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钦差大臣钱谦益
作者:盗草人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最新章节     
    乔应甲在剿匪的这一个半月,钦差大臣钱谦益也没闲着。
    钱谦益奉命巡视宣俯、大同、朔州、陕西。
    这一切都是朱由校给他规划好的。
    对于钱谦益这个人朱由校不好评价,从水太凉、头皮痒就可以看出此人贪生怕死。
    在生死面前什么民族大义都可以通通靠后。
    满清灭了大明后此人心中又挂念故国,暗中资助反清复明大业。
    此人属于精致利己主义两面三刀的人,对于这种人朱由校自然不敢重用。
    现在用他完全就是给他挖坑。
    陕西的造反不能平息,他的兵部尚书就做到头了。
    他的结局从一开始就被写进剧本里了。
    钱谦益的车队从七月上旬离京,一路向北进居庸关入宣俯。
    到达宣俯后1000人马的边军充当护卫陪钱谦益进行巡视。
    一开始京营那边出了那样的丑闻,朱由校想安排锦衣卫随行的,考虑到锦衣卫是自己亲军,害怕钱谦益有心理负担,不敢放开手脚胡作非为。
    索性就给他安排边军。
    朱由校就想看看这钱谦益陕西一行能不能巡视出花儿来。
    钱谦益从宣俯到大同再到朔州,一路走走停停,还没出山西就走了一个月。
    每到一个地方,官员武将纷纷迎接,接风洗尘胡吃海喝。
    这些都已经被锦衣卫的探子侦察的清清楚楚,甚至一些关键性的聊天都被记录下来。
    钱谦益到大同的时候,竟然公然和晋商会面。
    朱由校从锦衣卫传回来的情报中得知,晋商宴请钱谦益也就是尽尽地主之谊。
    晋商每年都要向关外倒卖大量的粮食。
    这几年陕西大旱,山西的收成也不是很好。
    以范永斗为首的晋商以前只是从江南购买茶叶、丝绸,现在又大肆从江南购买粮食。
    晋商可是江南乡绅贵族的大客户,这中间自然不能避免和东林党打交道。
    东林党的魁首好不容易来山西了,尽尽地主之谊也是应该的。
    就这一次会面,朱由校以后弄晋商的时候都能把钱谦益捎带给干掉。
    毕竟晋商干的都是抄家灭族的事情,钱谦益公然接受晋商的宴请,这就是死罪一条。
    八月份钱谦益的队伍从山西渡过黄河进入陕西,第一战榆林。
    从踏入陕西的时候这个世界好似一瞬间变了一个样子。
    一路走来,所有的百姓都瘦骨嶙嶙,官道两侧时不时有饿死的百姓被抛弃在路边。
    那些百姓的尸体无人掩埋,八月的天气骄阳似火。
    尸体腐烂散发着恶臭,这是苍蝇和蛆虫的饕餮盛宴。
    钱谦益作为江南的绅士官宦,这辈子都没见过如此惨烈的场景。
    一时间胃里翻江倒海,几次呕吐在马车里。
    钱谦益没有之前在山西那么风轻云淡,心头笼罩了一层阴霾。
    此时夏收已经结束,这个时代玉米还没种植,陕北这个地方只有一年一收。
    小麦收割后田地里就剩下一些豆类作物,种植面积并不是很大。
    明明是夏天,入眼皆是荒凉,田地里就连野草都长不起来。
    用赤地千里形容真的一点不过分。
    以前生活在江南,钱谦益从没想过这个世界上会有如此贫瘠的土地。
    哪怕进入京城的时候看到大片的流民,他都会下意识的以为那些流民是好吃懒做,只要勤恳种地,哪里会有饿死的说法?
    现在他的世界观好像在一点一点破碎,这个世界原来真的会有干旱让百姓种地颗粒无收。
    榆林属于边城,没有多少百姓逃亡愿意来这里。
    所以钱谦益一路看到的流民数量不是很多。
    好在进入榆林后看到了一丝生机,至少这边边军还吃得起饭。
    此时的三边总督还不是杨鹤,而是一个叫李汶 的官员。
    正史上杨鹤也要在崇祯元年上任。
    钦差大臣巡视李汶隆重接待了钱谦益,看着将士们都吃得饱,钱谦益表示很欣慰。
    李汶这个时候直接补刀,将士们之前生活可不是这样的,朝廷一直拖欠军饷,粮草。
    上个月锦衣卫突然送过来50万两白银,10万石粮草,是陛下从内帑拿出来补贴边军的。
    李汶的潜台词很明显,我们吃的饱和朝廷无关,这让钱谦益这个兵部尚书很没面子。
    好在这个时候洪承畴出来说了一番场面话,打破了现场的尴尬。
    钱谦益对于洪承畴瞬间好感度拉满,此时的洪承畴只是一个督道参议的官职,就是一个小小的征粮队,在边军没实权的那种。
    钱谦益对洪承畴有了拉拢之心。
    洪承畴在陕西也好几年了,没什么建树,钱谦益东林党的魁首,又是如今的兵部尚书。
    洪承畴想更进一步,深夜就去钱谦益的驿馆拜访了一番。
    这些都已经被锦衣卫的探子记录在册。
    这就为洪承畴以后的升迁埋下伏笔。
    钱谦益在榆林停留了三天随即南下。
    从榆林到延安,路上的流民越来越多,钱谦益甚至真的看到了那些流民易子而食。
    将自己的孩子给了别人,别人也将自己的孩子给了对方,双方将对方的孩子拉到小树林架着锅……
    钱谦益作为一个文人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所看到的场景。
    路过延安以后,慢慢就听说了王二造反,前一段时间都打到了洛川。
    吓得钱谦益不敢直接南下,而是绕道华池、庆阳前往西安。
    这中间他的车队能明显感受到很多流民眼里流露出一丝不善。
    他们的车队都不敢在驿站过夜,每天必须要选择一县城停留。
    因为绕路,又不敢在城外驿站过夜,钱谦益这巡视时间被拖长,眼看八月底他还没到西安。
    而此时李自成、张献忠已经回到陕西有一段时间了,约定时间已到。
    开始造反!
    张献忠在边定县拉拢了一帮流民,有锦衣卫暗中支持,直接冲入县城杀了县丞,外号黄老虎!
    李自成在老家米脂拉了一帮村民直接潜入谷府县,在城外拉拢了一群流氓揭竿而起——反了!
    李自成用的就是现在这个名字,他本名叫李洪基,陛下让他改头换面,他自己就选了个名字叫李自成。
    选择在府谷县这个位置,只是朱由校安排的。
    正史上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一众人造反的地方就是府谷县。
    因为时间线的问题,王嘉胤、不沾泥这帮人估计还没想着造反,李自成直接在这里开始扯旗造反。
    为的就是能吸引这帮人加入!
    这些人加入,听话就留着,不听话就由锦衣卫暗中处理掉。
    可以说钱谦益前脚刚离开延安,后脚张献忠、李自成就开始造反了。
    钱谦益的车队到庆阳的时候就听闻北边边定县有个叫黄虎流氓造反了,已经聚集了数百人直奔吴县。
    吴县距离庆阳不到200里!
    “我们距离西安还有几天的路程?”
    钱谦益此时心里开始发慌了,这要是让流民冲了自己的队伍,自己可是兵部尚书,那还能活啊!
    “回大人,这庆阳到西安400多里,以我们马车的速度和不在外过夜的情况来看,至少得八天时间。”
    “八天?不行时间太久,王二造反 的事情还没解决,现在定边县又有个黄老虎造反,陕西大祸之地。
    我们必须要三天内返回西安,上报朝廷。”
    “三天?大人,如要想三天到西安,我们就得放弃马车,骑马赶路!”
    “那就骑马!”
    “明日一早将所有马车都留在青阳县,让所有将士都备好3天的干粮,必须得在三天内到达西安!”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