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定亲
作者:上官凌墨   女尊种田之池鱼最新章节     
    吃完饭,陈母说:“一会让你叔陪你去,把该买的一次买齐。”
    “好”池小彤点头。有个长辈跟着,不容易吃亏。
    不一会,陈父就来了。池小彤带着陈父坐牛车去镇上,因为是单独送一次,贵一些。五文一次。
    到了镇上,池小彤先去钱庄取钱,一次把存的都取出来了。能够用就成。
    两人直奔布庄。挑了两匹大红的料子,做婚服用。又买了些棉花,天气已经开始冷了,衣服要做厚些。又买了做被子的布料和里子。近一两银子。
    池小彤付完钱,两人抱着布料回去。肉、菜之类的得成亲前买,现在这些就够用了。池小彤想,这里成亲还是很简便的。一身新衣,新被褥,请村里人吃顿饭,拜过天地就算成了。
    回去后,留下一匹布,一部分棉花,明天一并送去田家,剩余的池小彤帮着陈父都拿去陈家了。陈父还给池小彤量了尺寸。
    回去时,池小彤看天还早,就又去了山上。
    第二天,池小彤送完野果回来,陈母和媒人已经等在门口了。陈母是以池小彤长辈的身份去的。在这池小彤也就和陈家相熟。这事没个长辈不好。
    池小彤放下东西,也没有好衣服换,就只能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干净一点。
    拿了东西,三人一起去陈家。池小彤本来在犹豫要不要抓一只兔子带着,被拦就放弃了。留着自己吃吧。
    田家
    田余他娘和陈母、媒人寒暄。池小彤就在一旁坐着,没见到田余。这里就是如此,男子的婚事由母亲做主,若没有母亲就家中姐妹做主。反正自己没有话语权。
    最后池小彤将聘礼给了田余他娘,当面点清。定好十五日后来迎亲。
    将布料给田余他娘时,池小彤还特意强调了,这是给他做婚服的。
    ……
    池小彤看着手里剩下的二两银子,发愁啊!
    过几天还要去买肉,买菜。又得半两多银子。
    坐在院子里,池小彤盯着水果发呆。
    猛然,池小彤想起自己之前看视频的时候,看到过一个教做蜜饯果脯的。当时看到好几种。自己记得苹果果脯好像比较容易。
    仔细的回忆了一会。也只想起来个大概。心动不如行动,反正还有时间,开做。
    在放野果的篮子里翻了翻,找到好多和苹果很像的,也不知道这边怎么叫,反正在池小彤眼里这就是苹果。
    把苹果都找出来。洗干净,切块,和做罐头一样,只是冰糖换成白糖,煮的差不多了,捞出来,拿出去晒。
    池小彤还特意去找了几块石头,搭了个台子,晾煮好的苹果。
    好在做的不多,家里有的一个箩暂时还够。若是能做成功,还要去买几个箩,晾晒用。
    接着就是等着了。
    有了新法子,池小彤上山摘野果就有目标了。煮罐头不少果子都行,但果脯不行。至少她现在只会做一种。但罐头她试过,好几种都好吃。之前自己都是每天换一样。
    给茶楼送就是好几种水果混着送,都是自己做过的,让她们自己去分吧。
    天气好,经过一天的晾晒。水分已经很少了。池小彤尝了一块,味道还不错。
    但这次自己做的少。不够买,就找了个坛子装起来。家里现有的水果还要送去茶楼。
    果脯还不知道好不好卖,这个稳定收入,虽然少,但也要拿到手。积少成多嘛。
    之后几天,池小彤按部就班,又收获了几百文。每天也会单拿出一些苹果做果脯。也弄了两坛了。
    期间池小彤跟陈母商量后还去镇上雇了一顶小轿,接亲用。连抬轿人总共花了七钱银子。
    接亲前一天刚好去送果子,池小彤跟王云说了,这次送的多,之后两天都不来了。
    自己要成亲了。王云听到这个原因,很干脆的同意了,还表示,池小彤可以多休息几天,自己可以去集上收水果。
    池小彤想着山上的野果也没有多少了,自己还想试试做果脯,就直接跟王云说:“姐,以后我就都不来送了!山上的野果快没了。等过几天估计就摘不到这些了。水果过季了。得等来年。”
    王云也知道,深秋了,水果这东西也就到季了。罐头也卖到头了。在卖得等来年果子成熟。
    但她这段时间也赚了不少,买方子的钱虽然没赚回来,但可以慢慢赚。明年还能卖自己今年还能收些野果,再卖一段时间。
    池小彤离开时王云还送了二两茶叶当贺礼。二两茶叶,可不便宜。虽然没买过,但茶叶这东西,想也不会便宜。
    池小彤本想推辞,但王云说:“这是姐给你的贺礼。姐也没啥别的好东西,一点心意,别嫌弃。”
    王云这么说,池小彤就道谢收下了。
    回去时,买了不少肉还买了菜,谁叫自己没种,只能买。好在菜都不贵。就是肉贵了点。又花了四钱银子。
    到家后,池小彤又马上去了陈家。上次试完新衣,有些不合适,陈父拿回去改,今天再去试试。明天就要穿了。
    试完衣服,池小彤又跟陈母确定了一下时间,这才抱着新衣服、新被褥回家。
    回家还要好好收拾收拾,明天去接亲。明天陈父会过来帮着忙家里的事,陈母陪池小彤去接亲。
    虽然又欠了人情,但有这两位长辈帮忙,池小彤心里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