圣者。”
    “为何?”
    “如果是两位圣者授权陛下收回权利,陛下会直接说出来,没有人敢反对。”
    “这倒是,朝廷如何架构本就是两位圣者定下的,如何调整就是两位老祖宗一句话的事情,陛下不会给任何人提意见的机会。”
    “那打来电话的是谁?琼崖侯?”
    “不,应该是比琼崖侯更有分量的人。”
    “你是说圣者与宁夫人的长女?”
    “应该是了,能给陛下底气有让陛下如此克制的只有吴琼了。”
    “可是她并未掌握什么力量。”
    “她的身份就是她的底气,我相信,只要她正式出面,琼崖侯府和两位圣者的力量都会听她的调动。”
    “我有些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看到两位圣者出现了,压力太大了呀!”
    “头顶悬着刀,能痛快就有鬼了。”
    “好了,各位表个态吧,我赞成陛下的要求。”
    “这可是与所有同僚为敌。”
    “那又如何?你能保证吴琼不是第二个吴闵吗?”
    “好吧,我赞成,只希望吴琼不要比吴闵圣者差太多。”
    “我赞成!”
    “赞成!”
    枢密院众人很快达成了一致,帮助女皇收回朝廷财权与兵权,重新调配大唐的资源。
    众人回到会场,表明了枢密院的态度。
    女皇很满意,朝臣很受伤。
    几个脾气比较执拗的反对者当场辞职。
    不过永康女皇并没有批准他们的辞呈,而是要他们先跟她去战场看看再做决定。
    当天下午,兵部与户部的大印和所有的档案全都转交给了枢密院。
    自此,枢密院成为大唐名义上权利最大的机构,枢密院五相的地位水涨船高。
    但是五相心里有多苦,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明了了。
    第二天上午十点半,永康女皇带着枢密院五相与各部长官去了新都机场接机。
    当一身戎装的吴琼出现时,朝中众位大佬才明白大唐面临的局势严重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吴琼是吴鑫的长女不是秘密。
    吴鑫在大唐半公开了真实的身份,朝堂自然知道了吴琼的身份。
    吴正义要把自己的掌上明珠送去前线,已经不是舍不舍得的问题了。
    而是在告诉所有人,大唐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面对位面战争,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圣旨的女儿也不行。
    只是当朝堂众位大佬得知吴闵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时,便更能理解女皇为何要收回朝廷的大权了。
    ......少了一个强力人物坐镇,女皇是担心自己无法打通大唐的上下渠道,一旦金山道战场出了问题,朝廷的反应跟不上,那就是巨大的灾难!
    吴琼在新都停留了一天,见了很多人。
    朝廷的很多人也认识了这个年轻的圣者之女。
    吴琼的犀利和身上的气势简直就是吴闵的翻版。
    枢密院五相很高兴,有人能够填补吴闵的缺位,朝廷的压力就会好很多。
    而那些本身就对吴正义不满的人更加的不满了。
    吴家这个庞然大物又出了一个强人,压力好大。
    远在琼崖侯府的宁喆忧心忡忡。
    “小玉儿真的能胜任吴闵的职责吗?”
    “不知道,但是她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们就要支持她。”
    “我担心小玉儿.....她毕竟没有吴闵的经验。”
    “小五只是要修养,不是退休,有她在,你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