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商阳剑
作者:四无的而是   重生张三丰自带系统最新章节     
    张三丰与郭襄混迹于武林众人之中,朝着光明顶疾驰而去。
    “青冥剑谱……咦……非矣……莫非是紫薇剑诀……亦不然……”
    一位身披白袍的翩翩公子,其身影犹如幽灵般,自远方飞掠而来。
    他的身形忽东忽西,犹如幻影,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不已。
    身后,有十多位江湖豪杰大声呼喝追逐。
    “休想逃脱!”
    白衣公子猝然回首,陡然伸出右手小指,轻点而出。
    “破穴剑法——少冲剑!”
    瞬间,一道剑气如同流星般从他指尖迸射而出。紧随其后的那位侠士,被剑气所中,立时栽倒在地。
    白衣公子惊喜交加,低头审视着自己的手指。
    “果然见效了?”
    他再度伸出食指,指向另一位追赶之人。
    “斩脉剑式——商阳剑!”
    然而,这次却并无任何动静发生。
    追捕他的人先是吃了一惊,随后立刻恢复冷静。
    “这小子的诡异剑法时灵时不灵,诸位无需惧他,一同上前,替死去的兄弟讨还公道。”
    白衣公子惊惧失措,忙使出身法中的鬼魅步,身形疾速飞逝,向远方逃逸。
    郭襄目睹这一幕,瞠目结舌。
    “这名白衣公子行走的步伐实在精妙绝伦,只是他的武功似乎有些古怪。或者说,此人是否在玩弄江湖把戏呢?”
    张三丰不禁哑然失笑,心中暗忖,即便闭着眼睛也知道,那位被人穷追不舍的白衣公子正是自家三弟——段誉。
    “你多虑了,他只是功夫尚未登峰造极,所以在关键时刻无法发挥出来罢了。”
    此刻,郭襄的眼中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不可能吧,他的步伐熟练,内力深厚,怎会像是功夫未精呢?”
    郭襄连连摇头,喃喃自语:“若是这白衣公子真的功夫未精,他又怎会有这般深厚的内力底蕴呢?”
    张三丰淡然一笑,不再与郭襄争辩。
    毕竟,段誉可是个开了大招的家伙,一身外挂神乎其技。
    就在二人谈话之际,又一队江湖人士自侧面疾冲而来。
    领头的大汉手握大环刀,直朝段誉砍去。
    段誉面露惊恐之色,脚下施展的凌波微步却运转得行云流水,每次都能恰好避开对方的刀锋。
    郭襄看着他左躲右闪的模样,觉得既滑稽又有趣,忍不住拍手大笑。
    “这位公子的身法真是高超。”
    段誉原本全神贯注应对大汉的攻击,才能勉强躲闪开来。哪知突闻郭襄笑声,一时分心,脚下步法略乱。
    只听得“呼”的一声,一道刀光贴着段誉脸颊划过,削掉了几缕发丝。
    段誉吓得魂飞魄散,步伐更加紊乱不堪。大汉趁势猛烈进攻。
    “扑通”一声,段誉摔倒在地。
    那大汉满脸欢喜,抓紧机会,一刀砍向倒地的段誉。
    刀光闪烁,宛如闪电疾雷,眼看就要砍到段誉的头顶。
    “此人功夫果然不够精纯啊!”
    郭襄满面惊讶。
    此时,张三丰身形一闪,衣袖轻轻一带,一股浑厚的内劲汹涌而出。
    拿刀的大汉顿时被内劲远远震飞数丈之遥,手中大环刀更是断作两截,脸上尽是惊骇之色。
    段誉原本以为自己难逃一死,正闭眼待毙,却感觉异样。
    睁开眼时,只见张三丰挥袖激荡起一阵阵狂风,将四周追来的众人都卷飞出去,纷纷摔倒在地。
    “还不快滚!”
    张三丰冷哼一声。
    那些人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交换了个眼神。
    “阁下,我们乃是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弟子,受灵鹫宫宫主天山童姥之命前来办事,你胆敢阻挠,童姥必定不会轻易放过你们。”
    听到此处,张三丰颇感惊奇,原来段誉竟是遭到灵鹫宫弟子的追杀。
    说起灵鹫宫,坐落在天山缥缈峰上,而明教总舵则位于昆仑山的光明顶,虽地处不同,但也都在西域境内。
    此次前往光明顶,不妨顺路探访一下灵鹫宫。
    念及此处,张三丰不禁笑了起来,开口说道:
    “贫道便是武当派张三丰,你们回去告诉天山童姥,不久后贫道便会上天山缥缈峰,去见她一面。”
    那人一听张三丰口中提及“天山缥缈峰”,顿时脸色大变。
    灵鹫宫所在之地,在江湖上极为隐秘,除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弟子外,鲜有人知晓。未曾料到这位年轻的道士,竟然对此地了如指掌。
    此人究竟有何来历?
    “走!”
    那人怒吼一声,带领众人狼狈逃窜而去。
    段誉从地上爬起,拍掉衣裳上的灰尘,对着张三丰连连行礼致谢。
    “张真人救命之恩,段誉永生难忘,今日在此拜谢。”
    张三丰豪迈大笑。
    “段誉,我曾听令兄提过你,你是我义弟,救你乃理所应当,何需言谢?”
    于是,段誉感激涕零,更加坚定了拜入武当的决心。
    段誉心头剧震,抬首望去,眼前的张三丰神情洒脱,却透着一份深不可测的武林高手之气,让他满面愕然。
    他自然清楚,张三丰口中的“峰弟”,所指正是那位威震武林的萧峰。然而眼前这位青年,年纪轻轻,竟自称为萧峰的大哥,此言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阁下果真与我那兄长萧峰结义,并且成了他的兄长?”段誉问话间,眼神中充满疑虑。
    张三丰朗声一笑,回应道:“此事毋庸置疑,待你有机会与萧兄相见,当面向他询问便可知晓。此刻,他已携阿朱姑娘前往武当山。”
    段誉眼中精光一闪,脸上满是震惊之色,半晌后长叹一口气,“既然兄台这般肯定,我自然相信,兄长!”这一声称呼中,既有敬意又带着一丝犹疑。
    张三丰仰天长笑,连说了三个“好”字,心中暗自欣喜,能够收纳段誉这样的奇才作为师弟,实乃一大幸事。
    此时,一位二十八九岁的英俊男子,身着淡黄轻纱长袍,腰佩长剑,身影飘逸而来。此人面容俊美,举止之间尽显儒侠风范。在他身旁,跟随的是一位貌美非凡的女子,身边还带着侍女及几位随从。
    段誉一瞧见女子,立刻露出喜悦之色,飞速朝她奔去,“王姑娘!”此人无疑正是慕容复与王语嫣一行人。
    张三丰瞥了一眼段誉,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不屑之意。段誉对王语嫣的态度,让他这位大师兄颜面扫地。
    与此同时,王语嫣脸上闪过一丝躲闪之色,显然并不愿意在慕容复面前与段誉显得过分亲近。
    慕容复见状,对着张三丰与郭襄拱手施礼,礼貌有加,“在下姑苏慕容复,敢问两位前辈来自何门何派?”
    张三丰心中冷笑,暗忖慕容复的演技之高,比起伪君子岳不群也毫不逊色,可谓江湖一流的好演员。北方有乔峰,南方则有慕容,这两人的名声能在江湖上齐名,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慕容复这般的奥斯卡级表演。
    然而,江湖讲究的是以礼相待,即使深知对方是在演戏,张三丰仍旧客气地回礼道:“贫道乃是武当派张三丰。”郭襄亦随之报上了自己的姓名。
    听见二人身份,慕容复的双眸陡然间闪过两道锐利光芒。“张三丰?可是那位刚刚荡平日月神教,开创武当一派,并力退中原三大高手的武当掌门张真人么?”
    张三丰略感惊讶,原来江湖传言的速度竟是如此之快。自己成名之事,竟已在武林中流传开来。想到这里,张三丰不禁有些窃喜,因为这正是他期望看到的结果。名声越大,武当派的地位就越稳固,招募更多武林高手也就更加容易。
    “正是在下。”张三丰微微点头确认。
    慕容复听闻之后,连忙深深作揖,“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以相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张三丰眼底深处闪过一丝蔑视。对于慕容复,他并无半点好感。他早已看出慕容复心里打着什么如意算盘。
    “段誉虽然成了我武当弟子,但也算是我的亲兄弟。你慕容复分明是我兄弟的情敌,我又怎会助你一臂之力呢?”张三丰心中暗自发笑,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
    “姑苏慕容,闻名遐迩,佩服,佩服!”说话间,张三丰的目光落在了慕容复身边的王语嫣身上。
    不得不承认,段誉口中那个“神仙姐姐”王语嫣,的确姿容绝世,美貌倾城。修长身材配上披肩秀发,再配上那精致的五官,一切皆天衣无缝,浑然天成。周身散发出一股清纯神圣的气息,宛如行走于凡间的仙子,使人自然而然地心生敬畏,不敢有丝毫亵渎之意。
    只消一眼,就能令人心跳加速,热血沸腾,心驰神往。难怪段誉会被她迷得神魂颠倒,甘愿俯首称臣,做她脚下的一条忠诚舔狗。
    然而,这位仙子般的女子,似乎脑子不太灵光,竟喜欢上了一个伪装君子的慕容复。这叫张三丰如何不多想?
    且看那慕容复,年纪较王语嫣长九载有余,这差距,皆因王女之母李青萝昔年遭段正淳遗弃,致使其自幼缺失父爱之关怀。王语嫣欲从慕容复身畔寻觅那份缺失的情感寄托,其内心深处之郁结,实有缘由可循。
    “敢问阁下便是那位名声遐迩的王语嫣姑娘么?传闻姑娘貌美如花,有沉鱼落雁之姿,自幼遍览天下武林秘籍,堪称人世间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今日一睹芳容,果真名不虚传。”
    然而王语嫣虽容貌出众,却不通武艺,仅是熟读各大门派武学秘籍罢了。在武林之中,并未留下显着声名。
    张三丰口中言语看似随意,实则别有用意。他这般盛赞王语嫣,无非是要观察一旁的慕容复有何反应,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面对他人对王语嫣的青睐,究竟会有何种举止?
    话语间隙,张三丰的目光悄然扫向慕容复,只见后者面色稍变,随即恢复常态,嘴角甚至还浮现出一丝微妙的笑容。
    听见有人称赞自己的美丽,王语嫣心中一时欣喜,却又瞥见表兄在侧,担心他会因此不悦,立刻流露出几分回避之意。
    慕容复抱拳轻笑,看向张三丰的眼神带着几分玩味:“语嫣乃在下的表妹,尚不满二十载春秋,与张真人年纪相仿。”
    “此刻我等正欲登顶光明顶,围剿那明教叛逆。张真人若有意同行,在下与表妹定当洗耳恭听。”
    张三丰闻此言,不禁瞠目结舌,半晌方回过神来。这世上荒唐之事不少,却未见如此厚颜之人。自家表妹情深一片,竟被如此轻易地出卖!
    对于慕容复而言,唯有复国大事高于一切,为了这个宏图大志,他不惜舍弃所有。而区区一个王语嫣,又何足挂齿?
    王语嫣听见慕容复这番言语,脸色亦是一变。她虽倾心于慕容复,但并非愚昧之人,恰恰相反,她机智过人,否则焉能将天下武学精要尽数铭记于心。
    慕容复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希望她能与张真人多加交流接触。表哥并未喜欢自己,这个事实让王语嫣黯然伤神。
    此时,王语嫣看向张三丰,眼前的这名青年道士眉清目秀,英姿飒爽,风采非凡,竟令她也不禁微微动心:“此人确乃人中翘楚,只是我已心有所属……”
    念及此处,王语嫣又陷入了深深的忧伤之中。却未曾意识到,慕容复邀请张三丰同行的真实意图是为了拉拢他,以实现复国大计,而非真心待她。
    张三丰见慕容复相邀,虽知此人伪善,但在江湖之上威望犹存,借此机会结识武林人士,提升武当派的声望,倒不失为一件好事。倘若能够顺便救王语嫣脱离苦海,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然而张三丰绝不做段誉那样的软弱之人,若王语嫣自己能够觉悟,那是最好;若仍旧执迷不悟,他也无法强求。
    “既然慕容公子有此心意,老道便恭敬不如从命。” 听到张三丰应允,慕容复满面惊喜,有张三丰相伴同行,便有机会将他拉入麾下。
    此人武功深不可测,连东方不败、日月神教三大高手均败在其手下。如此人物若能为己所用,何愁大燕不能复兴?
    再次瞥了一眼王语嫣,慕容复暗自思量:表妹美艳动人,自己身为热血男儿,怎会不动心?只是为了复国大计,只得忍痛割舍。
    心中虽然略感痛苦,但慕容复很快便强行抑制下去。“哼,一旦我成为大燕皇帝,还怕没有倾国倾城的美女陪伴左右吗?”
    “如果表妹与张三丰两情相悦,张三丰必然感激于我,助我实现复国之志。” 慕容复如此盘算着,却不知张三丰心中早已对他嗤之以鼻,帮助他复国,简直是天方夜谭。
    一行人继续前行,途中张三丰几次出手,展示出的武功造诣,让慕容复瞠目结舌,越发坚定了拉拢张三丰的决心。
    “张真人之武学修为,果真已达出神入化的境地,在下佩服不已。” 每每目睹张三丰出手,慕容复皆为之惊叹。
    张三丰看出慕容复对自家家传绝技“斗转星移”尚未能完全领悟,便直言相告:“慕容公子,你家的‘斗转星移’固然厉害,不过恕贫道直言,公子尚未融会贯通,似乎修炼得还不够娴熟。”
    慕容复深以为然,感慨万分:“先祖创立‘斗转星移’,堪称当世无敌,名震天下。奈何晚辈资质平庸,未能重现先祖昔日之威。”
    说着,他的脸色显得颇为惆怅。张三丰察觉时机成熟,故意叹了口气:“唉,可惜啊,可惜!”
    慕容复忙问道:“张真人何出此言?”
    如此情形之下,两人之间的交谈愈发深入,而各自心中的盘算,却依旧藏匿于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