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将要面对的敌人
作者:一点点   青梅剑仙:开局百鬼噬身最新章节     
    “对了,长公主调查的事情还有什么消息吗?”陆文渊问道。
    叶云书微微摇头:“只得到了些许边缘讯息,暗中的人盯得越来越紧,我便停手了。”
    陆文渊:“无事,你说来听听。”
    叶云书将得到的消息说了一番,陆文渊心中盘算着,整合着今日在钦天监藏书阁看到的讯息。
    心中顿时明了大概。
    “行,我知道了,我估计暗中盯着你的应该是永宁帝的人。”
    “这事你不用管了,你当务之急是组建卧凤的事情,别让人瞧出眉目。”
    叶云书:“我知道了。”
    “嗯,今日就这样吧,以后我们尽量少见面。”
    “你安排个可靠的人来钦天监,作为你我之间的传讯渠道。”
    事情聊完,两人分别。
    回去的路上,陆文渊在想着静华长公主的事情。
    当年长公主遇袭前后,全是宣王一力护持,最后也是被众皇子内阁排挤,离开了京城,他依靠暗旨,暗中整合女帝留下的军队,一心想着复仇。
    他们之间的感情确如纪先生所言。
    而陆文渊主要想知道的还是当年钦天监监正的预言事件,永宁帝在其中是个什么角色。
    通过钦天监的藏书和叶云书的消息。
    陆文渊也将事件前后了解了个大概。
    那监正应该是受到内阁的意思才传出这消息的。
    当初大周的内政由内阁把持,内阁的几位阁老,背后都关系着众多文臣世家。
    大周的王侯太多了,仕子逐年增多,大小家族都在发展,但位置就那么多。
    要么,从其他的地方争,要么,开创出新的职位。
    不可避免的,文武两方自然会争斗。
    而静华长公主是女帝血脉,得到了一众王侯的支持。
    若是她上位,文臣集团发展之势必会受限。
    一个人站在某个高位,就算他不想往前走了,身后也有许多手推着他走。
    这是发展大势。
    长公主的死,内阁是冷眼旁观,外围配合。
    女帝血脉传承下来,但被宣王藏了起来。
    多年寻找,出生时人道气运有感,还是被找到了。
    当时的内阁,应该是想抹去陆清芷女帝血脉的身份。
    但没想到宣王在之前回来了。
    大义上内阁不好做手脚,那就只能由同为帝王血脉的人去斗了。
    这时两王就站出来了。
    大权在握的两王,陆清芷这个有着女帝血脉的小娃娃,他们是真没怎么放在心上。
    内阁应该是由此作为筹码,谁让女帝血脉消失,谁就得到内阁的支持。
    这两王自然上心。
    宣王当时被内阁盯住了,也要韬光养晦,只能暗中派人护持陆清芷,同时暗中夺取禁军,青龙卫和除魔卫之权。
    那时候,陆文渊带着陆清芷隐姓埋名藏了起来,同时纪迁横空出世,得到浩然长河的认可,得到了天下诸多文人的认可,成为了一股新生的文臣势力,威胁到内阁,同时暗中也与宣王搭上了线。
    神京城暗潮涌动。
    也就是在这时候,一直盯着宣王的内阁不知怎么的“背叛”了两王,趁两王不备,宣王亮出遗旨,带着神威神武军,青龙卫,禁军,一举夺得大宝。
    更是在内阁扶持下,收拢了天下大半的政权,之后内阁制度就废除了,几位阁老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一众文臣家族都遭到了削弱。
    至于为什么,自然是宣王在准备登基前,将内阁大臣相关的家族子弟悄无声息的包围了。
    他们之间做了交易,若不是为了大周的稳定,依照永宁帝对付两王的手段性子,那些家族怕是没几个活口了。
    之后永宁帝想将陆文渊两人召回,但那时候陆文渊不肯,也不了解内情,加上两王还在,所以就搁置了,这才有了后面的许多事情。
    纵观永宁帝在这些事情中态度手段,都是顺水推舟。
    你说他在乎长公主血脉吧,也没那么在乎,但顺水推舟也是利用了。
    你说他不在乎吧,他安排纪迁护持,如今两王的血脉和亲密势力,除了在云水宗的那位端王世子,都死绝了。
    陆文渊觉得他更在乎的是长公主。
    现在陆文渊对他的感觉,谈不上好,也说不上恨,可能有点怨?毕竟帝王嘛,呵。
    不过也算是解决了他的一个心结,毕竟事关以后对永宁帝的态度问题。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引起了他的警觉。
    陆文渊在搜集前任监正履历的时候,发现他原本是读书人,会试的时候成绩不佳,心高气傲的他受挫,于是转修道法天象,机缘巧合得人赏识,进入了钦天监。
    原本只是一小官,蹉跎度日。
    一日他酒后失言,说起当年科举会试,言语间满是不满。
    说女帝执政以来,女仕子上榜的人逐次增多,他那一年科考,前三都是女子,前十更是有七人为女子,榜单大部分都是女子。
    你说这其中没有猫腻谁信?
    当时的吏部,礼部两位尚书都是女子。
    这话一出,便被有心人知道了。
    然后没多久,他一改往日作风,敲了登闻鼓,刚正不阿的告御状。
    这也是女帝离开前轰动天下的一件案子,科举舞弊案。
    结果就是,吏部礼部两位尚书为首,一众女子官员拉下马。
    有了投名状,这监正的仕途自然是高歌猛进。
    而后女帝闭关,内阁产生,朝堂上的官员自然发生了变化。
    陆文渊联系前后事件,得到了个讯息。
    那就是官员的男女之别。
    女子为官,是女帝打破了先例,五百年来,女子官员的势力风头越来越大。
    自然会有男性官员不满。
    静华长公主,陆清芷身上发生的事情,其中最根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男女问题。
    荒唐吧?
    确实很荒唐。
    但很正常合理。
    陆文渊很理解,这是因为社会生态的问题,古代社会,本来就是男子为主的社会。
    这种观念隔阂,是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去改变的。
    血脉里的东西,是最难改变的。
    这就要延伸出个问题,他要扶持清芷上位,那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诸位皇子的党派,还有观念上的敌人。
    内阁和永宁帝做了交易,死的是那几个阁老,大臣,内阁势力支持永宁帝,但祸不及家族后辈。
    他们的门生后辈,可是有不少在朝堂上,也许那顶尖的大臣中就有不少呢?
    陆文渊要走的路,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长,还要艰难。
    毕竟,女帝只有一个。
    所以,他弄出个“间谍”计划,就是为了日后,掌控大周中下层的权力控制。
    只要断了层,那些高层的权利就被无限削弱。
    至于他们...
    陆文渊探查着脑海中《凤帝经》,心中喃喃道,自然是由我来斗!
    忽然间,他想到了当初在青梅小筑的时候,也有过满朝皆敌的猜测。
    现在看来,还真是应验了。
    陆文渊不由一乐,加快步伐向钦天监而去。
    等他来到门口的时候,正急的来回走动的老李脸色一喜,连忙道:“陆大人,快快快,方才宫里传旨了,让大人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