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何为正统
作者:蜀中有嘉鱼   穿成纨绔后,我靠躺平捡了个皇位最新章节     
    在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破晓之际,轩辕凌率领大军返回了京城。
    不同于往日的繁华与宁静,此时的京城城门紧闭。
    城墙之上,旌旗飘扬。
    众兵把守,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
    轩辕凌与吴楚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凝重。
    看来他们的一举一动,皆在别人的监控之中。
    城楼上,聚集了朝廷的众多重臣。
    内阁大臣、六部官员、都察院、五寺、翰林院……
    凡是朝中五品以上的文武百官,无一缺席。
    令人诧异的是,连朝月公主和本应远在东北三省的吴相,此刻也赫然在列。
    在这些朝臣的中心,站着一个身着四龙衮服的少年,正是被晋王找回的皇太孙轩辕裕。
    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远处策马而来的军队,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
    城楼下,吴楚洵的目光同样锁定在了那个曾经的熟悉身影上——
    小石头!
    而他身旁还陪伴着一位身穿红袍、手持利剑的将领,正是深居简出的张秀义。
    两人同样神情复杂的望向他。
    电光火石间,那些过往碎片在吴楚洵脑海中闪过。
    难怪,难怪……
    吴楚洵勒马停下。
    轩辕凌抬头望向城楼上的官员,眼中闪烁着凌冽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嘲讽道:“诸位爱卿,可是来迎朕班师回朝的?”
    面对帝王的质问,众大臣们却纷纷低下了头。
    无人敢直视他那双充满失望的眼睛。
    “开城门!”
    轩辕凌声音不大,但威势凛然。
    城中守将腿一软,下意识便想去开门,被身边人扯住,才稳住身形。
    可他看向城楼下的君王,却不由得眼睛泛酸。
    当今皇上是个好皇帝。
    不仅颁布了各种利民的好政策。
    连他们如今一天一次轮流当值,也是今上为避免将士劳累制定的。
    他们下层士兵无不感念皇恩。
    守将紧握着长矛,望向那群默不作声的达官显贵,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
    难道他们就不顾惜这样的陛下吗?
    风声怒号,仿佛连上天都在为这位帝王感到悲悯。
    帝王的威严依旧在,但已无人再视之为重。
    他的命令第一次在京城遭到了拒绝。
    城楼上的众臣们沉默不语,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眼前的这一切。
    皇太孙轩辕裕率先打破了沉默。
    “轩辕凌,”
    他开口,声音中依旧带着少年特有的清脆,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
    “论辈分,我应称你为皇叔。”
    他微微一顿。
    继续说道:“皇叔,这些年你为大启的繁荣付出了不少努力,大启是皇祖父的基业,既然他老人家临终有遗命,让我继承大统,那我自当义不容辞。但念及皇叔的功绩,我愿奉皇叔为摄政王,辅佐我共同治理大启。请皇叔体谅,自动退位。”
    此言一出,轩辕裕身边的一位中年文臣脸色大变。
    显然这与他们之前商议的计划大相径庭。
    他急忙小声提醒轩辕裕,但轩辕裕仿佛没有听见一般。
    此时,吴楚洵骑着战马,来到了城楼之下。
    他抬眼望向城楼上的便宜爹和众位朝臣,声音洪亮。
    “诸位大臣,我要问你们,当今皇上可上过宗庙,接受了百官朝拜,登基前昭告天下?”
    此言一出,众臣面色尴尬,无言以对。
    皇帝轩辕凌确实是通过“三辞三让”的仪式,在众人的推举下登基的,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
    吴相见自己的儿子突然站出来为轩辕凌说话,心中一怒。
    大声喝道:“玉章,你胡说什么?还不快退下!”
    众臣这才看清,原来皇帝身后坐的是吴相的儿子,那个平日里看似纨绔的吴楚洵。
    一时间,更不好接话了。
    吴楚洵没有理会吴相的呵斥,继续高声说道:“既然无人回答,那就说明大家心里都清楚,陛下才是正统。你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才是忤逆,是谋反!”
    他的声音随着风声传遍整个城楼。
    有些官员已经掩面流泪,感叹世事无常。
    唉,这都什么事啊!
    轩辕裕身边的中年文士见状,忍不住大声反驳道:“轩辕凌的皇位来路不正,他本就不该坐在龙椅之上。现在应该退位让贤,将皇位交给皇太孙!”
    吴楚洵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那位文士。
    如果眼神能杀人,那人恐怕已经死在他的目光之下无数次了。
    轩辕凌轻拍了拍吴楚洵的手,示意他别说了。
    他抬眸,终于开口,声音平静。
    “诸位爱卿,我自登基以来,自认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大启如今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这一切难道都是假的吗?至于皇位来路,我乃太后亲认,问过天地,走过礼仪的皇帝。何为正统?难道仅凭一纸诏书就能决定吗?”
    轩辕凌的话语刚落,城楼上便掀起了一片喧嚣的议论声,仿佛潮水般汹涌。
    众官员与将领们彼此交换着难懂的眼神。
    在这紧要关头,吴相站了出来。
    他当初与太后一同辅佐皇帝登基。
    今日,他却又要将皇帝拉下马。
    吴相面对着众人,声音沉稳。
    “当初我们赞同太后从宗亲中挑选轩辕凌继位,不过是因皇太孙下落不明,先皇嫡系血脉缺失,才做出的无奈之举。如今皇太孙携圣命归来,无论是血脉纯正,还是先帝遗诏,他都是正统无疑,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他此话一出,朝臣又觉得有道理。
    他们深受儒家君臣之道的教育,传统观念中自然以先帝遗命和血脉为尊。
    就在这时,那位中年文士突然转向轩辕凌,语气中带着一丝施恩。
    “凌王,只要您同意退位,皇太孙登基后,必保您一生荣华富贵。”
    轩辕凌冷笑一声,反驳道:“你口口声声让我退位,这不正是承认了我皇位得来正统吗?既如此,你又怎能说我的皇位是篡位所得?”
    话音刚落,轩辕凌身后的统领便猛地拔出腰间长剑,高声喝道:“众将士听令!陛下才是正统,今日我们誓死保卫陛下!若有人胆敢对陛下不利,定当格杀勿论!”
    随着这声令下,统领身后的士兵们纷纷拔出兵器,齐声高呼:“誓死保卫陛下!誓死保卫陛下!”
    这震天的呼声在城楼上回荡,让在场的官员和将领们脸色骤变。
    他们没想到,在皇太孙手持先皇遗诏的情况下,竟然还有人愿意为轩辕凌效忠,甚至不惜以死相护。
    皇太孙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犹豫和为难。
    他身边的文士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狠辣,朝后方做了一个手势。
    紧接着,一群士兵押解着一群人走上了城楼。
    那文士指着这群被押解上来的人,对轩辕凌冷冷地说道:“凌王,你好好看看,这些人,你可还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