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主帅
作者:蜀中有嘉鱼   穿成纨绔后,我靠躺平捡了个皇位最新章节     
    深秋时节。
    盘龙山脉上的原始森林,染秋风而不黄,依旧枝叶葳蕤,不见凋零。
    山脚下,那片曾被吴楚洵提及,类似马场的地方,如今在陆晋庭的精心打造下,已然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校场。
    足以容纳上万人同时操练。
    月行经天,朝阳初起。
    “喝……哈……”之声此起彼伏,响彻山谷。
    数千名身材魁梧、体魄强健的勇士们自卯时开始,便小跑着深入山林进行训练。
    待他们回到校场,短暂休整之后,又再次投入到紧张有序的训练之中。
    “喝!”
    “杀!”
    尽管天气逐渐转凉,但这些从南蛮各部族选拔出来的勇士们,身上却仍旧汗如雨下,没有一人喊累。
    只因他们深知,此次机会来之不易。
    临行前,族中长辈们反复叮嘱,这是他们重现旧族辉煌的关键时刻,必须全力以赴。
    若是因训练不力而被陆家军退回,那将是全族的耻辱。
    因此,尽管每日训练艰苦异常,但他们却无一人敢有丝毫懈怠。
    反而因为各族勇士每天一起训练,相互激励、比拼,每日都竭尽全力,战斗力有了明显提升。
    在这里,他们才真正学到了什么叫搏杀。
    难怪陆家军能轻松将南蛮联盟打败,他们输得真不冤。
    山谷中晨雾缭绕,阳光透过薄雾洒落,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
    任谁也无法想象,在这如诗如画的山谷之中,竟然隐藏着这样一支精锐之师。
    这些人中,有一人异常显眼。
    他身着一身普通的军装,却难掩其剽悍精瘦的身姿。
    汗水浸湿了他的长发,贴在他的脸颊上,汗珠顺着他那张轮廓分明的脸庞滑落,为他增添了几分凶悍的俊美。
    正是如今陆家军的当家人陆晋庭。
    此时,一个粗犷的身影迎面走来。
    是陆家军原来的前锋营都尉,现在的百户,江年。
    他虽外表粗犷,但心思细腻,是陆家军中难得的文武全才。
    上次正是他配合陆晋庭夺下了盘龙山。
    原本他们驻守南蛮这群兵,早就因将军之死对朝廷失望透顶。
    之所以现在还坚守在南蛮,全是为了将军离别时对他们的嘱咐。
    如今,随着陆家人的到来,他们无牵无挂,自愿假死,隐姓埋名,跟随在小将军身边。
    陆家军不看官职,身份,只看军功。
    如今虽然几位陆家嫡公子均已回归,但这群将士的心中,只认陆四公子,陆晋庭。
    江年脸上笑容豪迈,声音中带着喜悦之情:“主帅,快猜猜看,这次带来了多少好东西?”
    他的激动溢于言表,周边监督训练的几位百户都被他的话勾了过来。
    一个脸上有一道刀疤的汉子一巴掌拍到他的背上,声音如钟:“别让我们瞎猜,直接说!”
    江年五官瞬间扭曲。
    他苦笑着推开汉子的手,抱怨道:“老刀,你下死手啊,你那手劲,就是十头野猪都得给你拍趴下。”
    其余几人放声大笑。
    就连平日里严肃的陆晋庭也难得地露出了微笑。
    尽管他与这群陆家军的老兵相识不久,但陆家人天生就会带兵。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陆晋庭与士兵们同睡同起,同吃同练,凭借自己的实力和魅力,便赢得了众人的认可和尊敬。
    江年原本是被他派去接应粮车的,既然他都已经归来,那大哥他们应该也到了。
    陆晋庭问道:“粮食都接应到了吗?”
    江年大手一挥,自豪地说:“当然,我们为了不引人注目,特地分成了好几批人马,白天休息,夜里赶路,这才晚了些时候。”
    陆晋庭点点头,顾不及更换衣物,迫不及待地随着江年去了后山。
    后山早已被陆家军开辟出一条小道,通往一个原绫族藏物的山洞。
    当然,如今成为了陆家军的粮仓。
    天边刚泛鱼肚白,一行运粮车由远及近,缓缓驶来。
    陆晋庭看着连绵不绝,浩浩荡荡的队伍,不由得心跳加速。
    这些粮食至少能让他们吃上大半年,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江年双臂环抱胸前,一脸得意:“怎么样?这粮食够多吧?”
    这话说得,好像这些粮食是他找来的似的。
    其余几人纷纷朝他翻了个白眼。
    但陆晋庭只是紧盯着这些粮车,眼光火热。
    吴楚洵虽然时常不靠谱,但这次他确实办了一件靠谱的事。
    为了接应这批粮食,陆家几乎出动了所有的人手。
    陆晋庭的十几位宗叔、三个兄长以及二十几位表兄弟都被派了出去。
    陆家人确实异常团结。
    大哥陆石坤带着族人从矿山出来,见到这偌大的盘龙山和罗家别院,还有已经和陆晋庭打成一片的陆家军,当即便开了族会。
    会上,明确表明以后在南蛮,当家人就是陆晋庭。
    族人没有任何意见。
    把他们接出矿山的是陆四,收服陆家军的是陆四,带着陆家军占了这盘龙山的也是陆四。
    陆家族人,即便不是人人都是战场上的铁血汉子,但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熏陶,让他们个个都是刚正不阿之辈。
    众人一致推举陆晋庭为陆氏新一任的当家人,根本不容陆晋庭拒绝。
    如今,盘龙山内聚集的士兵已有一千人。
    再加上陆氏一百余名族人,他们在南蛮之地所组成的这支武装力量已堪称强大,不容小觑。
    陆晋庭笑着和陆石坤打着招呼。
    见他身后有一个相貌端正的青年,身着灰身长袍,脖子上挂着一串狼牙项链,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
    陆晋庭心中一动,立刻拱手笑道:“莫非是丁勤书,丁兄?”
    自从陆晋庭亲自统领这支军队以来,他身上的气质越发威严持重。
    但此刻的笑容。却让他显得如翩翩少年般阳光。
    丁勤书早就注意到眼前这位器宇轩昂的男子,脑海中回荡着吴楚洵在信中的嘱托,眼神微闪。
    他松开紧握的双手,向陆晋庭深深一揖,声音因久未开口而略显沙哑:“丁勤书,参见主帅。”
    “主帅”二字在陆晋庭脑海中回荡。
    他迅速反应过来,手比脑更快地将丁勤书扶起。
    “丁先生大才,为我陆家军从北疆运来如此多的粮食和药材,这份恩情,我们陆家军铭记于心,没齿难忘。”
    北疆与南蛮的距离之远,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模糊,但陆家军深知其间的艰辛。
    要从北方八省和鞑靼手中换取如此多的物资,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而这位不到而立之年的文弱青年却做到了。
    这不禁让人心生敬意!
    陆晋庭明白这一点,他身后的陆家军军官们自然也清楚。
    因此,当陆晋庭的话音刚落,他们纷纷抱拳行礼,向丁勤书诚心称谢。
    丁勤书原本还有些忐忑不安,但看到陆晋庭及众人对他的客气和尊重,他心中的紧张渐渐消散。
    吴楚洵曾让他以此作为投名状,投靠陆晋庭。
    丁勤书早已上了吴楚洵这艘船,他妹妹还在吴府,家人也被吴家照顾着,无论他想与不想,也只能咬牙跟上。
    这时,陆晋庭才注意到丁勤书身边的一个半大孩子。
    这孩子的高鼻梁和蓝眼睛显得异常引人注目,他的轮廓分明,与中原人迥异。
    陆晋庭不禁多看了几眼。
    站在他身后的老刀脸色剧变,猛地抽出腰间配刀,朝着那孩子便砍去,面容狰狞地大声吼道:“鞑靼人,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