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倭国苍井公主
作者:蜀中有嘉鱼   穿成纨绔后,我靠躺平捡了个皇位最新章节     
    夜幕低垂。
    猎场的营帐外,一团团明亮的篝火正在熊熊燃烧。
    皇帝轩辕裕亲自将捕获的野味在火上翻转,手法娴熟。
    左东明静静地站在一旁,适时递上香料。
    火光映照在他深邃的眼眸中,仿佛隐藏着层层迷雾。
    看着轩辕裕敏捷的动作,他嘴角不经意地勾起一丝微妙的讽刺。
    轩辕裕的厨艺可比他处理政务熟练多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
    可轩辕裕为了获得皇权,总是操之过急,大启朝就如他手中的兔肉,被他来回翻转,各种折腾。
    这场盛大的秋狩将持续整整一个月。
    为此,朝廷动用了十万军队,准备向各国使团展示大启朝的军事实力。
    先帝所研发的虎威炮、火龙枪、安启铳等先进武器,也从京都运来,将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在各国使团面前展示。
    尽管这一切耗资巨大,但轩辕裕这位自诩为仁君的新帝,却仍坚持如此。
    正当左东明陷入沉思之际,一块烤得金黄的兔肉出现在他眼前。
    轩辕裕满脸期待地递给他,催促道:“左卿,你尝尝朕的手艺如何?”
    左东明环顾四周。
    见吴相、秦相等人手中都已拿着兔肉,连身后的张秀义也被赐了一串,这才微笑着接过。
    “谢陛下赏赐。”
    左东明将兔肉轻轻咬下一口,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多汁,确实美味。
    “真好吃!”
    他客气地夸了一句。
    轩辕裕脸上带着笑意,看着他,眼中是藏不住的情意绵绵。
    左东明感到一阵恶心,仿佛刚刚吃下的兔肉在胃里翻涌。
    他强忍着不适,移开了视线。
    周围是各国使臣的欢声笑语和觥筹交错。
    其中,那倭国使团尤为引人注目。
    男子均穿着宽袍大袖的深色和服,头发束起,以发髻示人,十分怪异。
    中间是一名约莫十八九岁女子,据说是倭国的苍井公主。
    她身着华丽的和服,面庞清丽,眉如新月。
    在她身后,站立着几位武士保镖。
    那一身黑色武士服,腰间佩带着一把长刀,胸前的家徽在火光下闪着寒光。
    吴楚洵总是在他面前提醒要小心这群倭国人,称他们为小日子。
    也不知是不是听多了,左东明再看这一行人,心中总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和不安。
    营地广阔无垠,左东明的目光四处寻觅,却始终未能捕捉到吴楚洵的身影。
    左东明嘴唇微翘,这个玉章哥哥,让他缠着秦相,自己倒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启朝的文武官员相处之道,可谓是泾渭分明。
    文官们围坐一隅,樽酒论文,更唱迭和;
    武将们则另聚一处,杯觥交错,豪情万丈。
    此时,被左东明惦记的吴楚洵正游走于这些武将之间,与他们猜拳行令,把酒言欢。
    吴楚洵又一次开启了他的记忆大挑战和夸夸模式。
    与他有过交集的每一位武将,都被他指名道姓地夸赞了一番。
    大启朝的老爷们哪里见过如此直白的夸赞方式。
    个个被夸得兴高采烈,满面红光。
    有几位已经半醉的武将更是直接拉着他,抽出长刀,想要与他歃血为盟,猎场结义。
    耿同光见状,忍俊不禁地将吴楚洵从人群中解救出来,拉到桌前坐下。
    因朝中大半朝臣的反对,耿同光并未得到封爵,让皇帝大失颜面。
    最后皇帝只能赐他一个太子太保的虚衔。
    他今日身着一身暗灰色的骑装,虽不张扬,但周身散发出的森冷气质却让人无法忽视。
    吴楚洵的酒量颇佳,与这些大将们斗酒之后,也只是略显微醺。
    那眼尾泛红,带着一丝迷离的水波。
    少年人身姿修长,腰身笔挺,举手投足间尽显恣意耀眼。
    望向耿同光时,眉梢眼角都是笑意。
    耿同光笑问:“醉了?”
    吴楚洵半靠在他肩膀上,呼出灼热的气息。
    “没醉,我可是千杯不醉,大哥醉了,我也不会醉!”
    耿同光垂下眼眸。
    少年漆黑的瞳孔里映着火光,宛如满天星辰。
    让他有种错觉,仿佛这双眼睛里,满满的都是他的身影。
    两人静默无言,耿同光心头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
    他握着酒杯的手不自觉地收紧。
    仓促地移开视线,一口饮下整杯酒,酒中的火辣味刺激着神经,让他恢复了些许清明。
    耿同光轻轻推开肩膀上的脑袋,没有细想刚才那转瞬即逝的微妙情绪。
    随即开口问道:“今日猎了多少猎物?”
    吴楚洵也慢慢坐起身,修长的手指把玩着手中的杯柄。
    “随便挑了几只猎物,可不敢与日光争辉。”
    耿同光自是明白他话中之意,两人相视一笑。
    刚才的微妙旖旎之意仿佛只是一场幻觉。
    而在轩辕裕的御帐之中,却有着他独享的绮丽风光。
    今日的他,意气风发,内心满溢着君临天下的豪情壮志。
    诸国来朝,百官臣服,权力的滋味让他血脉贲张,沉醉不已。
    那些昔日高高在上的贵人,如今只能对他俯首称臣。
    那些自幼被遗弃在安济坊的苦涩记忆,仿佛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的未来,注定将是一代仁君,青史留名,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面对群臣和外国使者的频频敬酒,轩辕裕欣然接受,不知不觉间,醉意已上心头。
    服下宫人早准备的醒酒汤,轩辕裕才稍稍恢复了清明。
    他环顾四周。
    只见吴相正与各国使团把酒言欢,左东明与秦相也相谈甚欢,其他大臣们亦各自畅饮。
    轩辕裕感到一丝疲惫,便踉跄着起身,准备返回自己的营帐。
    宫人们见状,急忙上前搀扶。
    亲卫们紧随其后,护送他离开。
    众臣见状,纷纷起身恭送。
    轩辕裕摆摆手,示意大家继续畅饮。
    经过倭国使团时,那些使臣也都起身,学着中原的礼节向他行礼。
    虽然倭寇频繁作乱,让轩辕裕对倭国人并无好感。
    但此次倭国来使带来了他们的诚意,表示愿意共同解决倭患,他也不好过于冷落。
    他脸上带着适宜的笑,朝这些人点头示意。
    “陛下!”
    轩辕裕正要离开,那位清丽脱俗的苍井公主突然出言娇声唤他。
    她的一口中原话说得极为地道,轻声细语间,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甜香。
    苍井公主走到他面前,盈盈一拜,柳眉细腰,身姿婀娜。
    她轻声说道:“臣女有礼,特来呈献于陛下。”
    轩辕裕半醉半醒地打量着这位公主,心中不禁一动。
    他淡淡道:“那随朕来吧。”
    进入皇帝的大帐后,轩辕裕挥退了宫人,独自坐在椅上,目光在苍井公主娇艳的脸庞上巡游。
    他轻笑一声,问道:“贵国有何珍贵之礼相赠?”
    苍井公主只是娇笑一声,并未直接回答。
    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后,地上滑落下一身华丽和服。
    眼前的无限春光,让轩辕裕呼吸一窒,缓缓站起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