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赵世家
作者:风波静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最新章节     
    赵成子(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622):嬴姓,赵氏,名衰(通\"崔\"),字子余,谥号为成季,故史称赵成子,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造父的后代,他的祖父赵夙为晋献公将军,替晋献公征讨霍国。
    赵夙生赵共孟,赵共孟生赵衰。赵衰早有贤名,且与少年时期的晋文公相友善,随从出亡19年,历尽艰难险阻。重耳回国为君后,被封为原大夫,故亦称原季,为文公谋划尊王之策,使晋国走上了称霸诸侯的道路。
    晋文公四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围宋,晋文公将救宋,谋元帅,赵衰举郤谷。城濮之战前,文公让赵衰为卿,赵衰辞而不就,让与栾枝、先轸。狐毛死后,文公第三次让他为卿,他再让先且居。文公为表彰其功,于文公八年(公元前629)改\"三行\"步兵为上、下新军,赵衰终于进入卿列,为新上军将,佐文公创立了霸业。
    赵衰屡次让贤,大兴了晋国统治集团中的礼让风尚,这种不居功自傲,荐贤让能,报国为公的无私精神和坦荡胸怀,深为人们称颂,他也成为晋国\"尚让\"的表率。秦襄公三年(公元前625),秦国为报秦晋崤之战败绩之仇,派孟明视率师攻打晋国,赵衰佐中军将先且居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大败秦军。
    晋文公把他女儿赵姬给了赵衰为妻,生了赵同、赵括(并非\"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婴齐三个儿子。赵衰为了侍奉献公的几位公子进行了一此占卜,结果都不吉利。占卜到侍奉公子重耳时,结果吉利,他就去侍奉重耳。重耳由于骊姬之乱逃亡到在狄的翟,赵衰做随从。
    翟人讨伐廧咎如,得到两个女子。翟君把年少的女子季隗给重耳为妻,年长的女子叔隗给赵衰为妻,生了赵盾。赵衰跟随重耳在外逃亡,共计十九年,才得以返回晋国。晋文公所以能返回并且成为霸主,大多是赵衰的计策。
    在逃亡到秦时,赵衰在席间吟了《黍苗》诗,让秦穆公知道公子重耳想尽快回晋国。重耳回到晋国当上国君后,是为晋文公,赵衰做原大夫,住在原城,主持国家政事。晋文公即位后赵衰仍在出谋献策。
    文公即位第二年(公元前635年)的春天,周襄王因弟弟王子带发难逃到郑国居住,于是来向晋国告急。晋国刚刚安定,想派军队去,又担心国内发生动乱,当时秦国军队驻扎在黄河边,将要护送周王回京。
    赵衰便对文公说:\"要想成为霸主,不如护送周王回京、尊敬周王。周、晋是同一个姓,晋国不抢先护送周王回京,而落在秦国后边,就无法在天下发号施令。尊敬周王是晋称霸的资本。\"
    三月甲辰日,晋国就派兵到了阳樊,包围了温,护送周襄王到了周都。四月,晋杀死了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周襄王把河内、阳樊地赐给了晋国。赵衰回到晋国以后,在晋国的原配妻子坚决要求把他在翟娶的妻子迎接回来,并且让翟妻的儿子赵盾做正宗继承人,而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居下位侍奉他[。
    晋襄公六年(公元前622年),赵衰去世,他的谥号是成季。赵衰的儿子赵盾便继承父亲当上了晋国的重臣。赵衰死后,嫡长子赵盾续赵宗,庶长子赵同领原地,称原同。其子孙茵萌其德,世代为晋国六卿,直至三家分晋。
    关于这个人的人物评价。
    后赵盾的政敌狐射姑评价赵衰及其子赵盾曰:\"衰乃冬日之日,盾乃夏日之日。\"意为:\"冬日之日赖其温,夏日之日畏其烈。\"对赵氏父子性格的刻画可谓精辟。赵宣子,即赵盾,谥号宣孟,亦称赵孟。春秋时晋国执政。
    赵盾与赵同、赵括(不是纸上谈兵的那个赵括)、赵婴齐为异母弟,父为赵衰。“骊姬之乱”,赵衰、狐堰保重耳奔狄。狄伐咎如,获叔隗、季隗。公子重耳娶季隗,生伯鲦、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赵盾。可知其生年在重耳至狄之初的公元前653年左右。
    卒年约在鲁宣公八年(公元前601年)至鲁宣公十年之间。《史记》云:“晋景公时赵盾卒”,《左传》鲁宣公六年,晋赵盾侵陈,可见此时在世。《左传》宣公八年载:“隙缺为政,废胥克,使赵朔(盾子)佐下军”,由此知其约卒于鲁宣公八年,享年约50多岁。
    赵盾生在狄国,童年及少年时代也是在狄地度过的。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在赵盾不满10岁的时候,赵衰随重耳离狄,踏上了充满险阻艰难的流亡旅途,客居异乡的叔隗母子也饱尝了离别后的寂寥、凄清和惆怅索莫的愁苦。直到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36年),在赵衰原妻赵姬(晋文公女)一再恳求下,叔隗母子才回到晋国。
    这时赵盾已是年及弱冠的聪颖傅达的青年了。不恃宠固位的赵姬深明大义,又固请于公,以赵盾为嫡子,“而使三子下之”。其贤如是,实属难能可贵。
    在典籍记载中,叔隗虽无过多的记载,也一定贤淑可风,教子有方,自是不言而喻。赵姬明义,叔隗贤惠,赵衰温厚,在这种家庭环境的薰陶下,使赵盾知书达礼,温文尔雅。
    而早年在狄地的阅历,又使他养成了强悍劲直,豁达大度的性情,这两种互相矛盾的品质在赵盾身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他执政后得到充分的体现。
    晋襄公六年(公元前622年),赵衰卒。由于赵氏家臣阳处父鼎力相助,赵盾取狐射放(贾季)而代之,将中军,执晋国政,时年30岁左右。赵盾初执国政,便在内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胆识。
    他“制事典,正法罪”,补充和完善原有的法律条文,使赏罚量刑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可循;“辟狱刑,董逋逃”,昭雪沉冤积案,监督揖拿逃犯,稳定社会秩序;他还“续常职,出滞淹”,选贤任能,赋职任事,罢免那些庸才和政绩平平的官吏。
    并将所制定的“事典”授予太傅阳子和太师贾佗,在晋国颁布执行,“以为常法”。这对于晋国政局的稳定,对于法家思想在三晋的孕育产生,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赵盾是个十分活跃,在当时各国有较高名望的政治活动家,有一定的政绩可称。
    灵公元年(公元前621年),晋君尚动,赵盾代表晋君与齐、宋、卫、郑、曹、许君盟于扈,为大夫主盟之始。灵公二年,会诸侯大夫盟于衡雍。灵公六年,秦以令狐(今山西临猗西)之役伐晋,赵盾将中军御之。
    灵公八年,赵盾以诸侯之八百乘纳捷甾于邾。灵公十三年,楚庄王及郑入侵陈遂侵宋,赵盾率军救陈、宋,会于斐林。十数年间,他主盟征战,功绩卓着。然而,赵盾主晋国政初,晋襄公尚能败秦师于崤(今河南洛宁县北),再败秦师,取秦地汪及彭衙,使“秦终为晋弱……遂霸西戎”,不敢向东发展。南方楚国北进的步伐也受到遏止。
    及至鲁宣公元年(公元前608年),楚郑合兵侵陈、宋,与晋争霸,晋却屡败于楚;宣公十一年,楚人陈,次年围郑,大败晋师于必;宣公十四年,楚人围宋,晋弗能救,楚庄霸业告成。从此,“晋辟楚”,晋文公霸业就此告终。
    这个责任究竟谁负,无疑,执晋国政的赵盾难脱干系。赵氏专权,晋政权不能统一,终于使晋国维持霸主地位的愿望落空。但灵公荒淫无道,大兴土木,晋国力日衰,政局不稳,当是主要原因。“灵公侈,宣子骤谏而不入,遂不竟于楚。”确实有一定道理。
    赵盾不仅怜悯同情弱者,对自己的政敌也往往能以礼相待。一次,赵盾到绛都(今山西翼城),途中见桑荫饿人,当赵盾知道他是“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时,深受感动,“益与之饭肉”。后来,灵公欲杀赵盾,正是这位武士感恩图报,救了赵盾一命。
    赵盾性情劲直,疾恶如仇。灵公继位十四年,愈发骄奢淫逸,晋国民怨沸腾。赵盾犯颜骤谏,灵公惧,派且霓杀赵盾。却见赵盾凌晨“盛服将朝”,“坐而假寐”。且霓被赵盾忠公亲国的精神所感动,不忍杀死赵盾,又不愿弃君之命,遂触槐而死。
    成为春秋时期上大夫阶层忠于国事的一段佳话。
    自“骊姬之乱”后,晋无公族。成公继位,以“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赵盾又使异姓大夫代为公族,普公室之弱,自此方始。鲁宣公八年(公元前601年),赵盾卒。四年后,赵氏遭“下宫之难”,元气大伤。但赵盾所开的异姓卿族代晋同姓家族为公族的先河却不可遏止。
    尔后,六卿益强,终于导致韩、赵、魏三家分晋,三晋成为孕育法家文化的摇篮。使春秋时期的晋国在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上遥遥欲先于其它国家,赵盾的一生基本上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赵朔(公元前637年-公元前595年),即赵庄子。嬴姓,赵氏,名朔,谥号为\"庄\"。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衰之孙、赵盾之子。其妻为晋成公之女赵庄姬(赵庄姬的称谓构成:夫氏+夫谥+姓。《史记·赵世家》记载其为晋成公之姊,并非事实,属司马迁之误)。
    公元前601年,赵盾卒。赵盾死后,将赵氏公族大夫之位让给赵姬之子赵括(即屏括)。赵括继任赵氏宗主之位。但是赵括跟其兄赵同(即原同)都是没有德行,全族的希望都放在赵朔身上,所以赵朔很快便成为卿。其后晋国大夫胥克有蛊疾,郤缺主理政务。
    其后,废胥克,使赵朔为下军副帅。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荀林父任中军元帅,执掌国政,率师与楚进行邲(今河南荥阳东北)之战(即泌城之战)。荀林父将中军,士会将上军,赵朔将下军,郤克、栾书、先縠、韩厥、巩朔为副。
    晋景公十一年(公元前589年),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此时赵朔或已死,故以当时下军佐栾书升任。晋景公十三年(公元前587年)记有赵婴齐与赵庄姬私通一事,并且次年赵同、赵括为此事制裁赵婴齐时,未见赵朔出面,何况《左传》又称朔妻为\"赵庄姬\",\"庄\"即为赵朔谥,均证赵朔此前已死。
    总之,赵朔死于赵同、赵括被杀之前,属于正常死亡。\"赵氏孤儿\"事件纯属子虚乌有,为司马迁作《史记》时采取的战国传说。
    史籍记载灵公立十四年,益骄。赵盾骤谏,灵公弗听。及食熊蹯,胹不熟,杀宰人,持其尸出,赵盾见之。灵公由此惧,欲杀盾。盾素仁爱人,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扞救盾,盾以得亡。
    未出境,而赵穿弑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为成公。赵盾复反,任国政。君子讥盾\"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故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晋景公时而赵盾卒,谥为宣孟,子朔嗣。
    赵朔,晋景公之三年,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朔娶晋成公姊为夫人。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
    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
    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
    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
    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
    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
    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
    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原也。\"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赵武(公元前591年~公元前541年):嬴姓,赵氏,讳武,谥号曰\"文\",,其名称\"赵武\"(先秦男子用氏,故不作嬴武),世人尊称其\"赵孟\",史称赵文子,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晋文公外曾孙。
    春秋中期晋国六卿,赵氏宗主,赵氏复兴的奠基人,后升任正卿,执掌国政,力主和睦诸侯,终促成晋楚弭兵之盟。赵氏为嬴姓,东夷之裔,少皞氏支族,伯益之后,与秦国同宗。秦造父封于赵城,以之为氏,称嬴姓赵氏。造父族受周室恩,入则为卿,护卫天王;出则将兵,开辟西戎。
    后周室渐衰,叔带移居于晋,为大夫。叔带之后,赵夙佐献公;赵衰佐文公;赵盾佐襄、灵、成三公。三代之积累,尤其是赵盾的长期专政,使赵氏凌驾诸卿之上。晋成公初年,赵盾自摄国政,立屏括为赵氏宗主。
    宣孟为政20载而亡,留下庞大的党羽与巨额的财富。赵朔为卿,赵括率其族,赵庄子亲于郤、栾,原同、屏括党于先谷。故而,赵氏分裂。晋以赵姬妻赵朔,诞下一子,起名\"武\"。
    劫后余脉
    栾书为政,拉拢郤锜,打压原、屏,原、屏素恨栾书,且得罪于国人,又自恃族大权重,不觉已为众矢之地。”
    公元前587年,赵庄姬寡居通奸于赵婴,国人耻之。公元前586年,原同、屏括逐楼婴至齐,赵姬怨原、屏之横,携赵武居公宫。后栾书屡战,功勋日着,赵同、赵括不得志。公元前583年,智庄子亡,栾氏更盛。年末,赵庄姬告于晋景公:\"原、屏将作乱!\"景公欲废侈卿,故问栾书。
    栾武子说:\"莫须有!驹伯或知之!\"景公乃问郤锜,郤锜亦附栾书,景公认定赵氏将反,命栾书、郤锜备战。在晋景公的号召下,平日遭赵氏欺压的贵族揭竿而起,向赵氏杀去。赵同、赵括猝不及防,惨遭杀害。诸姬憎原、屏之专,向其族举起屠刀,将这些年为嬴姓所压制而积累的仇恨发泄出去。
    一时血染宗庙,赵氏惨遭灭门。景公将赵氏的封地剥夺,赠与祁氏,以壮公族。大伙对赵氏深恶痛绝她始料不及。就在大家都在为构陷赵氏落井下石时,一个重臣站了出来。韩献子感激昔日赵氏养育、知遇之恩,在景公命其攻赵氏时,他毅然顶住强压,拒不出兵。
    赵氏覆亡,韩厥忍无可忍,他进宫强谏景公,大胆直言:\"赵氏,先贤伯益之后。自中衍以下,嬴姓显贵。赵衰佐文公、赵盾佐襄公,皆社稷之臣,有大功于晋。奈何一朝获罪,而绝其嗣?今有功于国者,恐无后于晋!望君侯三思……\"
    韩厥的话一定程度点醒了杀红了眼的景公,景公沉默半晌,自知有些过分:赵衰、赵盾功勋卓着,今以私心灭赵宗,难堵悠悠之口。景公从其请,遂命外甥赵武续嬴姓之嗣,并命祁奚将封地还予赵氏。
    赵氏孤儿
    晋景公树立国君权威,收侈卿的目的已达到,复立赵武。这时的赵武十岁左右。一个未成年的娃娃如何能够把持这样室破堂空的家庭?
    赵武年幼,不能持家,内外倚靠赵旃打理,幸赵旃在下宫之难后变得成熟,不再像年轻时张狂跋扈,也失去了跋扈的资本。
    公元前581年,景公梦魇缠身,梦见厉鬼,忧郁成病,遂命太子州蒲监国。半年后,晋景公猝死,晋厉公即位。景公末年,赵氏已无足轻重。八卿之中,栾、韩、二郤皆属公室,二荀为远支,除掉赵氏之后,晋景公树立了崇高的威信。
    晋公族复强。厉公年轻,未有政治资历,对臣下的控制、驾驭力度不如乃父,栾书为政,三郤荫公室,对外以和为贵,先后与秦、楚缔结盟约,后又于麻隧、鄢陵击败秦、楚。厉公欲重夺大权,而国内侈卿林立,尤以栾氏、郤氏为首。只有启用一批忠于国家,反感栾、郤的贵族,厉公才能够与侈卿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