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干旱
作者:芝火萤   末世求生囤货日常最新章节     
    说起来,大家之前用自来水其实也都差不多,只不过现在是把[污水——过滤——继续使用]的过程给摆了出来,所以很多人才会觉得有点不能接受。
    今天大家只是说笑一番就过去了,该吃吃该喝喝,吃完丰盛的一顿之后,要面对的问题也很实际。
    没有水了。
    各地的江河湖泊的水位线,全部都下降到了一个足以引起恐慌的地步,这件事根本瞒不住任何人。
    再联想一下官方至今没有过任何关于恢复供水的消息。
    二者相加意味着什么,几乎不言而喻。
    严冬刚要过去,大旱就已经近在眼前。
    半个月后,温度刚好升上了零点。
    夏暖在第一时间就调了点水泥出来,把家里的厕所给堵上了。
    停水这么久,大家家里的厕所早就成了摆设。
    但曾经低温时,被冻在管道的那些东西却不会平白的消失。
    这会儿不堵上,等温度真的上来,那就有得享受了。
    楼上两家从搬出救助点后,就一直在用沙子和塑料袋解决生理问题。
    夏暖提了一句之后,他们就火速跟上,成功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温度恢复正常,轰轰烈烈的复工复产活动就开始了,城市在这一刻仿佛真正活了过来。
    明面上,姜霜开始在准备给姜糖找学校的事宜。
    小玉一家也给夏暖他们发了消息,询问南市目前的情况怎么样了。
    他们在老家也收到了复工复产的消息,只是小玉爸爸和家里的老人还是有些不放心,就没有马上搬回来。
    要是他们搬回来了,又遇上其他的问题,那还是得再回去,还不如等一切都恢复正常了之后,再回来也不迟。
    南市目前的情况也不是秘密,夏暖和萧晃就实事求是的说了,包括一直没有恢复供水和河流湖泊水位下降的情况。
    农村也有不少池塘湖泊,水位在下降的事情一目了然。
    出于种种考虑,小玉一家还是决定依旧住在村里,暂时就不搬回来了。
    只是在温度上来,交通恢复了之后,开车回来了一次,把家里的一些东西和生活用品搬走了不少。
    缺水的问题随着温度的上升,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
    刚开始,大家只是没有办法洗衣服,平时用湿纸巾或者湿毛巾擦擦身体,勉强也能够维持干净整洁。
    到后来温度在不知不觉间爬上二十度的时候,体味重的人只靠擦洗已经没法保持清爽了。
    夏暖几人在救助点的时候,就体会过湿巾的好处,他们在发现干旱后的第一时间,就囤了几大箱的湿巾在家里。
    这会儿,萧晃他们三个在上班的人,几乎就是靠着湿巾在续命。
    姜霜在发现情况不对之后,就停了给姜糖找学校的事情。
    转而买了一些小学初中高中的年级课本回来,还报了不少网课,让姜糖在家里学习,索性别出门了。
    现在这种情况大人都受不了,学校为了给学生锻炼身体,几乎每天都有课外运动。
    那些孩子每天运动量不少,一身臭汗的回家,又没有水洗澡,没几天人就得臭了。
    姜糖虽然年纪小,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性格原因,还是因为以前生活都影响,她对于去学校上学并不强求。
    相较于让姐姐担心为难,她还是愿意在家里待着的。
    家里不仅有白雪陪着她,还能天天看到姐姐。
    现在全国大多数地方都缺水,在这种情况下,水站理所当然地又一次人满为患。
    夏暖和姜霜两个不上班的人,秉持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的态度,每天睡醒就跑去水站蹲点,省得一直在家待着,被有心人注意到当成肥羊盯上。
    她们俩之间现在有了一种无言的默契,很多地方都配合的非常默契。
    夏暖怀疑,姜霜也可能猜到了她重生了,只是姜霜自己不挑破,夏暖也就当不知道。
    两人相处之间就保持着一种相见恨晚的态度。
    萧晃他们对于夏暖和姜霜关系亲密也没有多想,两人都是女生,走的近很正常。
    重新开始上班之后,牧丰和项飞考虑过重新找个房子搬走。
    只是他们现在每天都在上班,只有晚上下班了才会在一起,萧晃这里也住的下,就暂时没有动。
    而且,与其花钱另外租房子,还不如把钱省下来,多买点水和吃的回来。
    没错,受之前的影响,还有夏暖一直表现的态度,他们一直在有意识的囤东西,特别是吃的喝的和日用品方面,能买两件的就不拿一件,尽量往多了拿。
    他们几个大男人住在一起,也不怕有人来打劫。
    夏暖和姜霜在水站排队时,有时候排队排到了,她俩就买一两桶水回来,而且还是特意用准备好的零钱买的。
    看上去,就像这俩贫穷小姐妹只能凑钱才买得起水似的。
    当然,多数时候,以她俩这种消极怠工的态度是一桶都买不到。
    几天过后,夏暖和姜霜连消极怠工的地方都没了。
    南市所有的水站全部都关门歇业了。
    江河湖泊的水位线已经下降到了普通人没法打水的程度,就连从没缺过水的南市,也再也找不到可以取水的地方了。
    一些私人的卖家趁势狮子大开口,开始奇货可居起来。
    而且,在这个时候还能卖水、还敢卖水的,想也知道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像平时饮水机用的那种桶装水,二十升不到,市场上的一些私人卖家就敢开口一千一桶,而且还必须到他们指定的地点交易。
    运气好的,去了之后有一群大汉盯着你掏钱买水。
    运气不好的,就是一群大汉盯着你掏几倍的钱来买一桶水。
    再倒霉一点,不仅钱掏了,水也没了。
    如果不是被逼急了,谁也不敢去买这种水。
    就算是买,也通常是叫上亲朋好友十来号人结伴一起去买。
    那么,如果聚不起这么多人,或是掏不出这个钱的,就只能想想别的办法了。
    有人就想到井里或许还能正常打水,只是现在城市里哪儿还能找到井?!!
    于是,一支支前往农村购水的队伍就被居民们自发组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