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三千大道,归一而已
作者:四无的而是   重生张三丰自带系统最新章节     
    在浩渺的天地之间,张三丰的太极之道与圣贤之书的深邃之道激烈交织,宛如天地交响,使他领悟不凡。
    隐约之中,张三丰的太极武道展现出突破现有境界的征兆。
    要知道,他此刻的太极武道已臻至一品天阶。
    然而,前方的道路并非坦途,充满未知的挑战。
    藏书阁内,无形的灵力弥漫,如同涟漪般在楼内回荡。
    伏念感叹道:“张真人通天彻地,洞察万物奥秘,领略宇宙无垠,深厚的机缘方能于圣贤典籍中寻得此等契机。”
    张良目光闪烁,赞叹不已:“平生所遇,无人能及张真人之万一。”
    小虞撇嘴道:“荒谬!我师乃世间至尊,你平日所见之人,岂可与我师相提并论?”
    晓梦眸光流转:“师父之道超凡脱俗,弟子唯有紧随其后。”
    ……
    张三丰读罢一卷,轻轻放下,又取来另一卷。
    瞬息间,楼中风起云涌。
    “这……怎么可能?!”
    荀况失声惊呼。
    张三丰周身的气息变幻,手中的古籍也绽放出沉寂千年的光芒。
    这意味着,张三丰又一次与书中的道合为一体。
    荀况的目光紧紧盯着张三丰,眼瞳几近瞪出。
    他曾因融合一卷圣贤书中的道,才有今日之境。
    因此,荀况深知每卷书中的道皆独特,难以兼得。
    三千大道,归一而已。
    然而世人修道,仅能择一而行,如同行走于众多岔路中的一条。
    小圣贤庄藏书阁中的原着,即便蕴藏着圣贤真意,即便是最幸运之人,也只能与其中一卷产生共鸣。
    唯有道心相通,方能引发共鸣。
    而每个人的道,皆独一无二。
    此时此刻,张三丰的状况似乎颠覆了这个常理。
    对荀况来说,这犹如推翻了常识的根基,让他难以接受。
    但事实不容辩驳。
    张三丰的确与书中的道交融,激发出强烈的共鸣。
    且散发出的气息与之前又有不同。
    这无疑是另一条独特的道。
    伏念轻叹:“张真人果真非凡人所能理解!”
    颜路和张良同样震惊,目瞪口呆。
    “未曾料想世间竟有张真人这等奇人,我们先前真是井底之蛙。”
    晓梦眼神熠熠生辉,平静的面容上绽放微笑。
    拜张三丰为师,或许真是她此生最明智的抉择。
    片刻后,张三丰再度放下手中的书卷,取来下一本。
    实则,他无法解读书上的文字。
    然而,书籍中的内容,张三丰却了然于心。
    因为,圣贤之道透过文字与他的道直接交融、碰撞、共鸣。
    这等于是将那道传授于张三丰。
    如同一人将内力灌注他人体内一般。
    比起理解文字内容,直接领悟圣贤之道更为直指本源,速度也快得多。
    研读圣贤之书,往往需耗费数十年,乃至更久,才能领悟其道。
    而与圣贤遗留的道交融,却能在顷刻间领悟其真谛。
    翻开第三卷书,张三丰身上又散发着截然不同的气息。
    荀况眼中的惊讶转为由衷的敬佩。
    他拱手向张三丰行礼。
    这一礼,是对真仙的敬畏,对神明的崇敬,对大道的膜拜。
    能感悟不同的道,说明张三丰对道的领悟已达难以想象的境地。
    那是荀况遥不可及的领域。
    传说中的真仙境......对此,荀况唯有仰望与敬佩。
    转瞬,张三丰又拿起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
    众人的震惊逐渐变为麻木。
    晓梦的目光愈发明亮。
    一人融汇百家之道,这始终只是传说。
    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
    无人曾实现过。
    大道殊途同归,这是每个修道者耳熟能详的道理。
    然而修道之途,不可能遍历所有道路。
    这也是修道的基本常识。
    但今日,张三丰打破了这个常识。
    众人的世界观正在颠覆。
    紧接着,更让荀况等人难以接受的一幕上演。
    张三丰翻开了儒家先贤的典籍。
    他身上紫气蒸腾,生机盎然。
    “张真人研读的是儒家典籍?”
    颜路瞪大了双眼。
    作为小圣贤庄的二当家,他对这些儒家经典再熟悉不过,但他只能通过文字揣摩圣贤真意。
    然而,张三丰明明是道门中人,首次研读藏书阁内的儒家经典,居然能与圣贤之道交融,与圣贤之意志共鸣。
    这还有天理可言吗?
    这一刻,颜路只觉自己长久以来研习的儒学仿佛都是徒劳。
    张良失声惊问:“为何张真人能与儒家先圣贤的意志共鸣?”
    他困惑不已。
    荀况轻叹:“三教本是一家,路径不同,道却共通。”
    “儒家之道与道家之道,最终殊途同归。”
    “张真人已直指大道真谛,自然能与之共鸣。”
    张三丰身上,道韵越发浓郁。
    遍览诸家经典,感悟百家之道的真谛,融入他的太极武道。
    使张三丰的太极武道逐渐趋于完善。
    一个太极图的光影在他周身缓缓凝聚。
    玄妙的灵力自他体内散发,令众人沐浴在奇妙无比的道之真谛中,无比舒适。
    张三丰四周,无数光之花瓣如天女散花般飘落,如同梦幻般的画面。
    太极图的光影愈发清晰稳固。
    突然间,玄妙的道之气息发生了变化。
    张三丰身边,太极图的光影旋转不息。
    他微闭双目,身体随着太极图转动。
    紧接着,张三丰猛然睁开双眼。
    在他眼中,世界焕然一新。
    张三丰打开个人面板:
    姓名:张三丰
    功法:混元九转玄功。层级:九转十层。小无相功,菩提心法,降龙伏象功,紫霞神功……(数十种)
    武技:武技道心(高级)
    武道:太极武道(九品仙阶)
    肉身:金刚之躯(七品)...
    经验值:
    技能点:0
    张三丰的目光,聚焦于武道的神秘华章,那里,两个熠熠生辉的字眼—“仙阶”,令人心颤。
    刹那间,一切豁然开朗。他的太极武道,突破第一重天之际,已超脱凡尘界限。人间武道至一品巅峰,便难再前行。欲再登高,唯有迈入仙阶领域。
    仙阶武道,唯真仙之躯方可修炼。张三丰深吸一口元气,平息心中狂澜。
    晋升仙阶谈何容易。他那浑元九转玄功已至十七重天,本就是修仙功法。即便如此,从九转攀升至十转,仍耗尽无数心力。如今太极武道的突破,竟如水到渠成,顺其自然。
    此般惊喜,让张三丰喜不自胜。然而细想,实乃情理之中。太极武道,源自他手创,深厚的根基不言而喻。
    此前,他的太极武道借天地感悟,观万物变迁。今日汲取百家之道,旧识新知交融,诸多瓶颈瞬间化解。纳百家之长,融会贯通,终成一家独鸣。
    这等深厚的积累,跃升仙阶也并非奇迹。太极武道踏入仙阶后,张三丰对武道的理解焕发新生。
    念头一动,他开始演绎小无相功与菩提心法。小无相功,无形无迹,难以捉摸;菩提心法,则以四大宏愿为根基,誓度众生,断尽烦恼,遍学法门,志成无上佛道。然“菩提非树,何处沾尘?”佛门菩提心法与道门小无相功,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早先,张三丰已觉二者可融合。但此等大业,非一日之功。此刻,太极武道踏入仙境,他对这两门功法的理解截然改观。
    小无相功本为道家初步心法,此时,张三丰借菩提心法之力,推衍小无相功至更高层次。七层小无相功,在他的手中绽放新篇,第八层、第九层、第十层……直至第十二层。
    “此功以小无相功和菩提心法为基,却已迥异于初时。”
    “便以此命名,无相神功。”
    无相神功无形无相,精微深邃,胜过小无相功十倍。以之施展各家武学,形似而神非。唯有无相神功,方能真正做到无形无相。以无相神功驾驭世间武学,不留丝毫痕迹。且此功与太极武道相得益彰。
    张三丰心意一动,浑元九转玄功运转,与无相神功交融。此前,小无相功因其非绝世神功,难以融入浑元九转玄功。如今,无相神功内力与浑元九转玄功灵力交织,融为一体。
    顷刻间,二者完美结合,浑元九转玄功再进一步,达第十一重天。层次依旧停留在第九层。无相神功乃张三丰独创,造诣深厚,融入浑元九转玄功中,亦无损其威。
    但这并非终结,张三丰的目光扫向其余十余门功法。降龙伏魔功,紫霞神功……
    他运功如行云流水,气息变幻莫测。渐渐地,这些功法的内力竟奇迹般融合为一。
    “逍遥神功!”
    “数十门功法熔于一炉,而这功法能自如运转各门武学。”
    “自在逍遥,无所束缚。”
    张三丰创造出全新的神功。融合数十门功法的逍遥神功,威能不在无相神功之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真人之气息为何变得如此奇异?”颜路满面惊奇。
    张良微微颔首:“不错,真人现在的气息,与先前判若两人。”
    伏念面色凝重,无言以对。荀况苦笑,抚须沉思。晓梦眼中再次掠过震惊之色。
    “逍遥自在,逍遥游,此乃无数道门前辈追求之境。”晓梦心生向往。
    来去自如,无拘无束,谁不向往?
    张三丰毫不犹豫,立即将新创的逍遥神功纳入浑元九转神功之内。至此,浑元九转神功再破一界,由十一重天晋升十二重天,依旧驻留第九层。
    张三丰长舒一口气,身形飘逸落下数十丈高楼。
    “恭喜真人领悟百家之道,修为大进。”荀况立刻施礼。
    张三丰朗声笑道:“贫道能有突破,全赖小圣贤庄藏书之功。”
    “今日之事,贫道欠小圣贤庄一份情谊。”
    “若需贫道相助,但说无妨。”
    闻言,荀况、伏念、颜路、张良皆露欣喜之色。张三丰乃天下第一人,其人情之重,无法估量。
    当今大秦初定,朝局暗潮汹涌。小圣贤庄如履薄冰,生怕触怒皇权,陷入万劫不复。若得张三丰一句援言,局面将截然不同。即便是始皇帝,亦难以忽视张三丰的话语,必将慎重对待。
    想到此处,小圣贤庄众人略显激动。
    “伏念谢真人厚爱!”
    此时,门外有人急匆匆赶来。
    “端木姑娘,快去救雪女吧。”
    雪女!
    众人闻言,纷纷转头看向来人。
    她姿容倾国倾城,超然物外。雪女出身赵国,原为妃雪阁主宰,燕地最美的舞者。舞艺冠绝天下,令王者也为之倾倒。精通琴棋书画,《白雪》一曲据说能令铁石心肠之人泪流满面。绝技“凌波飞燕”被誉为燕国都城的传说,也是“死亡之舞”。传言,雪女曾立誓绝不当众起舞,违誓则必见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