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御驾亲征
作者:蜀中有嘉鱼   穿成纨绔后,我靠躺平捡了个皇位最新章节     
    寒风凛冽。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
    大启皇帝轩辕凌亲率的二十万大军如同一条巨龙,在风雪中缓缓前行。
    随着大军向西北深入,京城的繁华逐渐被荒漠戈壁所取代,目之所及,只剩下苍茫无垠的雪域草原。
    士兵们身穿铠甲,手持长矛大刀,队列整齐。
    雪花飘落在铠甲之上,即刻融化成水珠,很快,士兵们的脸庞就被厚厚的冰霜覆盖。
    风雪呼啸!
    马蹄踏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经过半个月的艰难行军,大军终于踏上了漠北这片广袤土地。
    漠北总兵郑寿辉带着数千骑兵前来迎接。
    皇帝从轻简的龙辇中下来,脸色有些苍白。
    这一路风雪兼程,他却从未下旨在路上多做停留。
    郑寿辉是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身材魁梧,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势。
    按理,他也算皇帝的老丈人。
    但郑寿辉态度极为恭敬,一路与皇帝的马车并行,慢于龙辇半个马头,随时为皇帝汇报战况。
    这一次,鞑靼人是集合了几大部落,调集了全族精锐,妄图占领漠北。
    大启边境线绵长,朝廷对边军的要求一向是以防御为主,不主动出击。
    如今漠北四十八镇,已有一十八座城池落入鞑靼人手里。
    总兵府,灯火通明。
    漠北各地知州,总兵以下的各参将悉数在列。
    皇帝轩辕凌神情温和,耐心地听着各将领汇报军情,不时看着桌上的地图,时而点头赞许,显得从容不迫。
    鞑靼自十年前与大启签订附属盟约,有多年未有这样大的动静了,可见图谋之大。
    皇帝听完汇报,赞许道:“各位将军辛苦了!鞑靼人突袭,你们能够迅速反应、坚守重镇,为大启立下赫赫战功,朕会记住诸位的贡献。”
    吴楚洵作为皇帝的贴身亲卫,这个时候也站在他身后,一直听这些人商谈论军情。
    他也是第一次身临实际的战场,感受着战争的残酷。
    听到皇帝的表扬,他低垂着头,嘴角弯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小皇帝还真是城府深沉。
    漠北二十万重兵镇守,据说长久在防御外族,结果鞑靼人一来,直接丢了快二十座城池。
    作为老大的皇帝不仅不怪罪,反而一来就表扬,真不愧是做皇帝的料。
    见那些将领们在听闻皇帝的话后,感激涕零,吴楚洵都替他们觉得丢人。
    看来大启单靠冷兵器,还是只有他家小狼崽的陆家军才能冠绝三军。
    等这些人商议完,定下了明日的作战方案时,已经三更天了。
    房间里只剩下皇帝和吴楚洵。
    这次吕继那老家伙终于没有跟在皇帝身边。
    皇帝一路从简,身边只有四名宫人侍候。
    吴楚洵推测,以皇帝的身体情况,也许从未出过远门。
    第一次出远门,便是偏远的漠北。
    天寒地冻,一路上,还好有几名太医一路随行,时刻照顾天子的身体。
    皇帝虽是坐在龙辇上,但漠北一带的路面崎岖不平,颠簸难行,他应该也吃了不少苦头。
    但这位养尊处优的玉人,却始终未曾流露出半点苦楚之色,其心性果然坚韧。
    不愧是年仅十八岁便智斗太后外戚,杀伐果断的冷血帝王。
    不过,这位冷血帝王现在整个身子都软靠在了椅背上。
    那温润的眉间间化开出一道魅光,冲吴楚洵道:“玉章,抱我。”
    吴楚洵心头一梗。
    果然,一旦没了外人,这蛇精病又上身了。
    他认命地抱起娇软的皇帝,朝床榻走去。
    皇帝转过身,轻轻趴在床榻上,发出一声慵懒的叹息:“朕从未如此乏累,给朕揉一揉腰。”
    吴楚洵眼珠一转,笑着应道:“陛下为了大启,日夜操劳,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说话间,他的双手已经轻柔地抚上皇帝的腰际。
    “嗯,对,就是这。”
    皇帝舒服地闭上双眼,享受着两人的温馨时光。
    记得在现代,曾有人评价过吴楚洵,若他真心对某人好,那份温暖无人能抗拒。
    皇帝亦是如此。
    在这轻柔的安抚下,皇帝很快便陷入了梦乡。
    这些日子的相处,皇帝可能自己也未察觉,他对吴楚洵的戒心已经越来越弱。
    灯火映着他浓密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越发清冷华贵。
    吴楚洵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缓缓侧躺在皇帝身旁。
    他心中早已立下志向,定要在此次征战中立下军功。
    他那几个兄弟也全被他拖了来。
    周明跟随神机营,王行之、轩辕昭和杨庆奎则被他编入骑兵营。
    身为皇帝身边的红人,他的安排自然无人敢有异议。
    倒是皇帝对于轩辕昭的加入也未有任何意见,倒是让吴楚洵有一丝疑惑。
    皇帝对越王一家的态度似乎有些矛盾,既给予恩宠封赏,又似乎刻意保持距离。
    轩辕昭即便在皇帝面前,也如同隐形人一般。
    也是奇了个怪。
    漠北的天际,破晓时分来得较晚。
    天刚蒙蒙亮,斥候便匆匆来报,鞑靼亲王洛其鲁带领两万前锋骑兵,朝甘州扑来。
    此次鞑靼入侵,三十万大军兵分四路,在边陲各镇肆虐。
    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惨遭屠戮。
    总兵已下令各知州将百姓转移至漠北重镇甘州,其他城池已是空无一人。
    鞑靼骑兵彪悍勇猛,擅长骑射,但攻城并非其强项。
    然而,洛其鲁却一路势如破竹,攻城掠地,直逼甘州。
    郑总兵在城墙上神色凝重,难道鞑靼人已得知皇帝亲征的消息?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果然,洛其鲁命士兵在城墙下叫嚣,挑衅。
    “中原小皇帝,出来应战,不要做缩头乌龟!”
    皇帝毅然登上城楼,雪白的貂皮大氅映衬着他如玉雕般的面容。
    周围一众将领胆颤心惊地把他簇拥在中间。
    皇帝坚持要亲上城楼,哪怕各将领跪求,也要来看一看。
    他要亲眼瞧瞧,这些戎狄究竟长何模样。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他能一手掌控着整个大启朝,难道还治不了这小小戎狄吗?
    吴楚洵和常武分列两侧,手持长刀,警惕地望着城墙下的鞑靼军队。
    眼前的鞑靼人与吴楚洵曾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形象相差无几,只是更加野蛮凶残。
    这种原始的野性,是现代演员无法演绎出来的。
    吴楚洵俯视着草原上那望不到边际的鞑靼军队,内心热血沸腾。
    他渴望一战。
    这种突如其来的战意让他兴奋不已。
    吴楚洵紧抿双唇,眼睛紧盯着那些叫嚣的士兵,眸光中闪烁着寒光。
    鞑靼人显然也没有想到,中原的皇帝竟然是一个长得像娘们儿的男人。
    他们的大启话中夹杂着鞑靼语,全是粗鲁下流的辱骂。
    城墙上的军士们大多听得懂那些粗鲁的鞑靼语。
    陛下天威浩荡,岂容这些戎狄如此辱骂!
    他们的神情都如同乌云密布,阴沉沉的。
    罟镇参将挺身而出,单膝跪地,声音坚定地向皇帝请战:“陛下,臣请出战!请陛下允许我率领一支精兵,直取洛其鲁首级,挫其锐气!”
    周围的武将们见状,也是群情激奋。
    纷纷握紧拳头,摩拳擦掌,准备请缨上阵。
    皇帝一直观察着城楼下的动静,这时,突然抬起眼眸,看向众将领,轻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