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诸国来朝
作者:法师小面包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最新章节     
    金秋十月,飒爽的秋风吹走了夏日残留的最后一丝温热。
    此时的襄郢,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城中百姓们除了在自家中与亲人一同欢庆这丰收的时刻外,邻里之间也难以抑制地开始对那些已陆续抵达襄郢的诸国国君和使臣评头论足起来。
    就在前不久,天子派遣使者前来册封,此消息一经传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楚国的邀请下,这些时日,天下各国的权贵纷纷云集于此。
    一时间,襄郢这座原本就喧嚣的国都在这段时间就变得更加热闹非凡,车水马龙起来。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达官贵人,他们的服饰各异、口音不同,其排场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如此壮观的景象,着实让楚国的百姓大开眼界,成为了众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眼下正值农闲时节,越来越多的百姓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纷纷涌向襄郢北城门外去凑热闹。
    精明的商家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商机,于是乎,在城外不远处便支起了一个个临时的小摊。
    在靠近城门的那片繁茂的树荫之下,各种小吃摊位琳琅满目。
    这边有热气腾腾的包子铺,香气四溢;那边则是香脆可口的烧饼摊,让人垂涎欲滴。而在稍远一点的地方,还有一个简易的茶摊,摊主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行人。
    紧邻着茶摊的位置,坐着一位四十多岁的讲书先生。他正操着一口地道的楚腔,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当年楚军南征北战之际所发生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尤其是当讲到小兵们如何在战场上异军突起,奋勇杀敌,最终斩将夺旗时,更是引得周围听众们阵阵喝彩。
    只见此人嘴巴一张一合,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般绚烂夺目,他用那如簧之舌将这些个少年英雄们的故事娓娓道来。
    随着他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些少年英雄们的形象仿佛跃然眼前,栩栩如生。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过来,围聚在这个小小的茶摊前,听得津津有味。
    这热闹的场景自然引来了众多过往行人的驻足围观,原本生意清淡的茶摊一下子变得门庭若市,客似云来。
    茶摊老板眼见着自己的生意如此红火,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那张满是皱纹的脸此刻更是像绽开的菊花一样灿烂无比。他忙不迭地讨好这位说书先生,一次又一次地为其添上好茶,生怕招待不周。
    正当说书人讲到故事的精彩之处时,周围的听众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纷纷鼓起掌来,一时间掌声雷动,喝彩之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有些人兴奋得手舞足蹈,嘴里还不停地叫好;还有些人则瞪大了双眼,紧紧盯着说书人,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细节。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一个衣着光鲜、出手阔绰的男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大把铜钱,粗略估计足有一百多个,然后“哗啦”一声全部扔在了说书人的桌案上。
    然而,他本以为这样做会得到说书人和其他听众的赞赏,却不想事与愿违。
    这一举动立刻招致了周围听书百姓的哄堂大笑和冷嘲热讽。众人皆指责他此举太过粗俗无礼,简直就是对说书人的一种亵渎。
    而那位说书人更是气得脸色铁青,对着那个男子怒目而视,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
    因为这些说书人可不是后世那种仅仅认得几个字、完全依靠嘴皮子功夫来渲染气氛的普通说书人。
    他们皆是饱读诗书的正经读书人,其中有些还是来自大名鼎鼎的章华学宫的博士呢!
    这些文人雅士个个自命不凡,心高气傲,根本就不缺钱花。对于他们来说,金钱不过是身外之物,真正令他们看重的是知识和才华。
    所以,当有人试图用钱来打赏他们时,他们不但不会感到高兴,反而会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这种行为在他们眼中无疑是对他们人格和尊严的践踏。
    在襄郢城的四周,活跃着一群独特的讲书人。
    他们皆隶属于一个名为“小说派”的新兴学派。
    这个学派是近些年来于章华学宫中崭露头角的,尽管其成员数量并不众多,然而所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容小觑的。
    此学派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因为它新颖的学术理念和独特的文学风格,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朝堂的高度重视与青睐。
    甚至可以说,小说派已然成为了朝堂发声的重要渠道之一,犹如朝堂之喉舌一般。
    许多歌颂功德、赞扬楚王室、官场政治、军中将士英勇事迹的精彩话本,皆是出于朝堂的明确授意。
    这些话本均交由小说派中的精英人士精心编撰而成,随后再通过那些能言善道的说书人传播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正因如此,过去的这短短两年时间里,襄郢城中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显着变化。
    尤其是在茶余饭后,大家不再仅仅局限于闲聊家常或者无所事事地消磨时光,而是纷纷聚集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聆听说书人讲述那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这种全新的娱乐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让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子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隆隆……\" 低沉而厚重的声音从远方传来,仿佛闷雷滚动一般,打破了街道原本的宁静。
    人们纷纷抬起头来,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远处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宛如一条黄龙蜿蜒而至。
    木制的车轮在坚硬的水泥路面上碾压而过,发出阵阵震耳欲聋的隆隆声,犹如战鼓齐鸣,令人心惊胆战。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吸引了路上所有的行人和过客,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将好奇的目光投向那片滚滚烟尘。
    \"怎么今日还有贵人入郢?\"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发出了疑问。他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得周围众人议论纷纷。
    \"天下诸侯国众多,自然有距离我们楚国较远的地方。来得晚些也是情理之中嘛!\"一个看似见多识广的路人不以为然地回应道。
    然而,他的解释并没有平息大家心中的疑惑和好奇。
    \"瞧这架势,这支车队的规模可不小呢,起码得有数百人之众吧!你们当中可有谁能猜出这究竟是来自哪个国家的队伍?\"
    又一名好奇心旺盛的男子扯着嗓子向四周喊道。他的问题如同一把火,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求知欲望。
    这大汉洪亮的嗓音成功引起了正在街边讲书的那位先生的注意。
    只见他缓缓停下手中的折扇,轻轻抬起双眸,视线越过层层人头,落在了正逐渐靠近的车队身上。
    片刻之后,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朗声道:\"诸位莫要胡乱猜测,这是燕国的车队无疑。\"
    \"竟然是燕国!\"听闻此言,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惊叹之声。有的人面露惊讶之色,似乎对燕国的到来感到意外;有的人则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燕国此番出使楚国的目的。
    讨论声议论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