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来福路上的公交车
作者:眼睛里的猫毛   身患绝症,选择开挂造福世界最新章节     
    杨河村是位于晋阳西北方向的一座村子,总共就三四十户人家百来口人。
    村子的地理条件不好,只有一条土路通向外界,经济也没发展起来,年轻人要么考出去留在了大城市,要么就近去晋阳城里务工,家家户户基本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守着几亩薄田将将维持生活。
    今天,土路上破天荒的来了几辆小轿车,村里的老人孩子都抻着头看新鲜,这些车看起来不便宜,底盘不高,开起来十分缓慢,但依然磕磕绊绊的坚定驶进村。
    一行人下了车,为首的是一名器宇轩昂的年轻人,身后跟着漂亮助理和壮硕保镖,还有看穿着便是体制内的中年人在身边讲解着什么。
    “林总,这里就是咱们晋阳附近最困难的杨河村,最近几年扶贫工作落实到位现在看起来还行,还给村民们都搭建了结实的砖房,之前家家户户基本都算得上是危房!您看看,是给村子里修个路还是投资点经济项目?”
    开口介绍的便是专管贫困村的专员,他在看过新闻发布会的直播之后就惦记上了来福公司这六千万,一听总准备实地考察一下晋阳周边,他立马屁颠屁颠的黏了上来表示要为林霰好好介绍。
    虽然这位刘专员三句话离不开钱,但林霰对他的观感其实还不错,毕竟他放下身段拉资金,为的是百姓又不是自己,算得上是人民好公仆。
    “刘专员,我打算先问一下这里的情况。”
    林霰笑着询问在村头树下避暑下棋的老头们:“老人家,请问村里有叫杨戚的人吗?”
    手上捏着一枚炮的蓝色汗衫老头笑眯眯的回答:“没有听说谁叫这名的呀,小老板你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林霰闻言皱了皱眉,明明是公司官网上有个网友留言说他就住在杨河村,名字就叫杨戚,这才有了这个行程。
    难道是网友在开玩笑?姓名地址都给了,感觉也不像。
    棋盘对面的白背心老者拍了一下光溜溜的脑袋,反驳棋友道:“怎么没有,杨树家那小子,大名不就是叫杨戚吗?”
    蓝汗衫老头也恍然:“噢?杨树家——哦!你说的是二毛子!”
    他歉意的和林霰解释:“小老板,我们这都不兴叫大名,孩子们都喊的外号。”
    老头们吩咐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们:“还愣着做啥,去把二毛子喊来!”
    他们棋也不下了,挪出位置让林霰坐下,还掏出热水瓶给沏了杯飘着沫子的茶。
    “老人家,我听说,村里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上学得去几公里外的隔壁村?”
    蓝汗衫老头叹了口气:“是啊,几公里其实也算不上远,就是这路实在是太不好走了。
    其实本来村里也有自己的学校,后来年轻人都出去发展了,有条件的把孩子们也带去大城市上学,留在这的都是家里比较困难的,父母忙着赚钱生活,也顾不上太多,留下来的学生少,学校自然也荒了。”
    杨无恙今日身穿白色套裙,在全权负责晋省事宜几天之后她的气质凝练了许多,看起来沉稳不少。
    她有意将话题引到最近的成果上来,开口问道:“最近附近不是新开了个农场在招护农员,许多家在附近的年轻人都去那工作了,杨河村有去工作的人家没有?”
    白背心老者也开始无奈叹气:“护农员这个工作确实薪资还行,工作量也不大,但是我们没机会呐,组织面试的人要收一千块的报名费,还不包通过,村里许多年轻人舍不得这钱,听说有这事也没打算回来试试。”
    这次的农场面积比前洲大了几十倍,相应的人手需要数千人,林霰告诉杨无恙只要是附近的村民没有偷鸡摸狗的历史就可以录用。
    没想到居然还有交报名费环节,听到这事的两人大眼瞪小眼,最终杨无恙递了个一定会严查的恼火眼神,她现在就像是刚做出点成绩的父母官微服私访想要听听别人是怎么夸她的,没想到恰好遇到拦路喊冤的。
    去送信的小孩没一会儿就领着一名看起来十五六岁的寸头少年前来,两人跑的气喘吁吁,少年见到林霰等人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林总!没想到你真的来啦?”
    “你就是杨戚?”林霰打量着少年,他还是没办法将在官网上侃侃而谈的网友和面前的人结合在一起。
    “对对对!您看到我的建议了吗?”杨戚满脸期待的询问。
    “嗯,看到了,说得很好,所以我就过来找你了。”
    林霰发觉自己也陷入以貌取人的误区,连忙摆正心态像同龄人那样对待杨戚。
    这位少年在来福公司征求建议的公告下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回复,按照区域分布说明了目前晋省到底哪些地区最需要帮助,并详细说明了这么排列的原因,还将适配于这些区域的项目都一一罗列出来,并详细的估算了需要的费用,加起来刚好六千多万。
    林霰很少能见到这样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策划案,第二天就找上门来想看看是怎样的人才。
    他又问了杨戚几个问题,发现少年毫不怯场,回答的井井有条,显然方案确实是自己做的。
    “我现在想让你到来福公司上班,将你在官网上发布的建议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你愿意吗?”
    林霰抛出了橄榄枝,随着摊子越铺越大,他现在是求贤若渴。
    杨戚瞪大了眼睛:“我?我来负责?可我还要上学,我还没成年!”
    林霰将一个文件夹递到他的手里,仿佛是交过了权杖,轻松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是暑假,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上学,不如先看看待遇再决定要不要拒绝。”
    杨戚翻开文件夹,刚看到第一页的合同就把眼睛瞪的溜圆,左右看了看之后吞了下口水,看向林霰的眼神坚定无比:“没问题,交给我,保证在暑假期间完成!”
    ——
    晋阳市对接扶贫工作的干部惊讶的发现,来福公司负责这事的居然是一名皮肤黝黑的本地少年,再三确认无误之后,他们也只得将这位当财神爷般供起来,少年所在的杨河村也成了十里八乡议论的地方。
    杨无恙回去自查之后发现,擅自收取报名费的是在本地招募的人事专员,原本想着能有熟悉乡亲们的本地人更好开展招聘工作,没想到倒方便了他利用职务之便敛财。
    解雇报警一条龙之后,林霰为所有额外缴费的不管有没有成为自己的员工面试者,每人补偿了2000元,为此花费了一千万。
    杨无恙单独找到他,表情讷讷的想要辞职:“林霰,你现在发展太快了,我的能力好像并不能支撑我跟上你的步伐,要不你还是找个更擅长的助理,我就在家附近街道找个清闲工作也挺好。”
    小杨助理似乎被打击到了,她没想到自己的一个疏忽就让林霰损失了上千万,觉得身上担子从未如此沉重的她有了逃跑的想法。
    林霰自然不能让她说走就走,不管是从宝源还是到现在,整个公司的所有人基本都是杨无恙聘来的,她明面上是自己的助理,实际上是全能打杂,不管什么事情丢给她,她也只会嘴上抱怨两句然后干劲满满的去完成。
    掏出手机摆弄了几下,杨无恙的手机发出提示音,林霰示意她去查看,小杨助理有些疑惑,这人好好的面对面不说话还发什么信息,是有什么不能当面说出口的吗?
    她点开通知随后惊讶的张大了嘴,将屏幕划来划去确认了好几遍,眼圈通红瞪向林霰:“你疯了?给我转一千万做什么?遣散费么?不需要这么多,我给你退回去。”
    林霰赶紧拦下她,解释说:“不是遣散费,这是第一季度的分红,你不会忘了,你的合同上可是有分红协议的,原本有一千五百万,但是给护农员的赔偿咱们各自承担一半,所以只剩一千万,现在还想辞职吗?赔的钱看起来很多,其实不过是你两个月的分红而已。”
    杨无恙抹了一把眼泪,笑骂道:“你不会是想泡我吧,哪有赚这么多钱!”
    林霰连连摆手否认:“我们是坚定的革命友谊!钱肯定是赚了的,你自己算算,光晋省的来福农场是不是一年租金就有十几亿,还有各项额外增值收入。”
    对方的直男发言让杨无恙感到无语,她沉思了一阵,公司的财务状况都掌握在林霰手里,从不对外公示,似乎按照他的算法好像确实还挺赚钱的,这么一想顿时感到轻松了不少,开始有心情为两人平摊的赔款心疼起来。
    “啊,赔了我五百万!那可是一套房!该死的董大明!我就不该相信他。”
    董大明就是私自收取报名费的人事,已经被收押。
    “就当花钱买个教训了,警方说董大明愿意把所有赃款都退回来,到时候那些钱再补给你。”
    林霰这几天抽空逛了晋省境内的各处风景,感觉有些待腻了,想回家,但是小杨助理估计还得在这留几天,他得好好安抚人心。
    杨无恙被他说服,觉得自己的能力也没有那么差劲,无非是有些识人不明,只要以后更加谨慎时不时的去找普通员工聊天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于是又充满干劲的回去工作,并开始思考要置办哪些以前想买又舍不得买的大件。
    杨戚那边工作进展神速,有林霰无条件的财力物力支持,晋阳政府的各方各面绿灯,周边的村子们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先是一条连同城市与各个村落的柏油马路光速构建,可容两辆车辆通行的结实路面替换了大部分村子的土路,大大缩短了村民们出行耗费的时间,他们亲切的将这条路称呼为来福路,一提起来福公司无一不竖起了大拇指。
    修路只是最基本的项目,在整条路全部铺设完毕投入使用之后,一辆辆公交车开始出现在这条路上,它们每20分钟一班,在村子与村子,村子与城市之间勾连美好的圈。
    早上六点到晚上八点的运营时间,低至五毛钱的票价,再加上学生和老人免费的标准,这条公交线路注定是亏本运营。
    晋阳政府能通过新设公交线路的方案,还是因为来福公司承包了这条线路上所有的车辆喷漆和村子站台的广告位,他们也不像别的公司那样为产品打广告,纯色画面中憨态可掬的来福机器人在科普一些生活常识,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如今杨河村的娃娃们只需要在村口等早班公交车,用时十分钟,就能到隔壁村上学,再也不用跋涉一个小时了。
    小洼村的老人们也只需要坐上公交车,就能将地里的瓜果背到城里摆摊,不用接受无良商家的压价了。
    榔头村的孩子们,也能在周末坐上公交去城里探望务工的父母,见面的次数大大增加,再也不显得生疏了。
    而这还远远不够,位于杨河村外的地下养蚕场也同步开工,面向周围村民进行招工。
    分院基地的产丝量已经无法满足前洲的制衣工厂需要,林霰本就打算在国内也成立一些养蚕场,原本想在前洲开设,毕竟苏省有着悠久的制丝历史,杨戚的建议点醒了他,有了地桑的加持,养蚕场建在相对干旱的晋省似乎也不成问题,晋省农场本就是地桑的大量产地,就近一体化生产更方便运输。
    这次员工的招聘杨无恙亲力亲为,对年龄的要求也放宽,中老年人愿意学习身体健康都可以入职,毕竟国内的养蚕场不会像夜国那样一直待在地下,工人们可以在地面休息,定时到地下投喂收拾便可。
    从今往后,这些在晋省产出的原丝也拥有了自己独有的名字——晋丝。
    目睹晋省蓬勃发展的网友们越发觉得林霰是个香饽饽,他到哪里,哪里就能过上好日子,而林霰能到晋省完全就是因为向谨言的邀请,别人可以自己为什么不行,他们纷纷向市政部门提出建议,让领导们努力引进来福集团,这样他们也能过上双休不加班工资还高的好日子。
    等林霰回到前洲,希尔酒店已经装修完毕,只等月底进行盛大的开业仪式。
    宝源大楼的其他空间也被陈铮全都租出去,收获了一大笔租金和装修款项,相对的在楼里办公的小员工们也开始翻倍增长,原本只针对十层楼的配套措施开始不够用起来。
    不管是食堂还是健身房都变得拥挤,有时甚至需要排队,大大影响了小员工们的幸福感,林霰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招人,毕竟杨无恙还留在晋阳,这事又落到了他头上。
    他十分图省事的给小员工们发了个通知:[咱们最近人手不足,开始内推,有亲朋好友都推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