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翟青崖
作者:软心饼干   穿越我在古代打猎养家最新章节     
    刘氏撺掇姜老头借钱,哪里想到姜有善不借钱,只白送石头。气得她呸了一口:“谁要你们的烂石头!”
    姜月:本来就没打算给。
    转身吩咐了她爹:“后院太大,咱先把地界垒出来,以后的院墙慢慢弄。”
    蔡氏喂猪忙活家里,三个孩子上学,姜月加入了垒院墙的工作。
    姜老头又来了。
    “听说,这回又进山了?”
    “嗯,帮罗家找人去了?”
    姜老头脸色不好:“那就不能帮帮爹吗?”
    姜有善不知道说什么好,说了石头让白用,你不来拉,还让我送过去?
    姜有善是真的记着姜老头,也是真想帮他起房子,可不代表他就能做了家里的主。
    姜月道:“我家里的钱我管着,姜老爷子有话就找我,我爹说了没用。就算我爹要给银子,没有我点头你也拿不走一文钱。”
    姜老头瞪眼:“大人说话,哪有小孩子插嘴,一边去。”
    这是他以前对他们家几个孩子的态度,没有打骂,也算不上和蔼。
    不,他爹对姜月可没有好脸色,闺女的脑袋还被他开过瓢。
    姜有善眼睛暗了下来:“月儿说的对,家里的钱都是她挣的,她当家,我说话不管用。”
    “你——”
    姜老头不再说硬话,开始诉苦:“有善啊,你帮帮爹吧,你妹子要嫁人,你侄子要娶妻,爹太难了啊,老腰都被压断了呀......”
    怎么这作呢?
    姜月不齿,有韩婆子每天瞧热闹,很快姜家的八卦又在村里传了起来。
    刘氏说准了八十两的嫁妆,不肯松口。
    这个价格让村里人听了直吐血,八十两,够他们家嫁八个闺女了。
    三个儿子当然更不愿意,反应最强烈的就是姜有财。
    姜有光去了一趟县城后也强硬起来,说道,陪嫁太多,丢了家里的门槛,免得让贾家以为自己巴结他们呢!
    姜有田只略有反抗,只说别让儿子寒心,随你怎么折腾。
    刘氏气得上火,舍不得刁难儿子,却对几个儿媳妇各种挑剔,让几个妯娌吃了不少苦头。连最清闲的范氏都瘦了几分。
    气得李氏几个恨不得撕了姜有芳,临出嫁了,还搅和的家宅不宁,赶紧嫁出去永远别回来了。
    盖新房这边也起了争执。
    姜老头的意思,后院全推了,先起两间新房。给姜长顺用。
    李氏姜有田倒是满意。
    可钱氏动了心思。生怕被两场喜事折腾光了家底,等她儿子娶媳妇的时候住不了新房。
    说,既然给孙子准备的,没道理只给大房准备,没有二房的。要不然不盖,要不然就一起起了。给姜长平也起两间。
    气得姜老头冒火气,才十岁的娃娃,啥时候才能用着?
    钱氏说了,早晚用的上,现在正好一起盖了,还省工省材料。新屋子摆在那里,也让村里人都知道家里老人是公正的,对孙子都一视同仁。
    李氏赞同,她家老二就比姜长平小一岁,没道理给姜长平盖了新房,缺了她家长利的。
    姜有芳白天黑夜的哭,说几个哥哥不疼她。
    刘氏天天骂儿媳,最后骂到了姜老头身上,逼着他去跟姜有善要钱,最好能给了几十两,够添嫁妆,又能盖新房。那样自己的钱就不用动了。
    过去几十年,姜老头早就习惯了姜有善的安分听话,以为送出去了祸害,哪里想到丢的是宝,还不好捡回来。可不好捡也得去。
    姜老头算准了打感情牌,让姜有善掏点银子。谁知道姜有善被他吃准了,可丫头片子不好对付。
    姜老头第三次来借钱。
    姜月冷笑:“当初的分家单子可是写的清楚,一干二净,互不往来,我爹是净身出户,不用出孝敬!”
    姜老头气得肋骨疼:“滚一边去,怎么哪都有你?你爹是我生的,孝敬老子,天经地义。”
    姜月纠正:“我爹是我奶生的,你也就负责播个种,我爹从小给你家里当牛做马,伺候你们一大家,早就还清了!”
    姜老头大手扬起,就要打姜月。
    姜有善一愣,插在姜月的前头。
    “啪——”
    一巴掌打在姜有善脑袋上。姜有善又疼又恨。
    姜有善也说了狠话:“爹,你嫁闺女,我自己也有俩闺女。你孙子娶媳妇,要盖新房,我家也有俩小子不够住。我帮不了你,咱们已经分家,再无相干。”
    “你——好好,以后别来找我。”
    姜老头说完转身就走。
    姜有善见他走了,跟一截枯木头似的,一动也不动。
    蔡氏担忧,扶着他进屋。
    “他爹,他爹,你醒醒,你咋就丢了魂一样?”
    姜有善回过神来,薅头发:“我没事,让我歇会儿,歇会儿就好。”
    “都是爹不好,爹没用,连累月儿差点又被他打。”
    蔡氏开始抹眼泪。
    姜有善抹了一把脸。
    姜老头自此再也没来过,可姜月一直不高兴,经常让姜雪拿了好吃的去找姜枝,只要那边有什么鸡飞狗跳,她立马回来转述,完了还得来上一句,“那家过的不好,我咋就这么开心呢,嘿嘿嘿……”
    姜有善内心纠结,不想听仍旧听了。
    蔡氏恼火:“小小姑娘跟谁学的,这么八卦爱打听,这以后怎么嫁人。”
    姜雪道:“我就在家里说说当个消遣,当谁都稀罕听她家的破事么。”
    姜明恼恨姜老头来借钱时他不在家,太欺负人,他得出气。
    姜月私下劝他:“不用咱出手,那家自己就能折腾死,自取灭亡。”
    等到姜明几个休息,姜月带着一家六口六口进了县城,一家人逛街吃美食,好惬意。她专爱逛书店,买了一堆史书杂记话本子。
    肥皂坊很快盖好了,姜月离家去指导制作肥皂。
    肥皂工坊盖的不远,就在沐川县旁的庄子里。
    夜三赶着马车带她过去,路上遇到新任县太爷上任。姜月好奇,掀开帘子瞧了一眼,竟然是他?
    不是那日他救下,在山洞照顾了一个月的男子还能是谁?
    夜三道:“这县令叫翟青崖,和我家公子算是好友。真是搞不懂,放着京城的公子不做,跑到这里做什么县令?”
    “夜三大哥,那日的歹人......可否透露一下情况......”
    “公子吩咐了,姜姑娘算自己人。夜三自当知无不言,那人的歹人说只是在绝域混不下去,偷偷跑到咱们地界的。但是绝对不是什么好人。这话不可信,我家公子正在暗中调查。”
    姜月点头,只要不发动战争。管他探子不探子。反正有大人物操心,天塌下来就让高个子顶着。
    工坊里的人手,全部是苏家的下人,靠的住。
    工坊建在山庄的后院,四间宽敞的屋子,第一间里面并排砌着大铁锅用来熬猪油,第二间收集草木灰,非得滤过两道细筛的灰才好用。
    第三间最为关键,用来搅拌配料,凝固成型。所用的人手最为可靠,第四间是仓库,存放原料和成品。
    当第一批肥皂顺利制成,姜月的任务便完成了,想想以后自己躺着就能赚钱。姜月心里开心去了县城逛街。
    街头有人卖起了乌龟,姜月捉起一只,这龟已经巴掌大了,求生欲望可谓强烈,挥着四肢不停的摆动。就它了,带回去养着玩儿。
    家里的两只狗子她喂的也不少,可两只狗一直怕她,倒是对着姜雷摇头摆尾。她怎么叫也叫不到跟前,声音大了两只狗还夹着尾巴到处逃,史书杂记翻来覆去看也无聊,没有消遣的东西,还是养只乌龟好。
    摊主拿着一个小罐子把乌龟装起来,递给她。
    一路心情舒畅,走饿了,姜月坐到路边的馄饨摊前。
    “想不到在这里能碰到你?”
    啊?姜月一回头,男子恰到好处的站在金色的阳光下。
    阳光刺眼看不清晰,姜月眯着眼睛逆光看去。
    皎如玉树临风前。
    “好久不见。”他语气温煦,带着干净的气息。
    “嘿,好巧。又亡命到了这里?”
    男子不由挑起嘴角笑道:“还真是很不客气的姑娘。”
    不由分说拉着矮凳坐到了她的对面,这馄饨摊是平常百姓吃的,都是矮桌矮凳,他一坐下来,这凳子就显得矮了。
    “嘿,你也挺不客气,你这一坐,跟头大熊似的!”
    男子笑的无害:“小丫头,好歹咱们认识这么久了,就不能请在下吃一碗馄饨?”
    姜月调侃:“你这尊大佛,我哪里请的起。”
    男子道:“当初不肯告诉我你的名字,原来你叫姜月?你以为我找不到你?”
    姜月瞥了他一眼,道:“堂堂翟大人亲自体察民情,还真是有失远迎哦。”
    翟青崖道:“现在迎也不迟。”
    姜月嗤笑一声,再也收不住。便当他是阔别重逢的友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