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方以智入京
作者:盗草人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最新章节     
    天启七年十一月。
    整个北方已经进入冬季,很多河流都开始结冰。
    辽东的建奴蠢蠢欲动,已经有大量的兵马开始朝着锦州方向集结。
    一旦等河流中心的河面结冰,冰面厚度可以让战马穿过的时候就是战争爆发之时。
    几千年来不管是匈奴、鞑子、女真这些北方游牧民族想要南下,季节都会选择在冬天。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冬天河面结冰,他们的骑兵可以轻易越过任何一条河流。
    此时关内的京城一片祥和,至少今年冬天京城外面几乎看不到什么流民,就不会有流民冻死在街角的事情发生。
    内阁这两个月将重心放在陕西剿匪上,钱、粮拨了一批又一批,陕西那边始终没有好消息传回来。
    钱谦益在陕西剿匪,结果流民是越剿越多。
    想陕西年底前平叛几乎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了。
    朝臣这些官员,要是放在以前他们才不会关心陕西剿匪是否能够成功。
    他们只想着在这场暴乱中他们可以收获多少利益。
    如今负责剿匪的是东林党的魁首钱谦益,这事情就不是那么好办了。
    陛下在朝会上可是亲口说了,投入了这么多钱,这么多人,要是年底前不能让陕西安定下来。
    很多人要为此事负责!
    这不就是点名说钱谦益吗?
    内阁首辅韩爌最近总感觉有心无力,陛下在朝堂上公然撸了崔呈秀兵部尚书一职,让钱谦益上任,好似很久前他就已经预料到陕西会乱。
    看似在朝中提升了东林党的位置,其实是想借着陕西流民造反的事情继续打压东林党。
    韩爌两个月前已经给江南去信,让他们今年收敛点,适当降低粮价,让朝廷先把陕西的事情解决再说。
    韩爌是东林党的元老,他的话很多人还是要听的。
    只是当利益出现的时候,那些贪婪的乡绅贵族可以打破一切规则。
    不过那些江南乡绅豪绅还是很给韩爌和钱谦益面子,捐献了5万石粮食用来剿匪,毕竟钱谦益剿匪成功了,他们东林党 的名声会在江南更加显赫。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这些乡绅捐粮是因为朱由校下令让钱谦益自筹军粮,这和赈灾粮是两码事。
    京城第二批赈灾粮款200万两银子传到江南的时候,那些人已经开始眼红。
    粮食根本没降价,当然也没再涨价。
    在他们眼里没涨价就已经给足了韩爌面子,否则他们可以将一石粮食的价格再涨1两。
    他们只想着眼前的利益,根本没考虑如果钱谦益陕西剿匪失败,整个东林党,甚至江南的党派都会受到牵连。
    朝臣关心陕西的事情,而朱由校最近只关心辽东的事情。
    锦衣卫的情报三天一次,一连9天都没有任何有用的消息。
    朱由校坐在皇宫干着急也没用,这个时候曹化淳将方以智送到了京城。
    方以智今年已经17岁,正是一个少年勤奋好学的年纪。
    朱由校在乾清宫召见了方以智。
    “学生方以智参见陛下。”
    翩翩少年方以智见到朱由校的时候内心孙然惊讶,但是文人的傲骨举止还是做到张弛有度。
    “朕听闻你少年好学,精通医学、理学,并能将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一系,可有此事。”
    朱由校盯着方以智内心竟然有点小嫉妒,这小子不但是个学霸,还帅的一匹,真是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
    自己没女儿,有女儿恨不得让他做自己女婿。
    “回陛下,确有此事。”
    方以智也不客气,就是这么自信。
    “那你对格物有什么见解?”
    “回陛下,世人皆认为格物为小道,学生倒不是这么认为。
    格物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方以智思索了一下认真的 说道。
    “哦?格物怎么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不应该是儒学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吗?”
    “回陛下,文字只是推动我们人向前发展的一个载体,而儒学只是通过文字,让我们明事理。
    而不像关外那些茹毛饮血的建奴,只会打打杀杀。
    他们肚子饿了,不想着怎么增加生产,第一时间想到但是抢掠。
    建奴未开化,只有他们才需要学习儒学。
    格物推动社会进步,从遂人用石块撞击生火,到从石块中提取金属制作成兵器、农具,这中间都有格物的存在。
    先秦以前记载文字用竹简,直到纸张发明出来,这中间也有格物的道理。
    古人用树叶兽皮遮体到第一匹布料发明出来,这中间也和格物有关。
    再有火药因为炼丹道士发明出来,最后由其他人将至应用在兵器上,这中间都有着格物之理。”
    “好,说的好,朕也不认为格物是小道,儒学让人明事理用以治国。
    而强国则需要大力发展格物,从古人用石器开垦田地,到青铜农具的出现,在到大唐曲辕犁的问世。
    就是因为有了格物,使人可以造成更多增加生产的工具。
    生产工具增加了粮食的产量,人类繁衍速度加快。
    这都是因为格物的存在。
    古人出行用步行,直到驯服了马匹,出行时间缩短。
    马匹颠簸,为了让旅途更加舒适,马车被造出来。
    这马车中就蕴含不少格物之理。
    随着格物发展,将来会有比马车行驶速度更快,坐着更舒适的交通工具。
    怎么能造成更先进的交通工具,那就需要用到更多的格物知识。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继续探索、研究。”
    “学生受教!”
    方以智也想到自己的话会被皇帝肯定,一时间内心非常欣喜。
    “朕如果想让你留在京城,学习格物,你可愿意?”
    朱由校内心已经定好了,这小子要是不愿意,他绑也要把他绑到科学院。
    “回陛下,学生愿意听从陛下差遣。”
    方以智没考虑直接回答道。
    “那你就不想考取功名,进入朝堂吗?要知道朕让你学习格物,可能你就失去了入朝做官的机会了。
    一辈子都可能在科学院默默无为研究格物。”
    “陛下,学生并不热忱于仕途,学生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好好,果然么让朕失望。你只要认真学习格物,朕答应你,以后史书上必有你的位置。
    朕刚才说未来会有新的交通工具代替骡马,并不是信口开河。
    只要你认真学习格物,10年之内大明的第一台蒸汽马车就有可能问世。
    一个改变人类出行方式的交通工具问世,这会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朕希望到时候你的名字会出现在第一制造人的名单里。”
    “陛下,学生可以问一下,何为蒸汽马车?”
    方以智眼睛一亮瞬间来了兴趣。
    “蒸汽马车是朕的一个构想,目前科学院那边还没开始着手研究。
    不知道你可曾经注意到,放在炉膛上的水如果沸腾,会产生大量的热汽。
    这种将水烧开产生的热气就叫蒸汽。
    水烧开的蒸汽会顶着茶壶的盖子嗡嗡作响,似要将茶壶盖顶开。
    说明水沸腾以后产生的蒸汽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力。
    这种力我们看不到,但是他确实存在。
    如果我们设计一种大的容器,烧水,水沸腾后的蒸汽从特定的管道中排出,这个时候产生巨大的力可以推动一些机械进行运动。
    科学院目前正在研制这样的机器,朕将其命名为蒸汽马车,确切的说蒸汽马车只是替代了马车的出行方式。
    它真正的原理是用火烧开水,驱动机械运动。
    准确的命名应该叫蒸汽火车。
    第一批蒸汽机将用以代替人力和水利机械加工钢铁。
    朕设想过,如果将这种蒸汽机加上轮子,研究一种传动装置的轴体往返运动,这样以来这蒸汽机就可以慢慢前进。”
    朱由校索性直接将蒸汽火车的原理说出来,他从方以智的表情中看到他心动了。
    “学生愿意为陛下研制这种蒸汽机!”
    方以智此时内心如火,他不敢想象要是这种机器诞生了,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朕为你找了三个老师,现在朕亲自送你去科学院,希望你努力学习,不要让朕失望。”
    “学生遵旨!”
    注:方以智晚年的着作《物理小识》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农学、工艺、哲学、艺术多方面的综合书籍,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有的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