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怪事频发Ⅱ
作者:墨语轻飞   伏妖诛邪录最新章节     
    众人至鬼魅桥畔,觅得此前安置棺材的荒坟。
    凌云霄于荒坟内详察片刻,并未找到重要线索。此地狭小,蔓草丛生,墓碑东斜西倾,杂乱无章。更有甚者,部分坟冢已被掘开,其中陈放朽棺与腐肉,珍贵陪葬物早已洗劫一空。
    此地,有一盗墓贼团伙,胆大妄为,皆亡命之徒。乡民惧其威,不敢招惹,官差亦视若无睹,对其恶行置若罔闻。究其因,每逢佳节,盗墓贼必献上厚礼贿赂官差。官差既得了好处,自是乐得清闲,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凌云霄凝眸远眺鬼魅桥,心中困惑,此荒坟距桥足有千米之遥,昔日乃鬼宅所在之地。彼时夜幕低垂,他入鬼宅之际,未察觉有墓地的存在。沉思良久,他才悟出一理:鬼宅显形,须择阴气浓郁之所。墓地阴气浓重,适于鬼宅驻足。
    想到此处,心中泛起淡淡哀愁,若非自己粗心大意,后续之事何至于此。
    七老大询问:“二位昨夜果真由此桥经过?”
    叶小柔答:“焉能有假?我与师兄途经鬼魅桥时,还遭遇一具白骨骷髅。”
    七老大言:“此鬼魅桥怨气冲天,戾气深重,寻常人若夜半经此,必有诡异之事发生。二位身负玄天宗道术,自无惧邪魅妖邪。”
    凌云霄问:“此桥如此邪门,何不拆毁重建?”
    七老大答:“拆桥需费,建桥亦需费,那些官老爷只知酒色财气,哪管我等贫苦百姓死活。百姓求个安生,不敢与官府争执。此桥夜间虽邪,白日则无恙。我等心中有数,皆选白昼过桥。为防外乡人夜过桥丧命,桥两端已立石碑警示。”
    凌云霄叹息:“我昨夜见经过此处以为无碍,不想终遭横祸,皆因我粗心所致。”
    七老大亦长吁短叹:“连二位皆在此桥折戟,我等寻常百姓更应避之不及。”
    凌云霄暗思,若师父在此,或可行一场法事,超度桥上冤魂厉鬼,使之恢复安宁。未知师父在南疆境况如何……
    叶小柔瞥向桥下河水,问:“师兄,你昨夜潜入河中,有何发现?”
    凌云霄答道:“水底有一古墓,颇为诡异,最好敬而远之。”
    叶小柔追问:“那此古墓是何模样?”
    “与你先前所见并无二致,唯独墓碑之上多了些奇异文字。”
    “什么文字,快说说?”叶小柔颇感好奇。
    凌云霄思索片刻,诵道:“潭底冥冢,阴阳相隔,莫叹离愁空相思。生死茫茫,人鬼殊途,永不共处。”
    七老大震惊:“你当真在水底发现这一口古墓,其碑上镌有此词?”
    凌云霄点头,道:“亲眼所见,断无虚假。”
    “此词于我村土地庙中亦有。”七老大于土地庙中亲见,记忆犹新。
    “前辈,可否带我前往一观。”凌云霄好奇心驱使,或许在土地庙中,可觅得古墓主人之线索。
    七老大引领二人至村中,寻至土地庙。凌云霄步入庙中,只见此处已荒废,蛛网密布,土地公与土地婆之石像无人洒扫,蒙尘已久。
    七老大引二人至石像背后,指曰:“你看,此词便在石像背脊。”
    凌云霄凝神细观,果见石像背脊雕有一词,与水下碑文如出一辙。词文乃刀工精雕细琢,字迹清晰可辨。
    “此词出自何人之手?”
    七老大摇头:“此词现世于五年前,当时土地庙香火鼎盛,村人常来祭拜祈福。自石像背脊出现此词,此地便变得阴森诡异。月圆之夜,此地常有凄冷之声响起,似有女子低吟词曲。曾有一胆大之人入内查探,空无一人,那声音却似从石缝间传出。”
    凌云霄问:“前辈可记此词曲名?”
    “我对词曲无甚兴趣,岂能记得。”七老大嘿嘿一笑,道,“再过几日便是月圆之夜,你若有意,不妨留村等候。”
    “也好,反正我此刻无事,便在此逗留几日。”凌云霄对土地庙中诡异之事兴趣盎然,或许能借此揭开水下古墓之谜。
    叶小柔反对:“我不赞同,此地乌烟瘴气,我要进城住大客栈。”
    “师妹,正经事要紧。”凌云霄训斥。
    七老大笑言:“叶姑娘素爱洁净,若不嫌弃,可住我家。”
    “当真,太好了。”叶小柔欢喜不已。
    “如此,便劳烦前辈。”凌云霄取出一块金子,递予七老大,道,“我们总不能白吃白住,还望前辈收下。”
    七老大摆了摆手笑道:“即是有缘,不足挂齿。”
    七老大坚辞不受,凌云霄强行塞给他。借人屋舍,食人饭食,若无分文馈赠,实难心安。
    几人离土地庙,归至七老大家中。七老大嘱咐妻子收拾妥当两间居室,换上新被褥,供凌云霄与叶小柔居住。
    七老大的儿子见叶小柔,欢蹦乱跳,口中直呼她娘子。叶小柔面露愠色,心中愤懑,时日渐长,便不再介怀,嘴长在他身上,由他去吧,不跟小傻子计较。
    此村唤作西宁村,百余户人家。过了西宁村,便是县城。
    凌云霄的到来,引来诸多豆蔻少女倾心。村中少女聚在一起,常议他的事。更有胆大者,直接造访七老大家中,探望凌云霄。
    叶小柔气恼不已,师兄竟然来者不拒。
    “娘子,你是我的娘子。”七老大家的傻儿子不知何时至家中,一眼瞥见叶小柔,痴痴唤道。
    “一边去!”叶小柔气急败坏。
    夜阑人静,七老大家中,灯火已熄,沉寂于一片墨色之中。
    凌云霄卧榻之上辗转反侧,心系那鬼宅与邪神之事。忽而,外间传来一声惊天动地之音,仿若山崩,惊扰了西宁村的百姓。
    此刻,外面传来男子之声:“地震啦,地震啦,好玩好玩。”
    凌云霄精神陡然一振,疾步出门,只见七老大那傻儿子在庭院内又跳又叫,口中嚷着地震了,地震了。
    七老大自屋内走出,厉声训斥:“给我滚回房里。”
    “爹,好大声响,地震啦。”傻儿子嘿嘿憨笑起来。此时,他娘跑了出来,一把揪住儿子耳朵,强行带回房中。
    叶小柔自屋中缓步而出,揉了揉睡眼,问道:“师兄,何事如此喧闹。”
    “我也不知究竟何事,出去瞧瞧便知。”凌云霄率先进入村巷,只见村民们手持油灯,聚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那巨响之源。有人猜测地震,有人言是山神震怒,诸般谣传漫天飞舞,皆无实据。
    凌云霄目光投向西南方,言道:“适才巨响源于那边,我们过去探个究竟。”
    七老大颔首,领着几位胆壮村民,携铁铲、锄头、利斧等物,寻声而去。
    凌云霄走在前头,径直朝西南方向行去。村外西南,一座小丘之上黄尘滚滚,赫然现出一处深坑。
    众人至此,皆惊愕万分,一坑直径数十丈,深邃难测,使人震撼。
    有村民惊呼:“何人胆敢在此掘坑,简直是无法无天。”
    凌云霄瞥了眼惶恐不安的村民,疑惑道:“此地有何奇异之处,令你们如此恐慌?”
    七老大答道:“此丘连通背后青冥山,素来诡秘阴邪,常有人畜莫名失踪。数年前,一群人执意入山寻宝,结果一去未归,再无音讯。青冥山自古便是不祥之地,每逢年节,我们村民皆需献祭供品,以敬山神。若山神震怒,我村恐遭池鱼之灾。”
    此刻,又有村民插言道:“夜半时分,此处突现巨坑,定是山神震怒,欲降罪于我等。”此言一出,村民皆魂飞魄散,忙跪地叩首,恳求山神宽恕。
    凌云霄对此深感不信,断定此坑定有蹊跷。他执一盏油灯,跃入坑中,寻觅线索。此坑深约三丈,足纳数十人,形成之因颇为复杂,或因下方被人挖掘空虚,导致塌陷所致。
    几人搜寻片刻,在坑底发现一缕麻绳。此绳大部深埋土中,仅露出一截。凌云霄伸手握住绳端,奋力向外拉扯,绳子愈拉愈长,竟已延展数丈。他费力拉扯一阵,略作喘息,绳子已拉出十余丈,却仍未见另一端。
    凌云霄高喊:“前辈,劳您在上头助我一臂之力,将绳子拉出。”
    有村民警示道:“此丘原无异样,忽现巨坑,其中必有妖邪鬼魅,此绳诡异至极,切勿触碰。这位道友胆大妄为,我等可不愿陪他送死。”
    “一群胆小鼠辈。”叶小柔冷哼一声,接住抛来的绳端,喝道,“师兄,我来帮你。”
    “老夫也来助你。”七老大胆气豪壮,紧握绳端,奋力拉动。三人协力拉扯,忽觉绳子受阻,竟无法再动分毫。
    凌云霄咬牙使力,猛力一拽,奇事发生,竟拽出一只手臂。此臂死死扣住绳子,末端血流如注,绳上血迹斑驳,极为骇人。
    凌云霄面色大变,疾呼:“速速拉绳,绳上有异!”
    三人合力将绳子自坑底拽出,绳尾显露之时,众人面色俱变,原来绳端绑着一具身穿黑衣的男性尸骸,肌肤似被某种怪兽噬咬,露出大片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