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科举文中的炮灰15
作者:池塘水浅   上帝狠宠作精,主角被逼黑化最新章节     
    她的眼神也不像是爱慕一个人的眼神。何况,十二三岁的孩子,放在现代不过就是一个初一的学生,开窍了吗?
    时间到了去公主家做客的那一天。子宁穿戴整齐,手提礼物上门了,她还带着江遂宁,她怕自己一个人尴尬。
    有小厮把子宁和江遂宁带了进去,一路上弯弯绕绕,走了许久还没见到褚月姮。
    因为是来公主家,子宁不得不谨慎,怕被人抓了把柄。一路上目不斜视,走了一刻钟才见到褚月姮。
    “谢兄!”褚月姮一看到子宁眼睛都亮了,结果又看到了子宁身后的江遂宁,眼神又黯淡了下去,“江兄也来了。”
    “呵呵。”江遂宁嘲讽出声。
    “褚兄,多谢你出手救了舍妹,一点薄礼,不成敬意,望你收下。”子宁把礼物拿上,递给了公主的侍女。
    “小事一桩,不必再提。坐吧。”子宁点了点头坐下了。自己上次登门致谢,又请客吃饭,这次再次道谢,再说这件事情,恐怕也要招人烦了。
    子宁拿起杯盏,喝起了茶水,不再言语。
    不愧是公主的茶水,好喝。
    几人聊聊天,又吃了饭。褚月姮又带着子宁逛了自家的园子,欣赏了一些珍贵的植物。
    褚月姮贵为公主,自小千拥万簇,娇蛮一点不假。不过性子开朗大方,讲理识事,相处起来没有压力。反而因为她活泼阳光的性格,让人觉得如暖阳包裹。
    这大半天相处下来,子宁和褚月姮的关系亲近不少。不过她也没有因此放松警惕,毕竟是皇室人员,万一一个心情不好,要把你砍了,谁也救不了你。
    “哇,褚兄。这可是齐大家的千峰竞秀图啊!”佟宅的园子中间有一个宽大的凉亭,中间挂了几幅画。
    子宁盯着其中一幅画细细观摩了起来。毕竟是公主家的,应该是真迹无疑了。
    “谢兄真是慧眼如炬。”褚月姮将画拿下来,小心卷好,道:“谢兄如此喜爱,不若借给你临摹。”
    子宁心中狂喜,不过,她目前主要的任务还是科举,没有闲心逸致临摹画作,真是可惜。
    “多谢褚兄,不过,谢某怕是与此佳作无缘。夫子说我今日功课懈怠,恐怕没有精力临摹此画。不过今日得以观摩真迹,人生已经无憾。”
    褚月姮又客气了几回,子宁都拒绝了。她是真的没空,不是欲拒还迎啊。
    直到日头西斜,褚月姮才依依不舍地送别了子宁和江遂宁。本来人家是想吃完午饭就走的,结果硬是被自己留到晚膳时分。
    “姮儿就这么喜欢他们?”佟老爷子看着外孙女失落的样子,无奈地从角落里走了出来。
    “祖父。你不觉得他很有趣吗?”祖孙俩坐下去,喝起茶水聊起天来。
    “走在前头的那个少年,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神态自若、利落大方,我瞧他眼神清明,无贪无妒,面对诱惑,意志坚定啊。
    没想到,我这么多画作,他居然会喜欢山水图,或许是个闲云野鹤般的无拘之人呢呵呵。后面那少年虽然话少,但身如劲松,形若飞瀑。
    我看他脚步轻盈,身轻如燕,小小年纪,功力不凡啊。没想到小小的书院,居然人才辈出,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呵呵。”
    褚月姮没想到自己的祖父对子宁和江遂宁评价这么高,不过江遂宁有他说的这么好吗?
    褚月姮拿着子宁写的诗看了半天,这是刚才,他们在花园里玩耍的时候,子宁赞叹园中的山茶花,为“十八学士”作的诗。
    “这字写的好。”佟老爷字也跟着褚月姮看着她手中的诗作,“好诗啊。这少年,虽然是个洒脱不羁的性格,却心怀大志、胸有沟壑啊。”
    这少年定然是知道褚月姮身份的,但是他没有攀附权贵的心思。今日他若是向公主提出要拜见佟老爷子一二,他看在外孙女的面子上,定然也是会见他的。
    但是他没有,而且,他也在暗处观察过那两个少年一二,他对公主虽然恭敬却没有谄媚讨好,没有小人做派。
    是个好孩子。
    “我的小公主啊。你的父皇又来信了。你准备何时启程回京呢?你都快十四岁了,婚事要尽早定下了。”
    说到这个事情,佟老爷子头都大了。皇帝老儿自三年前,把病恹恹的褚月姮送到他手里后,每隔半年都要催一下,真的烦人。
    他那破地方,害死他的女儿还不够,连自己女儿留下的唯一血脉都险些活不下去。
    还不若吴江这个小县城的风水养人。褚月姮来到吴江后,虽然性子野了一点,但是身子却是一天比一天好了。瞧着现在的小脸白里透红的,看着就健康。
    “祖父,我还小呢,婚事还不急吧。父皇有说给我许配的人家了吗?”褚月姮心中不耐烦,她好不容易找到有趣的玩伴,就让她回去京城,对着那些虚伪的脸,真没劲。
    “这个,没说。不过,左右也是要公主殿下点头才可以。”
    这倒也是,父皇从小疼爱他,就算嫁人,也不可能逼她嫁给不喜欢的人。
    自子宁去过褚月姮家中后,两个人的关系也好了起来。有时候也会说上几句话,不像以前,一整天说不上话。
    虽然已经进入秋季,但是吴江这边的天气还是有些余热难消。
    九九重阳节的时候,子宁跟着同窗,一起去上方山登高。
    因为距离有点远,子宁起了一大早。众人踏马而去,路上不断有嬉笑声传来。一群少年郎,肆意玩闹,青春畅然。
    不过这样的代价就是,快午时才赶到上方山。
    因为年轻力壮,众人一鼓作气,直取山巅。
    登高远眺,仰观天地,俯察人间。少年们一个个意气风发,只觉通天有路,青云已踏脚下。
    “祝我们全部高中,金榜题名!”不知是谁高喝一声,众人无不应是,举杯共贺。
    学子们找了个凉亭,拿出自家带来的干粮,一一摆上。常灵杰和武开阳等人的随从也已经上山多时,把精美的膳食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