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出发
作者:日月明空   逃荒后我全家跟着战神一统天下了最新章节     
    秦琴则带着已经睡醒的三丫,在隔着窗户的小姑秦惠娘的指挥下,一起拉着拖着石碾的驴子在院子中铺开的麦穗上来回滚动,尽量让麦粒和麦秸分离脱粒。
    然后将完全脱粒的秸秆清理出去,慢慢的地上就只剩下了麦粒。
    此时也顾不得扬场去清理杂质了,直接就装袋收了起来,等路上再想办法摊开慢慢的晾晒吧。
    如此这般忙活,一家人赶在未时过半时才全都特别不舍的从地里赶了回来。
    因着秦筝的主动加入,收割的速度快了不止一星半点,那孩子用镰刀居然使出了利剑的感觉。
    一挥就倒一大片,和特效的武侠片似的,根本和别人要费力弯腰一把一把的割不同,效率快的吓人,仅她自己一个人就收了两亩多的地。
    看的老秦家人和旁边地里一起收粮食的村民们全都惊愕不已。
    从凌晨忙活到午后,最后总共收了有将近四亩地的样子。
    两亩麦子和两亩的黄豆,最难打理且费时间的高粱和谷子全都没来得及收。
    看的秦老汉很是可惜,临走的时候眼睛都是红彤彤的。
    老秦家人不知道的是,秦筝可是自带雷电异能的星际战神。
    镰刀上稍微附点刚恢复一些的异能,那点麦秆算得了什么,要是再多给她点时间,她可以一个人将地全都给收了。
    回家后,因着时间紧要装车,除了秦琴带着三丫打好装袋的那些只不过几十斤的麦粒外,其余收回来的麦子和黄豆都带着杆直接捆绑好装到了马车上。
    反正这些麦秆豆杆的也都能作为家里这三头牲畜的口粮,带着不亏。
    临近申时,一家人终于都将行李装车安置好了:
    带车厢的驴车上主要放的是一些做好的吃食、盐糖等调料,以及家里的贵重物品,还有衣服被褥针线布料、油纸、油布、棉花等。
    除了每个人自己被分配到的固定喝水的水囊外,还富余了7个,也都装满了烧开凉凉的温水放在了驴车上。
    商量着先由秦大川负责赶车。
    骡子车上放的是家里买来的粮食和所剩不多的余粮,以及两口大水缸、四个大木桶和两个小木桶,里面全都盛满了水用木头盖子盖着。
    其中两个小木桶里装的都是已经烧开的水,可以直接饮用,由秦老汉负责赶车。
    马车上装的则是刚从地里收回来的那些还未处理的粮食还有一些各类农具、木工及家用的工具等,以及给牲畜们盛满水的一个木质大澡盆,由秦达峰负责赶车。
    秦大山则自己推着一个独轮的手推车,上面放着些蓑衣、麻绳、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
    几兄弟都商量好了,这个推车他们会在路上轮流着推。
    临出发前,众人回了头看了看瞬间变得空空荡荡的老宅,心里都很难受和不舍。
    因着之前太着急都没顾上吃午饭,秦老太给大家一人发了一个饼子让他们赶紧吃垫垫肚子,边叹气道:
    “唉!树挪死,人挪活!
    为了活命咱们只能往前走!
    但俺有些话还是要说在前面的。
    虽然这次逃荒咱们家几房的东西全都混在了一起,要同用同吃同住,不分你我。
    但那些贵重的物件该是谁的就是谁的,等安定下来后都要各归各房,谁也不能眼红想着去占便宜!”
    紧接着秦老太就将今日韩婉卖了自己的首饰为家里买的那些东西、说的那些话全都讲了出来,将全家人给感动的不行。
    秦老汉直拍着秦大川的肩膀,看着韩婉感叹道:
    “好!都是孝顺的好孩子!不愧是我们秦家的好儿郎!好媳妇!”
    一旁的秦大山听见三弟两口子居然一直都将自己大房一家的辛苦和付出看在眼里并记在心上,感动的差点没哭出来。
    他一直觉得自家几个兄弟中就属自己这个做大哥的最没本事,不被看重,没成想居然是自己钻了牛角尖,想差了。
    三弟刚刚还说一直都特别敬重自己这个大哥呢!
    今后他一定要再多帮衬着点三弟一家,决不能辜负了他们对自己的信任和认可!
    触动最深的莫属黄氏。
    她一直以为自己一家做的都是理所应当且不被重视的,没成想三弟妹却一直都记在心里并当众感谢了她,还主动买了粮食回来要和他们一起吃哩!
    这么好的三弟妹,她做大嫂的必须要好好照顾才行!
    “三弟妹,你放心,今后路上咱家里的活计俺都全包了,不用你动手!
    你是有本事的人!
    你那手可是要拿针线绣东西的,必须要好好保护才行,劳累不得!
    家里的这些粗活就都交给俺吧,反正也没多少,这样就不算俺们白吃你们买的粮食了!”
    秦大山赶忙附和媳妇的话:
    “对对!你大嫂说的是,今后家里的活计就让你大嫂去干就行。
    别的她不会,但这洗涮做饭她可是把好手,干净利索的很,不用三弟妹你伸手!”
    已经被安排躺在驴车车厢里的秦惠娘也赶忙出声横插了一杠子,坚持说要和大嫂一起分担家务,不能在家里吃白饭。
    几人推辞一番,最后还是在秦老太的一锤定音下结束了拉锯战,让黄氏和秦惠娘她们两个在路上帮着家里多做点。
    两人高兴的快速应了,都觉得这是自己得到了家里的认可。
    见时辰不早了,秦老汉这才招呼大家动身往村口的集合点赶去。
    村口,早已等在大榕树下的村长和六叔公两人,在焦头烂额的痛骂了几家不愿意跟着一起走,闹幺蛾子的老人后,这才缓口气。
    见时辰差不多了,村长安排自己的两个儿子秦满金和秦满银一起去查看清点村里的人是否都已到齐。
    全村一共三十八户人家,五百多口人,老幼占了多大一半,青壮劳力仅有不到二百人。
    发现有几户人家居然派人出去通知外嫁的闺女或者亲家等亲人还未赶回来,很是气恼的摇摇头道:“不等了!”
    说着就站到榕树下的大石头上,铛铛的敲了两下铜锣,闹哄哄的人群瞬间全都安静了下来,这才高声喊道:
    “乡亲们!
    当年俺们秦家和这村子其他姓氏的老祖宗们就是为了躲避灾荒战乱不得已逃荒走到这里,才给咱们这些后人们留下了一线生机。
    如今咱们也要重复走上老祖宗的路,为咱们全村的后辈们留下一条活路!
    这一路必定很难走,困难重重,但只要咱们临山村人可以齐心协力互相帮衬,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丑话俺先说在前头。
    这一路上都要非常辛苦的一直往北边快速赶路。
    要是哪家敢不听从村里的安排,故意挑事儿破坏咱们村的团结,那就直接扔出去,让他们自己走!
    别留在俺们临山村里祸祸大家!
    这是逃命呢!不是游山玩水,听到了没?”
    见村里大多数的人都应了下来,并不理会那几家人还没全的苦苦哀求叫唤,一挥手道:
    “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