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作者:秋味   杀猪娘子最新章节     
    “紫气东来,好名字!你应该知道我们。”阳光下沈慧娥莹莹如玉的双眸盈满微笑看着他说道,“郑重介绍一下,我是沈慧娥,杀猪的。”拍拍大虫兄妹俩道,“这是我儿子大虫,女儿狸奴。”
    程东来眼底闪过一丝意外,这般如此郑重,真是让他没想到。
    他们这些流民,县上的人大都是唯恐避之不及。
    “你们五个人,那两个筐可以吧!这样抬着不累。”沈慧娥黑琉璃般的眼眸看着他说道。
    “可以多给两个筐,我们可以的。”程东来急切地看着她说道。
    “笨蛋,多干两天,还能多吃几个兔头。”大虫突然开口道。
    程东来闻言眼睛差点儿没瞪脱窗了,慌乱的摆着手道,“没有,没有,我没有这么想过。”
    “不是不多给你个筐,而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太累着了,这样容易长不高。”沈慧娥如墨玉的眼眸闪着清澈的流光看着他说道,“想干活多着呢!”
    “俺只要管饭就行。”程东来激动地说道,“俺不要钱的。”
    “大虫去拿两个筐出来,递给这位小哥哥。”沈慧娥拍拍儿子的脑袋道。
    “哦!”大虫朝杂物房走去。
    “当不得小哥哥的。”程东来不好意思地摆摆手道。
    “你年纪比他大。”沈慧娥目光平和地看着他说道。
    “阿娘!”大虫拎了两个筐子出来,递给了程东来道,“给。”
    沈慧娥将铺子里的兔头,兔肉收拾了一下用草绳系着递给了他道,“拿着。”
    “肉?”程东来惊讶地看着她说道。
    “这马上中午了,估计也没人来了。我这肉铺的肉不能放到第二天,隔夜的话,该坏了,吃坏了的肉,会生病的。”沈慧娥柳眉轻挑看着他说道,“我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你就帮帮忙。”
    “你们不吃吗?”程东来提了提手里的兔子肉道。
    “我们天天吃,也想换换口味儿。”大虫机灵地看着他说道,“快走吧!我们要关门了。”
    “那我们明天开始送鹅卵石。”程东来欠了欠身看着他们说道。
    “好!”沈慧娥点头应道,指了指墙根道,“就堆到那儿好了。”又嘱咐道,“一定要按时吃饭,不然没有力气。”
    “哎!”程东来眼睛湿润地看着他们重重地点头道,“我走了。”提着兔肉好筐走了。
    沈慧娥他们目送他离开才道,“好了,咱们关门吧!”看着还在呜呜的黄耳道,“别叫了,以后看见他们也别叫了啊!”
    “汪汪……”黄耳不服气地冲她叫道。
    “咋地你不听话啊!”沈慧娥屈指敲着它的脑袋道。
    “呜呜……”黄耳立马怂了。
    沈慧娥感激地看着面馆儿老板道,“谢谢你了,刚才。”
    “不客气,不客气。”面馆儿老板闻言轻轻摆手道,“你可真是心善,像这样的人,我们都是避而远之。”
    “要不是家里困难,谁愿意出来啊!故土难离。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人生地不熟的。”沈慧娥目光温和地看着他说道,“这样有条活路,不至于走歪路。”
    沈慧娥将肉铺给收了起来,关上门,洗洗手道,“想吃什么?”
    “粟米杂粮粥。”狸奴闻言立马说道。
    “吃肉吃腻了。”沈慧娥清澈透亮的双眸看着她笑道。
    “想喝粥,有些日子没喝了,怪想的。”狸奴吸溜着口水,一脸的馋猫样儿。
    “不能光吃肉的,人必须吃五谷杂粮。”沈慧娥温润如玉的眼眸看着他们说道,“那咱就做鱼片粥。”
    “啊!”阳光下狸奴琥珀色的眼眸满是问号地看着她说道。
    “家里的木盆里不是还养着条鱼,快不行了。”沈慧娥深邃如墨的双眸看着他们说道,“得宰了它。”
    天气转暖,河面化了,想吃鱼的话,得下背篓抓鱼。
    去抓兔子前,将背篓放到河里,回来时将背篓捞出来,总会有些收获,小鱼,小虾。
    “我们需要做什么?”大虫黑溜溜的眼睛看着她问道。
    “瓦罐烧水,粟米淘洗一下。”沈慧娥直接吩咐他们俩道。
    “我烧水。”大虫颠颠儿的朝屋里走去。
    “我淘米。”狸奴跟在大虫身后边走边说道。
    “那我就杀鱼喽!”沈慧娥搬着小板凳坐在水井旁,将鱼和小虾米宰杀了。
    院子里菜地里,韭菜已经冒头了,剪几根,绿绿的放进粥里搭配着好看。
    “这也没有刺,鱼肉嫩滑。”狸奴低头看着碗里的鱼片粥道。
    “试试看,看看味道如何?”沈慧娥清亮的眼眸看着他们说道。
    “好喝!”大虫捧着碗哆了一口道,亮晶晶地眼眸看着自家阿娘说道,“阿娘,我知道阿娘想告诉我们什么了?”
    “哦!”沈慧娥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说道。
    “我也知道,有手有脚,给人家干活,也能有口饭吃,不要偷东西。”狸奴水盈盈的眸子看着她大声地说道。
    “对!”沈慧娥眼底漾起灿烂的笑容看着他们说道。
    “但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人就不知悔改。”沈慧娥深邃不见底的双眸看着他们说道,“咱们也不许看不起人家,人家用自己的劳力换的。”温柔地又道,“我只希望咱们遇见困难的时候,也会有人这么‘帮’咱们一把,给一个机会。”
    “嗯!”兄妹俩重重地点头。
    “好了,吃饭,吃饭。”沈慧娥拿起筷子说道。
    鱼片粥做的鱼肉多多,很稠,不用再吃别的干粮。
    三人一人喝了两碗粥,算是吃饱喝足了。
    “我去乡下收猪,你们在家看门。”沈慧娥收拾好东西清澈如水的双眸看着他们兄妹俩道。
    “哎!”大虫脆生生地应道,“带上大黄一起去。我们在家插上门,写大字。”
    “乖!”
    交通靠走,治安靠狗的时代,沈慧娥推着独轮车,带着麻绳,带上黄耳去乡下了。
    田里的苗已经返青,沈慧娥眼里透着喜意。
    沈慧娥走在田埂上,这坑坑洼洼的土路,有些担心回来的路上,推着猪可咋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