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乍见(二)
作者:盐河巷   斩花台最新章节     
    “青苗、金禾,你们打听好了不会有人来这吧?”梅兰竹菊四君子纹样的织锦缎包袱折射着炫目的阳光,正被一双纤巧的玉臂抱在怀里。傅菱荷掏出手帕擦了擦汗水,再三确认道。
    金禾想起大昭城最勤快、消息最灵通的小太监小全子所说,十分有把握:“请小主放心,清平河夏日多有嫔妃前来纳凉赏鱼,可今日天气骤冷,咱们又在风口,没有人愿意来吹冷风的。”
    “那就好。青苗,把百合灯拿出来。”傅菱荷将包袱放在地上,此间的百合灯乃是主仆三人熬了一夜所做,因着傅菱荷在闺中时每年生辰都要放数盏,她不愿意因为入宫间断。毕竟入宫以后,这算是每年少有的娱乐项目了——假如自己不得宠爱的话。偏生这几日都要去学宫规与才艺,好容易今日才得空来放灯,也就顾不得是白天还是晚上了。
    迎着灿烂逼人的日光,皇帝隐约听见芦苇丛后有女子嬉戏闲聊的声音,好不热闹,伺候他多年的几个嫔妃谁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性格,不禁生出几分好奇。他眯眼张望了一番,奈何芦苇太过茂密,并没有看清是谁,声音倒像是在哪听过。
    “谁在河边说笑呢?”皇帝忍不住问道。傅菱荷吓得手一抖,最后一盏灯生生歪倒,卷入了旁边岔流中。她方回过头去,一双黑缎白底滚金线云纹常靴端端正正立在了身前。头顶的男子身材颀长,胸肩宽阔,浑然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一头乌发高高盘起,一身明黄色纱绣四团银龙云纹锦袍,不是皇帝又能是谁?
    “皇上恕罪,臣妾冒犯了,臣妾是在放百合灯。”傅菱荷情知不好,连忙行礼不迭。
    “这百合灯又不是怪力乱神,何罪之有啊?抬起头来。”皇帝瞧了瞧她面貌,渐渐想起来她是头一个侍寝的谨才人,“只是这放灯为何要在白日,不等到夜晚黑暗时看得清楚?”
    皇帝是觉得有意思,傅菱荷却被吓得战战兢兢,连动都不敢动。那日晚上灯烛昏暗看不真切,今日在明亮的日光下一瞧,这皇上虽然看起来不像残暴君主,声音也温文尔雅的,却比婉贵妃那种尖酸刻薄可怕多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倘若皇帝看她放灯不顺眼,一声令下把她打入冷宫可怎么好呢。虽然她猜错了,亦出了一身冷汗,湿透了一身鹅黄色滚金边百蝶穿花皮衬衣。
    傅菱荷硬着头皮答道:“臣妾想着夜来天寒,若出门放灯侍女们必然跟随,一群人若受风病倒了,臣妾心中过意不去。”她在心里念叨着,臣妾已经回答了您的问题,快放我走吧。
    皇帝心里一动,倒从未有妃嫔以此种理由日间出门。况且听这女子刚才的嬉戏笑语,俨然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此刻却强装出一副沉稳成熟的样子,滑稽又可爱。他俯下身细细看那百合灯,灯身通体洁白,木头做的骨架立体而精致,蒙上一层均匀的绢纱,除了纤巧描绘几朵百合外,还闲笔勾勒几片嫩叶点缀,在清澈的清平河中飘飘荡荡,甚是喜人。
    “此是你自己做的?”
    “是臣妾和婢女胡乱做的,让皇上见笑了。”
    “倒是新奇有趣,你且放着吧,朕还有公务要忙。”皇帝本想在这停留一会,但想到内阁学士那苦大仇深的样子,不觉一阵头疼,只得赶去勤政殿。
    “等等,你是谨才人吧?”皇帝忽然回头确认道。
    傅菱荷又福了一福道:“是。臣妾恭送皇上。”
    直到皇帝的背影彻底消失,傅菱荷才瞪大了眼睛问青苗和金禾:“你们到底怎么打听的?不是说今日绝对不会有人来清平河吗?”
    “小主,小全子确实是这么告诉奴婢的,他说最近皇上政务繁忙,根本没空闲逛。奴婢,奴婢也不知道为什么出了岔子嘛。”金禾做了个鬼脸。
    “好了好了,既然被皇上发现也是没办法的事,幸好他没生气,也没让我一直跟着他。”
    “可是小主总还是要去伺候皇上的。”
    傅菱荷明白青苗的意思,搂过她俩小声道:“确实,我初次侍寝被皇上的病搅乱了,总得再去一次,落了红才好跟司寝局的人交代,可谁愿意去陪一个随时能掌控你身家性命的人啊?一两个待在他身边,不能出一点错。我可不想折磨自己。”
    “可是小主若不去侍寝,终归不是名正言顺的嫔妃,老爷和夫人那边定会忧心的。”青苗十分替傅菱荷担心。
    “好啦,我也没说我要避世,只是不会上赶着去求皇上临幸我,宫中时日还长呢。”傅菱荷目睹着百合灯随清流飘走,再次许了些不能让人知晓的愿望,从一条僻静的小路悄然离去了。
    秋日天短,不过酉时,大昭城顶的苍穹早已墨黑一片,残阳只剩下微不可见的一丝边角。太监们忙着将甬路两侧的宫灯点亮,还有自己手上的小灯笼,好为主子们抬轿。
    勤政殿内,皇帝笔走龙蛇,逐渐狂乱无章。他批完最后一本折子,已然觉得浑身酸痛。除了嘉奖击溃匈奴的直隶总督外,他还申斥了一番大理寺正卿,因他办事不力,致使一个淫辱妇女、烧杀抢掠的流氓逃诸法外。受害者的亲人多次求他再审,他却醉心于与达官显贵的聚会而置若罔闻。这样的案件皇帝虽然见了不少,但还是生出几分怜悯来。
    “温鸿,今日还有什么未完之事吗?”
    “没有了,皇上,奉命将军星夜乘快马往南越去了,大约明日午时便到;今年各地均无旱涝灾害,粮食不出一月便能收获,没有行省向朝廷求助;给太后的重阳节寿礼皇后娘娘已经全部预备完了,无需皇上操劳。”温鸿翻了翻记事簿,小心瞧着皇帝的脸色,“皇上今晚要召幸哪位嫔妃么?奴才让刘公公端牌子上来。”
    “不必拿牌子了,叫谨才人来。”皇帝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着神,脑海里浮现那几盏逐水漂流的百合灯,在细碎的日光下影影绰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