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苦雨(三)
作者:盐河巷   斩花台最新章节     
    “有人来禀报本宫,说景和宫里不知是谁在干些偷偷摸摸的勾当,本宫想着你和你的宫人都不是那样的人,自然要来给你证明清白。”敏贵妃到底还是给自己留了台阶,话语虽阴阳怪气的,但终究维持着表面上的体面。傅菱荷也不再阻拦,而是大大方方地让开一条路,由着陶太医来搭脉,明白无疑地展现出“看你能找出什么刁难潘淑仪的地方”的样子来。
    太医诊脉总需要片刻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敏贵妃已经有些不淡定——不会是自己被戏耍了吧!可现在到了没法收场的地步,就算无事发生,自己也得演完这一出戏,不然岂不是沦为后宫嫔妃的笑柄。好在陶太医还是说出了一些她想听到的事情:“启禀各位主子,潘淑仪已经有一个多月的身孕了!”
    潘淑仪早就了解此事,并无一丝惊讶,只是再次被刺痛,面孔有瞬间的凝重。傅菱荷则装出极得体大方的笑容挽住潘淑仪的手:“看来是要好好恭喜姐姐了,姐姐盼了这么多年,终于有得偿所愿的一天。”
    她也有自己的一份小心思,想看看敏贵妃吃瘪的样子。敏贵妃当了许久贵妃,基本的仪态气势不丢,可也忍不住翻个白眼:“这宫里谁不知道潘淑仪避宠避得最积极,如今天气已不算炎热,谨昭容怎么还是昏头昏脑的?”
    “贵妃娘娘请慎言。嫔妾等既入宫为嫔妃,定是以伺候好皇上为自己的本职要务,娘娘协助皇后管理六宫,了解嫔妃们的使命比嫔妾等更加清楚。若贵妃娘娘硬要说潘淑仪冷待皇上,消息传出去后潘淑仪被处罚不假,可娘娘就不会因议论嫔妃、断人生路而遭到非议么?娘娘如今位分尊贵,除了三位主子外就是您地位最高,又何必给自己的青云之路自寻障碍呢?”傅菱荷的笑意越发恭敬,一篇宏论下来语速也是不急不徐,身体始终半屈着,倒像是在奉承敏贵妃、处处为她着想似的。
    敏贵妃的确不占理,就算潘淑仪不争宠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她也不该贸然说出来,因着在大昭城里,说一个嫔妃无心争宠,就像弹劾官员不上疏进谏、体察民情,若是她拿不出证据来,反倒给自己落下一个诬陷造谣的罪状。她只得冷哼一声,把话题转回潘淑仪的身孕上:“胎儿的情况还好么?”
    她没话找话,可把陶太医为难到了,陶太医尴尬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贵妃娘娘,这——胎儿太小,微臣也看不出来啊。看淑仪娘娘面色苍白又出虚汗,也许,也许还得悉心保胎。”看他的嘴型像是要说“这一胎不太好生养”,可在讲究吉利富贵的皇家,要是说出来,他这太医之位怕是也就坐到头了。
    “你只能诊出是一个多月,不能看出具体是几天么?”敏贵妃实在是忍不住了,终于装不下去,把她的目的暴露无遗。
    傅菱荷和潘淑仪交换了一个眼神,决定不再忍耐,潘淑仪挺直脊背森然道:“嫔妾终于明白,贵妃娘娘此次前来,是疑心嫔妾又像上次被众人诬陷的那样,与别人私通有了孽种,所以特来验证嫔妾这一胎的天数,是么?”
    “潘淑仪,本宫就算疑心你又如何?你有过前科,虽是被人诬陷,可无风不起浪,若不是你言语举止有失当之处,为何偏偏是你而不是别人被质疑?你侍寝的日子屈指可数,还不及那几个得宠嫔妃的零头,偏偏在皇上没翻你牌子的时候留宿在端阳殿,只一次就有了身孕,本宫如何不能质疑?皇后没有发话收回本宫协理六宫的权力,本宫过问你们侍寝之事,更在情理之中!”敏贵妃气急败坏训斥道。
    见傅菱荷和潘淑仪都不说话,只是用冷峻的目光逼视着她,敏贵妃被看得心里有些发毛,少不得继续道:“你说你怀的是皇上的龙种,可有什么证据么?”
    此言一出,傅菱荷挑眉冷笑两声,命焕星取来烛火。让敏贵妃摸不着头脑:“谨昭容,你这是做什么?”
    “娘娘先不必管焕星要做什么,且听嫔妾愚直之言:您可明白何为质疑者举证么?潘淑仪不需要任何证明,她只要有了身孕,就天经地义是皇上的孩子。若您怀疑她私通,就该拿出她与某个狂徒有染的证据来,而不是让一个孕妇劳心劳神地自证清白。您若觉得嫔妾无权指点您,大可以去跟皇上禀报潘淑仪的胎有蹊跷,看看皇上是会逼迫潘淑仪自证,还是贬斥您无事生非,兴许还有更严重的后果。”
    敏贵妃确实没了话说,心里已经把给她通风报信的石婕妤骂了个底朝天。自己怎么就如此轻率冲动,居然相信了石婕妤的话,闹了个好大的没脸呢?她实在是怕了,自己年岁渐长,不再适合生育,三公主早晚要出嫁,身为母亲担心的已经不是潘淑仪会生下皇子——恰恰是担心她会生下公主。
    隆朝纵然强盛,也还是免不了要和周边番邦联姻,没有潘淑仪的孩子,皇帝挑选联姻的公主时可能还会考虑两个年幼的妹妹,也就是长公主,可潘淑仪若是生下了公主,在十五岁以前是不会送去和亲的,五公主也大不了几岁,皇帝必然以女儿太多为由不再考虑两位长公主,自己的三公主怕是难逃一劫。她也承认那一点点私心,想要卖给石婕妤一个面子,在楚氏被废以后找一个帮手,可谁知石婕妤竟然是如此的蠢钝,还不如没有这样的帮手。
    敏贵妃听着傅菱荷方才又像规劝又像挑衅的话,也算是反应过来若是冲动地冲到端阳殿,恐怕倒霉的是自己,谁也没有规定潘淑仪不能在冷待皇帝后突然想通,还是少惹麻烦为妙。她猛地一挥衣袖,看着焕星端来烛台,只能把气撒到焕星身上:“蠢笨丫头,这天色正亮,你端着烛台添什么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