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爱意加深
作者:蜀中有嘉鱼   穿成纨绔后,我靠躺平捡了个皇位最新章节     
    雪霁初晴。
    这几日,两人在床帏中各种厮混。
    吴楚洵带着一腔愤懑情绪,把皇帝各种折腾,用尽了他在现代的技巧手段。
    可怜轩辕凌初经此道的新手,被吴楚洵折腾得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直到最后实在力不从心,才腿软腰酸地结束这场酣畅淋漓的鏖战。
    颇有几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架势。
    今日雪已停,皇帝带着吴楚洵出来微服私访。
    一行人在龙脊城中的道路上行走。
    路上的积雪未消,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吴楚洵适时又提起鞑靼族结盟一事。
    听闻吴楚洵的话,轩辕凌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惊愕。
    “与鞑靼族重新结盟?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寒风刮过,皇帝的貂皮大氅被吹得猎猎作响,身影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显挺拔。
    在这次战斗中,城中的百姓,除了少数富豪之家外,大都安然无恙。
    这与鞑靼人一贯的扫荡焚毁行径可谓是大相径庭。
    面对轩辕凌的愤怒,吴楚洵自然很能理解。
    皇帝亲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只为将鞑靼部族彻底铲除,岂会轻易与其和解。
    “陛下,鞑靼族新首领表现出十足的诚意,您看这城中百姓,不都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吗?”
    吴楚洵指着已经恢复井然有序生活的百姓,低声道。
    两人身着便装,亲卫们则分散四周,形成一道隐形的防线,与他们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在外人面前,轩辕凌总是展现出温润如玉的一面。
    他如今对吴楚洵的爱意深沉,但公私分明,他从不会将私情带入国事之中。
    轩辕凌的声音冷了下来:“那又如何,难道我还要替百姓,谢鞑靼人的不杀之恩吗?”
    街市上,一群孩童在人群中嬉戏打闹,他们的脸上,完全看不出刚刚经历了战争的洗礼。
    轩辕凌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一个胖乎乎的男孩身上,脸上闪过一丝淡淡的惆怅。
    这样健康的孩子才是他梦寐以求的孩子啊。
    如今有了吴楚洵,他更想让后宫增添更多的子嗣。
    这样一来,即使未来朝廷发现了他们的关系,有了这些龙嗣的存在,也能为吴楚洵减轻不少压力。
    轩辕凌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心中为两人的未来筹划了。
    他抬眸又看向吴楚洵。
    眼前少年眉宇间英气勃发。
    束冠后,他仿佛一夕之间便褪去了少年郎的样貌,俨然已经完全是一个充满男性魅力的成熟男人。
    不仅如此,吴楚洵的性情豪爽,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性格中天生怜悯弱小,但又有自己的底线和独特见解。
    无论面对何人何事,他都能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态。
    他的言语中常常吐出一些警世之语,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令人钦佩不已。
    很难想象,他还只是一个刚满弱冠之年的小郎君。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轩辕凌对吴楚洵的看重和迷恋愈发深沉。
    吴楚洵自然不知,轩辕凌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思绪已如江河般翻涌。
    他仍在苦思如何说服轩辕凌接受鞑靼族的归降。
    “陛下,鞑靼族的大多数百姓仍是向往和平的,有野心的阿达庆已死,如今掌权的新首领拔都有一半汉人血统,对大启国十分亲近。我被阿达庆囚禁时,正是他暗中助我逃脱。”
    吴楚洵的谎话几乎不用打草稿,张口就来。
    轩辕凌闻言,身形微微一滞,脸上露出几分沉思之色。
    吴楚洵能平安归来,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块大石落地。
    在他失踪的日子里,轩辕凌甚至有过一丝懊悔,后悔当初被吴楚洵说服,将他带来漠北。
    毕竟宫中那一群勋贵子弟的亲卫,他一个也没有带来。
    但这份懊悔,并不能成为轩辕凌放过鞑靼族的理由。
    他心中对鞑靼族的怒火,仍未平息。
    两人走走停停,路边有卖小人偶的摊贩,摆着个个栩栩如生的木偶。
    轩辕凌驻足看了一会儿。
    吴楚洵问:“可要买一个把玩?”
    轩辕凌一脸莫名地看着他,道:“我又不是小孩子。”
    说完直接往前走。
    吴楚洵摇摇头,看了看那些木偶,扭头追了上去。
    不久后,两人步入一家茶馆。
    边陲小镇的茶馆自然不能与繁华的京都相比。
    但十分有地域风格,一进门墙上便挂着几幅图腾布画。
    看来,这龙脊城的百姓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接纳度确实很高。
    尽管刚刚经历了鞑靼人的侵扰,茶馆内却依旧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当地的居民似乎对各族之间的争斗早已习以为常,性格豪爽,与南蛮之地的百姓颇为相似。
    茶馆老板见两人气质不凡,忙上前亲自招呼:“二位贵客可是京城来的公子?想喝点什么茶?”
    皇帝没有开口,吴楚洵自然地接过话,笑问:“老板好眼力,那你这都有些什么茶?”
    老板指了指墙上的茶谱,自豪道:“小店虽小,但茶品齐全。红茶、绿茶、花茶、果茶、奶茶……应有尽有。公子请随意挑选。”
    哟呵!
    这老板门路还挺广泛,这不就相当于现代的小型奶茶店?
    吴楚洵上下打量着上面的茶单,颇有几分怀疑现代时空。
    他心想皇帝或许不习惯奶茶的口味,便自作主张点了两杯绿茶。
    老板将两人引至一张空桌旁坐下,便去催促伙计准备茶水。
    茶馆内空间宽敞,没有雅间与隔断,一览无余。
    吴楚洵原本还担心轩辕凌会不习惯这样的环境,转头看去,却见他坐得端正,正专注地听着茶馆里众人吹牛。
    吴楚洵心中冷笑。
    皇帝在人前总是这般沉稳,不露声色,隐藏自己的喜好和习性,连在他身边也是如此。
    自己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两人刚坐下没多久,就已从四面八方听到诸多奇闻轶事和城中八卦。
    这时,邻桌有几人正扯着嗓子大声议论。
    一人激昂地说:“陛下应当重新开启互市,上面的人打仗,咱们老百姓还得吃饭啊!”
    另一人附和道:“现在拔都是鞑靼部族的首领,他可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心地善良,对汉人友好,肯定不会像他那些父兄那般残暴。”
    这番话立刻引起另一桌人的不满。
    他们拍桌而起,愤怒地反驳:“你们竟然还为鞑靼人说话!他们害死了我们多少汉人,你们难道不清楚吗?”
    邻桌的汉子也不甘示弱,大声回应:“我们说的是拔都,不能一概而论。他为我们做了多少好事,大家得有良心!”
    旁边的人也纷纷附和。
    有人继续道:“兄弟,我们当然恨那些鞑靼士兵,但咱们大启的士兵就都是好的吗?每年从咱们身上搜刮的钱还少吗?”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
    茶馆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
    如今,各族联盟已经土崩瓦解,百姓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边陲小镇天高皇帝远,百姓们说话向来直来直去,毫不忌讳。
    又有人接话道:“就是,我们龙脊城有多少人娶了鞑靼族的媳妇,不也照样过得很好嘛。鞑靼那些贵族士兵确实是要我们的命,但我们大启的边兵也喝我们的血,都是些混帐玩意儿。”
    这番话让茶馆的茶客们义愤填膺,纷纷附和。
    茶馆老板见状,急忙走到中央,笑呵呵地打圆场:“各位客官,咱们是来喝茶的,聊天吹牛都行,可别伤了和气。陛下可还在龙脊城没走呢!”
    众人一听提到陛下,这才立刻噤若寒蝉,气氛瞬间冷却下来。
    吴楚洵看着轩辕凌越来越冰冷的神色,心中却是暗喜。
    他悠闲地喝着伙计送来的茶,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看来,还真是来对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