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非你不可
作者:蜀中有嘉鱼   穿成纨绔后,我靠躺平捡了个皇位最新章节     
    “鞑靼人来偷袭了!”
    随着尖锐的号角声在夜空中回荡,总兵府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轩辕昭等人赶紧跑回自己营地。
    亲卫们也都迅速起身,匆忙拿起武器,奔向皇帝的寝室。
    吴楚洵赶到时,皇帝的寝室外已站满了着橘红色锦衣的銮仪卫,严阵以待。
    他径直推开门,灯火在寒风中摇曳。
    总兵府的房间并不大,吴楚洵在正厅没见到皇帝,便转去内室。
    见皇帝正坐在床沿边,上身只着了一件里衣,胸口大敞开,露出白皙如玉的肌肤,头发散开在背后,面色潮红。
    吴楚洵赶紧上前替皇帝穿好衣服。
    皇帝安静地配合。
    那双狭长的凤眸中闪烁着晶莹的波光,深邃的眼眸里藏着吴楚洵难以解读的情绪。
    见吴楚洵看过来,皇帝低垂眼睑,浓密的睫羽遮住了眼底翻滚的暗色。
    吴楚洵心中暗自摇头。
    这位皇帝似乎总是带着一种孩童般的敏感和脆弱。
    他替皇帝穿戴整齐后,沉声道:“陛下,鞑靼人已至,我们必须尽快转移至安全之地。”
    皇帝站起身,目光在吴楚洵脸上流连,轻笑道:“此处便是最安全的所在,郑总兵早有布置,今夜,我们将以逸待劳,瓮中捉鳖。”
    吴楚洵眼睛眯起,面上一怔,电光火石间,恍然大悟。
    “莫非陛下与郑总兵早已洞悉鞑靼人的意图,故而白日里大肆犒赏三军,实为迷惑城中探子?”
    皇帝微笑着伸出手指,轻勾吴楚洵的下颌,赞赏道:“你果然聪明。”
    他的唇角笑意分明,似乎是真的对于吴楚洵的反应极为欣赏。
    手慢慢向上移,落在了吴楚洵温热的肌肤上,眼神逐渐变得朦胧。
    皇帝靠着吴楚洵的胸膛,双目紧闭,口中喃喃道:“原来,真是非你不可啊!”
    就在此时,外面的炮火声如同惊雷般炸响,瞬间淹没了皇帝的低语。
    吴楚洵心神一凛,全在思考今晚来偷袭的鞑靼人,以至于并未听清皇帝说的话。
    鞑靼人趁着夜色,十万大军悄悄涌向甘州。
    原来鞑靼人之所以这番攻城掠地如此轻松,据是因为研究出了一种高空投掷架,企图利用这种装备将士兵直接送入城内。
    然而,他们未曾料到,大启军队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
    当鞑靼军队兵分四路围攻城门时,迎接他们的是密集的炮火和如林般的刀光剑影。
    城墙上,大炮轰鸣,火光冲天;
    城墙下,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成一片。
    皇帝亲自督战。
    大启的神机营再次展现了其强大的战斗力,新型武器在此战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千门佛郎机大炮持续轰鸣。
    而在城墙外,两万特备武刚车犹如钢铁长城般守护着大启官兵,大大减少了伤亡。
    不知过了多久,鞑靼人才鸣金收兵,如潮水般退去。
    夜幕退去,天边泛起鱼肚白。
    破晓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昨夜硝烟弥漫的战场。
    战场上已是尸横遍野,战旗残破。
    士兵们正有条不紊地打扫着战场,将散落的兵器、铠甲一一归位,清理着地上的血迹和碎片。
    受伤的将士早被送去军医处治疗。
    牺牲的士卒被小心翼翼地放到运车上,运往专门的士兵安葬区。
    而敌方的尸体则被随意扔向一堆,重重叠叠,扔在城门外不远的空坑中。
    两个时辰后,战场的痕迹逐渐被消除,仿佛昨夜的战斗只是一场梦魇。
    此战,大启共歼敌七万七千五百二十人,是鞑靼入侵北疆以来遭受的最大打击。
    漠北各族闻讯震惊不已,那些妄图趁火打劫的小部族也全都偃旗息鼓,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吴楚洵陪着皇帝重新登上了城墙。
    皇帝身边依旧簇拥着一众将领,但此刻他们的神情已变得轻松愉悦,流露出大战后胜利的喜悦。
    吴楚洵站在皇帝身侧,四面环顾,无意间瞥见昨日大出风头的参将,似乎是叫叶连岁的。
    此人独自站在队伍的最后,面色恍惚。
    这人昨天才意气风发,过了一晚就颓废成如此模样,莫非昨晚又参与了战斗?
    不过,吴楚洵心中的思绪很快被眼前的景象打断。
    只见几万具鞑靼人的尸体被陆续丢进一个巨大的坑中,各种死状惨烈异常,令人不忍直视。
    有人似乎在上面洒了可燃的油。
    一切准备就绪后,上百名骑兵手持燃烧的火把,整齐地排列在坑外。
    城门缓缓开启,城中的百姓被允许前来围观。
    数不清的百姓激动地涌向大坑旁,纷纷捡起石块狠狠地扔向坑中的敌人尸体。
    不多时,城墙上清晰地传来百姓们的哭喊声和咒骂声。
    郑总兵在一旁请示,皇帝是否要训话。
    皇帝轩辕凌只是漠然地望着远方苍茫的草原。
    没人知道,这位君王此刻在想些什么?
    皇帝的眼神中波澜起伏,但最终,他只是默默收回目光,平静地指着那万人坑,命令道:“烧了。”
    郑总兵领命,一挥右手,城墙上顿时响起擂鼓声。
    骑兵们同时向坑中投掷火把,顷刻间,万人坑中燃起了熊熊烈火。
    所有人都安静地看着那冲天的火光,或许,这火光中能告慰那些被惨杀的亲人。
    不知骑兵们对百姓们说了什么,只见百姓们突然齐齐转身,向城楼跪拜。
    周围的百姓仿佛都受到感召一般,也纷纷跪在雪地上。
    他们的眼中满是虔诚,巨大的音量汇聚成一股震天的力量,整齐划一地高呼:“皇上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是的,北疆的百姓们终于知道了。
    他们的皇帝,当今圣上,不远万里率大军亲征鞑靼,来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的君父并没有忘记他们。
    虽迟但到。
    吴楚洵沉默地望着眼前这一幕,被深深震撼,久久无法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