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入冬
作者:软心饼干   穿越我在古代打猎养家最新章节     
    终于,姜有善已经不记得翟大人是谁?摇摇晃晃站不起来。
    夜色朦胧,翟青崖要走时,姜月对着他的背影道:“等等。”
    翟青崖回头,微微弯着眼眸道:“还想叙叙?不如去我家?”
    姜月揉了揉额头,道:“没觉得你忘了什么吗?”
    翟青崖问:“我忘了什么?”
    姜月抬起头看看他,再伸手时,手指间挂着那枚青色穗子的圆润玉佩,郑重道:“给你的玉佩。”
    翟青崖眨了眨眼睛,道:“你先留着,我今天可没带金珠子,赎不回它。”
    姜月又朝前递了递,道:“金珠子就算了,这也该物归原主了。我可没让你这玉佩受一点罪,瞧瞧,一个划痕也没。”
    翟青崖道:“下次吧,今日出门佩了玉佩,再佩一个不搭。”
    姜月扶额,这权贵的圈子,她不懂。
    反问道:“这不是你娶媳妇用的吗?”
    “反正一天两天也娶不到手,先搁着吧。”
    翟青崖走后,姜月独自坐在办公前,手里翻来覆去把玩着玉佩,神色悠远。
    这是男子之物,意味重大,姜月知道,自山里一别后,她便将这玉佩装在盒子里收着。
    县城遇见,也不见他着急赎回去。
    现在她好心要物归原主,他还不要?
    良久,姜月无奈的勾了勾唇,又把玉佩收进了盒子里,自言自语道:“下次就下次吧。”
    等她回过神来,发现姜明正一脸惊愕的盯着她看。
    不光他,全家谁不震惊,她和如今的县令攀上了交情。
    不等姜月说话,姜明直言不讳道:“原来大妹和县令大人这么要好?大妹你还小呢,别让人骗了。”
    姜月嘴角抽了抽,道:“哥,我看起来那么好骗的吗?”
    姜明揪着不放,道:“可那翟大人对你可不一般,哥不是说你们不能在一起,但是至少得等过两年以后再说。”
    姜月揉了揉额角:“我还未成年,过两年也是未成年。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说的好像那翟大人对我有意思似的。”
    原本在里正的号召下,村里都觉得姜有善心善,感激的很,在猫冬前给开高工钱开荒,这是大进项,正好填补了家里的空缺。
    可一夜之间,不一样的声音传了出来:说姜有善把乡亲当长工使,假仁假义,如果真是为村里人着想,怎么不直接发银子给大家过难关。
    不用说,就知道是刘氏和姜长光背地里使坏,她当大家都傻么?
    姜雪给一家说完愤愤不平,姜月只叫她不必放在心上。
    打短工只要壮劳力,还不好找,开荒就不一样了,一家老小都能搬石块锄杂草杂树,开一亩荒就能挣100文,一家人手脚勤快点,两天就能开完荒,比打短工挣的多。
    日子不疾不徐的过。
    三个孩子每日上学堂,姜有善忙活开荒的事情,蔡氏收拾各种各样的干菜腌菜酱豆。
    等到崔先生的学堂开始收柴火。学堂的孩子读书写字,屋子冷了可不行。每年入冬,崔先生就要求学生背柴火上学,崔先生身子单薄,供应不上三个屋子的取暖。
    而柴火不是稀罕东西,山脚下荒地里一捡一大堆。孩子们在上学路上都能捡一捆,勤快的孩子还能顺道往家里放一捆柴。
    姜有善从开荒就开始把地里的杂草杂树往后院放着晒干,家里不但不缺,反而绰绰有余。知道学堂要用柴,当即挑着晒的干透的好柴送了满满一车。
    崔先生欢喜,这么多,这个冬天他家的柴足够了。对着仨孩子乐呵呵,姜明回来又推了一车的稻草来,冬天好引火。
    姜月在家无所事事,只是将家里的几本书翻来覆去。
    天气渐渐冷了,开荒的人少了。
    何掌柜来了一趟,是来给她送收益的,开工一个月,肥皂生产出了上万块,分给她的利润足足五百两。
    何掌柜道:“东家被事情绊住了,特意嘱咐说,第一个月得利润分成务必亲自给你送来。往后的利润分成按季度结算可好?”
    姜月对这个时代的事情已经比较了解,做生意大多都是按年才算。萧彻这个人可信,总归她没什么事情,按季度挺好。可是多来几次躺赚的喜悦。
    夜三和何掌柜没有多留,留下了几块新制作的样品,便离开了来。
    怪不得是全国连锁的化妆品店呢,瞧瞧人家的团队效率,那是精明的很。
    只一个月的时间,工人就研制新品,何掌柜送来的是桂花皂。制作过程中加了桂花和染色剂,肥皂上也印上了字样。
    原本灰色的肥皂,转身变成了一块嫩黄色还带着桂花香气的高档护肤品,价格也翻了一番。
    股东心情美滋滋。
    外面的气息湿漉漉,姜有善抬头看天:“这天怕是要下雪。”
    这两日后果然下了一场雪粉,入冬了,开荒停了。
    姜有善把薄薄的一层雪粉扫了一遍又一遍,雪才停,院子里就干干净净。姜有善闲了下来,不知道该做什么。
    蔡氏仍旧忙碌,伺候一家吃喝,伺候三头猪后,又挑着好的稻草杆编草鞋。
    姜月无语,人各有志,这是她的爱好。
    蔡氏只说,即便不卖,家里人也能穿。
    姜月耸耸肩,尊重她娘的爱好。转头对她爹说道:“咱去县城买东西吧。”
    蔡氏道:“咱家啥也不缺,买啥买,你想吃什么娘给你做,娘手上没多少银子。”
    秋天里姜月买了一堆棉衣棉被,一大笔的花销。蔡氏每次看到裸着的厚厚棉被就是心疼。
    棉被自己也能做,能省不少钱了。
    这又买啥东西?
    “咱家该买车了。”
    姜有善吸气,慌忙道:“明年,明年再说。”
    可让他过个好年吧。
    谁知,姜月又道:“还得买头牛,犁地。”
    姜有善道:“你说的车,不是牛车?”
    姜月点头:“买马车,带车厢的那种。”
    笑话,她现在月入五百,还不能配个宝马?
    姜有善无言以对,村里的车都是牛拉的,又不是没坐过,怎么闺女专挑费钱的买?马车多贵啊?顶上是个牛车了吧。
    蔡氏气道:“等咱家的地有收成了再说。”
    “唉,”姜月叹气:“那只能把钱存钱庄了。”
    两人无言以对,对视一眼,家当全是闺女挣的,是不是管多了?
    一家三口晃晃悠悠进了城。
    熟门熟路,先去了粮店,各样的粮食都买一些。家里没有收成,全靠买着吃,地窖里时常备着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