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冠礼匆匆道离别
作者:一点点   青梅剑仙:开局百鬼噬身最新章节     
    “加冠!”
    阁楼中,在一众人的注目下,纪迁整理着陆文渊的长发,将准备好的青玉冠戴上。
    “礼成~”
    陈管家一声高喝,众人纷纷送上祝福。
    此次冠礼,陆文渊不想大费周章,参加的就只有府上的几人。
    纪迁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初见你时,还是总角孩童,如今已是温润君子了。”
    “时光如水啊。”
    陆文渊郑重行礼道:“这些年,多谢先生照拂和教诲了。”
    纪迁洒脱一笑,而后道:“既已加冠,老夫为你赐字。”
    “你名文渊,文意文章经义,学识。”
    “渊,喻宽广无垠,深不可测。”
    “寓意太大,太重,今日老夫为你取字。”
    “谨学。”
    “学海无涯,勤谨学之,方能到达彼岸。”
    陆谨学,陆可为路,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纪迁的真切祝福,让陆文渊感动不已,庄重行礼长揖,万般言语,尽在不言之中。
    “范婶婶,你做的生辰面还是那么好吃。”
    “呵呵,那今日就多吃点。”
    “嗯嗯...”
    “大家都吃,咱们也沾沾公子的福气。”
    功德+1000。
    ......
    吃完午饭,陆清芷他们就出去撒欢了,陆文渊给了一笔钱,她上街采购去了。
    阁楼露台。
    纪迁双手背负,望着长空,悠悠一叹:“今日过后,怕是许久不能相见了。”
    陆文渊心中微动:“是朝堂上出了事情?”
    纪迁微微点头:“嗯。”
    “老夫暗中调查清芷身上谜团之事有了些许眉目,审查往年旧案一事,也就将落下帷幕。”
    “有些人坐不住了。”
    陆文渊问道:“有何线索?”
    纪迁微微摇头:“具体不知,但与你陆家叛国案有关。”
    “当年众臣弹劾武安伯,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其封地有妖魔生存,麾下兵将亦有。”
    “虽然证实是被诬陷,但事情已经发生,后续影响尚在。”
    “老夫在追查幕后之人的时候,发现方府满门被杀,与这幕后之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陆文渊思索道:“您的意思是,构陷陆家之人和做下方府之乱的,是同一个人或者势力?”
    “不一定。”纪迁摇头叹道,“朝堂势力错综复杂,盘根交错,当年一半以上的大臣弹劾,难道都是被算计蒙骗?”
    “这幕后之人消息了得,老夫刚发现一点线索,就被对方掐断了,没两日,蜀地传来妖魔作乱的消息。”
    “有不少大臣进言,让老夫去平叛,美其曰‘立功’成圣。”
    “看看,多为老夫着想。”
    陆文渊眉头紧锁,心中盘算了会儿道:“蜀地乃是西南边州,与妖域接轨,鱼龙混杂,恐有算计。”
    纪迁附和道:“没错,对方以老夫成圣之道为由,这是阳谋。”
    陆文渊心中一动:“先生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起身去蜀地,而后暗中返回神京调查。”
    纪迁摇摇头:“不可。”
    “蜀地民风彪悍,血脉驳杂,需要名望高的人坐镇。”
    “而且事关成圣之道,朝堂也需要新的儒道圣人,老夫是最合适的人。”
    明知有虎偏向虎去么...
    陆文渊内心复杂无比,缓缓道:“其实...当年之事过去了这么久,如今能翻案,洗刷冤屈已是不易了。”
    “先生不必执着的...未来很长,徐徐图之亦可。”
    微风渐起,前院枝叶刷刷作响。
    纪迁抚了抚长须:“起风了...”
    陆文渊看了眼天色,神觉微动:“今夜有雨。”
    “风雨已来啊...”纪迁一声长叹,“如今已不是旧案的事情,这是朝堂博弈。”
    “朝中有大贼!”
    “敌人并不可怕,未知才是麻烦。”
    “这么多年,那大贼没露出一点身影,这才是最可怕的!”
    陆文渊疑惑道:“陛下也没线索?”
    纪迁幽幽道:“陛下承女帝遗旨,靠军武登位,在朝堂内务上根基浅薄。”
    “要不然这些年的改革也不会举步维艰了。”
    “不过对方既已出手,就会有痕迹,这对陛下而言,乃是机会。”
    陆文渊思绪飞转:“先生是说,引蛇出洞,追根溯源?”
    纪迁欣慰道:“没错。”
    “你不用担心老夫,老夫与陛下已定良策,此行也不是去往蜀地。”
    陆文渊惊讶道:“不去蜀地?如何引蛇出洞?”
    纪迁促狭一笑:“你猜猜?”
    “这就当做老夫留给你的考题了。”
    金光微闪,纪迁身影消失,桌上留有一只白玉毛笔。
    “此笔乃老夫所制,名文渊,当做贺礼了。”
    陆文渊行礼相送,拿起笔观察了一番,入手温凉,一股奇异的凉意在脑海流转,让大脑保持思维清醒。
    笔杆洁白如冰髓,内里有一道金线,那是凝聚成液的浩然金光!
    陆文渊在脑海中搜索着书籍信息,对这“文渊笔”算是了解了个大概,心中不由一惊。
    “北之极川的乾阳白玉,妖域神兽九尾狐之尾。”
    “大儒之宝,九品之上!”
    “大手笔啊。”
    陆文渊感慨不已,把玩着手中白玉笔,心中很是欢喜,不禁写了几篇文章,挥洒间如清泉流水。
    润!
    笔下文字的文光比以往凝实了五成!
    端是件不可多得好宝贝。
    把玩一番后,陆文渊将其收了起来,还需蕴养一段时日,文渊笔才能如木剑一般如臂指使。
    阁楼露台。
    陆文渊躺在摇椅上,一壶清茶,一本书册,几缕清风,好不惬意。
    一边看书,一边思索着纪迁留下的“考题”。
    不去蜀地,那要去往何处?
    思索半晌,还是没有头绪,陆文渊摇摇头,既是“考题”,自然有解题的线索,现在没有,以后自会出现,倒不必纠结。
    “还是看我的书。”
    陆文渊笑了笑,喝了口茶,悠闲的看着阁楼外城中风景。
    这几年一直在闭关,心神紧绷,今日得闲,放松一时,倒是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致。
    陆文渊将书盖在脸上,心神放松,五感扩散,感知着城中的一切。
    宛若一只蝴蝶,以旁观者的角度,体会着人间风光。
    渐渐地,陆文渊陷入深眠之中。
    日头由高到低,城中各处升起炊烟,微风渐涨,卷起阵阵凉意。
    书籍落地,陆文渊伸了个懒腰,感慨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好久没睡的这么踏实自在了。”
    陆文渊捡起书本放好,看了眼天色,已是酉时。(下午五点)
    “上午到傍晚,是够久的。”
    不过,觉是好觉,梦亦是好梦。
    “观城中百态,印证书中道理,倒是别有一番乐趣...”
    忽然,陆文渊神色微顿,脑海中灵光一闪,喃喃道:“梦?”
    “梦!”
    陆文渊猛地一拍脑门,急匆匆的从书库中取出一本剑籍,来到书案前正襟而坐,伸手放在剑籍上,微微闭目,文光流转。
    片刻后。
    陆文渊猛地睁眼,满是喜色。
    能行!
    方才神游姻缘镇,忽然而现灵感。
    书库中的书籍经过陆文渊这么多年温养,已经产生灵性,可谓入门文宝。
    以入梦之法,加上功德之助,在脑海中演化出原作者的精神感悟。
    此法虽费神,但能绕开门派心诀壁垒。
    也就是说,原作者在给他传道!
    “熔炼百家之剑的契机就在于此了!”
    陆文渊嘴角微弯,看了眼自身功德。
    。
    快一万六了,够了!
    给陈伯说了句闭关,陆文渊就钻进书库中琢磨去了。
    一个时辰后,夜色笼罩姻缘镇,稀疏的雨滴声响起。
    陆文渊放下书中书,缓缓的吐了口气,揉了揉眉心。
    入梦演化之法,效果不错,但壁垒尚在,好在通过此法,强行打开了一道门径。
    这感觉就像是回到刚开始秦照君教他剑道的时候,也不说话,在楼顶自顾自的练剑,让他自行领悟。
    “也不错了,剑法理念比在书上看到的更直观。”
    陆文渊伸手一点,剑光飞出,而后化作微风,卷起一张张书页,留下细微的剑痕。
    “随风剑,得了六分真意。”
    陆文渊道了声可惜,已经是极限了。
    “这已经好很多了。”
    伸手并指,文气化作剑光,正气禀然,刚直不阿的剑意,此刻多了丝丝绕指柔的变化,随风而动。
    陆文渊不禁心喜,境界已经有松动的迹象了,他的猜想是正确的!
    “可惜入梦演化之法不能演化超过自身境界的人,否则...”
    想想那些先贤经义,儒家经典...若是能成...
    陆文渊摇摇头,散去脑海中的妄想,就算能行,自己的境界不到,怕是承受不住,反而伤及自身。
    再说,功德点也不够,他现在才参悟三本,就已经耗费了近一千的功德,这还是因为剑籍品阶低的原因。
    “有多大锅吃多少米,水到渠成方为修行真意。”
    “现在要做的就是开源节流。”
    “开源的话,只要那丫头高兴,不做恶事,功德点就源源不断。”
    “这倒是好说,她也长大了,府上的事情以后由她操持,给她放权,再提点一下陈伯和范大娘,应该没问题。”
    “至于节流...”
    陆文渊沉思分析着:“各家各派剑法繁多,没必要全然参悟,找具有代表性的就行,总体下来,这功德点也就省下来了。”
    “入梦演化之法耗神,不可久用,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提升效率和时长...”
    想到这,陆文渊眼神猛地一亮,念头扩散。
    “墨文,你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