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位顾楠顾千户的娓娓道来,李文忠这才总算是明白,这里边,居然还有常老二那小子的谋算在里边。
而且那些所谓的商业集团屁股后边蹲着的,不正是常老二他们那一伙勋贵二代,嗯,还有自家的孽畜李景隆亦在其中。
不过话说回来,李文忠真心没有想到,这帮子小年轻的操作会这么骚。
不给工钱,只给大米,偏偏就是这样的骚操作,居然令那些长崎的扶桑国国民,对于大明天朝的忠诚度直接刷到了max。
听闻了有扶桑国的大名、豪族组织军队,想要将大明王朝赶出九州岛,当这个消息传扬开来之后,引起的并不是骚动与不安。
反倒是激起了这帮子过去只能吃糖咽菜,饥一餐饱一顿的扶桑国国民的集体愤怒。
他们好不容易有机会能够吃饱穿暖,过上了前所未有的上等人的生活。
而那帮子王八蛋却想着要把他们此刻犹如天堂一般的生活给毁掉。
虽然他们曾经都是被上等人踩着脑袋趴在泥坑里看日出日落的贱民,可当他们也拥有了幸福生活之后,自然也不愿意于回到泥坑里边平躺。
于是乎,那些扶桑国的百姓们主动地找到那些掌柜、豪商,他们愿意为了大明王朝,保护长崎而战。
哪怕是战死也不要紧,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家人,以后的日子,还能够吃饱穿暖就行。
李文忠听到了这里,越发地觉得,之前常二郎叽叽歪歪的贸易战,居然还有这样的用处。
“没想到,原本以为最难收获的民心,居然就这么轻易的让那小子给摆平了。”
“顾千户,此事,你继续盯着便可,只要他们不出格就好,若是有任何异动,及时向本帅禀报。”
“魏公放心,末将一定时刻紧盯着,不容他们出差池。”
。。。
民心可用,那么如此一来,守备的兵马,自然也能够轻松不少。
毕竟之前,李文忠之所以要将大军主力留在此地,就是担心外忧内患,而如今民心已获,那么抵御外敌,就成为了自己想要稳固住这长崎的着重点。
不过仔细地思量了许久,李文忠还是觉得,不改变之前的既定军事计划为好。
毕竟,稳固长崎局面,这只是一点,更重要的是,要让那九州岛乃至整个扶桑国的那些大名、豪族看到大明天朝王师的战斗力到底有多么的牛逼。
你来十万,老子就只拿一万人来战,而且就拿一千人去抄你老巢。
最重要的点那就是,此战,必须胜利,倘若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出现。
必定可以震慑整个扶桑国上上下下,不论是那些已经臣服于大明的,又或者是还在观望的,以及那些尚对大明采取敌视态度的扶桑国人。
都将会在这一场大战之后,认真地掂量掂量,自己在未来,应该要怎么做。
而李文忠之后又唤来了长崎县县令,让他发放安民告示,告诉那些扶桑国百姓,让他们不要慌,那些扶桑国的旧有势力。
在大明王师跟前,简直就如同土鸡瓦狗一般,你们继续老老实实地做好你们的本份工作就行,这一场战争,还用不上你们这些小卡米拉。
等到那位长崎县县令领命离开之后,李文忠也忍不住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借着这股民心,组建一支仆从军。
用来协助大明王师的军队作战,平时可以继续当牛马。
嗯,李文忠暗暗将此事记在了心中,不过现在如今他觉得,自己这个想法,还是应该找人商议一二。
不过嘛,商议的对象,自然是常二郎那个后生晚辈,但是又觉得这么做似乎有点丢脸的李文忠思量了一番之后,心中有了算计。
那就直接找太子殿下商议,反正太子殿下跟那常老二现如今关系好到如同穿一条裤子。
只要太子殿下知晓,那么常二郎那厮必定会知晓,那小子骚操作向来多,说不定能够提出更好的建议。
而此刻,耿炳文已然开始集结一万大明精锐,离开了军营,朝着那指定的山隘处挺进。
他需要赶在那些扶桑国的贼军抵达之前,在那里设置好防线。
虽然大明王朝不过一万人马,可问题是这一万精锐之师,披甲率百分之一百。
而且除了披甲执锐之外,还有足足一百门步兵火炮,另外在这一万人马中,还有一千掷弹兵。
不论是火炮,还是掷弹兵,都是大明王朝的杀手锏,同样也是李文忠敢于拿一万人马来阻击那十万扶桑国贼军的底气所在。
火炮,手雷,都属于是范围杀伤性武器,倘若对面是大明这样同样铁甲裹身,武装到牙齿的精锐之师,的确会比较难搞。
毕竟沉重的铁甲,的确能够抵御一定的破片杀伤。可对于这扶桑国的贼军而言。
呵呵……扶桑国的军队里边的甲具,铁矿匮乏的扶桑,也就只会有精锐武士兴许有机会披挂铁甲。
但问题在于,扶桑国的军人,绝大部份都身材矮小,气力不足,想要像大明王师那般披挂得犹如铁浮屠一般的重甲。
怕是还没冲到阵前,就会累成死狗,所以,他们一般主要是披挂皮甲。
至于那些临时征召来的农夫,能够给予他们的护具,呵呵……自然就是用竹木所制作护甲。
总而言之,那玩意为了保证轻便性,它们的防御力,着实有点堪忧,反正想要用来抵御大明的火炮以及手雷的破片杀伤,那只能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而已。
随着那耿柄文开始率军出动,而濮英这位在耽罗岛上练兵数载的火枪骑兵统领,则已然暗戳戳地乘上了大明的商船悄然地离开了长崎港。
然后开始慢悠悠地朝着北方而去,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会设置在那里,这一切,怕是只有濮英这厮才清楚自己到底在搞什么飞机。
此刻濮英就站在船头之上,目光落在了那越来越远的长崎港码头。
直到那码头消失在了视线之外后,他的目光,这才看向了正北方向。
一旁,一位商船管事笑眯眯地来到了濮英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