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回京
作者:蜀中有嘉鱼   穿成纨绔后,我靠躺平捡了个皇位最新章节     
    大启八年,十月末。
    吴楚洵顺利完成了西南监粮之职,轻装简从,踏上了归京的旅途。
    行至京城城门外,一阵寒意忽然从额前袭来,吴楚洵不禁停下了马。
    护卫们紧随其后,也纷纷勒紧缰绳,队伍整齐地停了下来。
    周围的百姓,仿佛受到了某种感召,众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望向苍穹。
    “滴答,滴答……”
    一颗颗雨点急促地落下,打破了空气中的沉默。
    “哗啦,哗啦……”
    雨声越来越大。
    城门内外的百姓们从最初的茫然,渐渐转变为难以置信,最终脸上绽放出狂喜的笑容。
    “天,是下雨了,下雨啦!”
    “轰隆隆……”
    随着天空一声惊雷,大启这片土地在时隔近半年之久,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甘霖。
    城中的街道上,百姓们纷纷涌出。
    他们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声音此起彼伏,直至激动得泪流满面。
    “呜呜……”
    这场雨,他们等待得太久了!
    不少人家迅速取出家中的盆罐,放在门前,任由雨水倾注。
    他们张开嘴巴,任由自己全身湿透,虔诚地吞咽着这珍贵的雨水,仿佛这是上天对大启的恩赐。
    “太好了!太好了,老天终于开眼了!”
    “明年的庄稼有救了!”
    ……
    欢呼声、痛哭声在城中此起彼伏。
    吴楚洵刻意放缓了步调,慢慢在这雨中穿城而过。
    吴府的大门依旧紧闭,彰显着家族的威严与气派。
    杜大下马,轻叩门扉,大门缓缓开启。
    门房老头满脸喜色地迎了出来:“哎呀,是大少爷回来了!”
    他急忙转身吩咐下人:“快,快去通知夫人,大少爷到家了!”
    吴楚洵将马鞭交给身旁的武士达,甩了甩全身的雨水,才步入府内。
    江氏知得儿子归来的消息,高兴得亲自带着一众人出了垂花门,在抄手游廊接着儿子。
    一个多月未见儿子,江氏心中满是思念。
    老家倒是来了信,父亲和哥嫂把他夸了又夸。
    直言她生了个好儿子,像个江家人。
    江氏只能苦笑。
    她还不清楚自家老父亲吗?
    他所谓的好,定然是认为洵儿同他一样,都是不受束缚的性子。
    不过她如今再看儿子,倒确实是哪哪都好。
    不过,等远远看到儿子一身湿透时,江氏紧张地催促道:“快,快去换身衣裳,别着凉了。”
    随即,拉着吴楚洵的手,便往东院走。
    吴楚洵笑着安慰江氏,表示没事。
    又把刚才城中的热闹与她细说,引得江氏和她身边一众女子的惊呼。
    吴楚洵的目光这才扫过这群女人。
    只见江氏今日身侧围绕着数名女子,或着粉红罗裙,或披翠绿霞帔,宛如春日繁花,绚丽得让他都有些眼花缭乱。
    竟是一个都未曾见过。
    江氏见吴楚洵的目光投来,这才想起身边这群人。
    她轻掩笑意,温声道:“洵儿,瞧娘高兴的,都忘记了,快来见过你的婶娘们和表妹们。”
    吴楚洵微怔。
    眼前的中年女人们笑容满面,年轻少女们则羞涩地低垂眼睑。
    他不由得嘴角微抽,心中暗自腹诽——
    这便是凤凰男背后的一大家子“拖油瓶”么?
    吴楚洵只随意扫了一眼,并未一一称呼,拱手道:“见过婶娘们,见过各位妹妹。”
    那些女子脸上露出诧异与激动之色,纷纷回礼。
    吴楚洵心中暗道不妙。
    看来原身以前应该未曾多理会过这些人。
    他连忙收敛表情,转身对江氏撒娇道:“娘啊,快走吧,我想赶紧沐浴,这一路上风尘仆仆,浑身都不自在。”
    等到了东院,吴楚洵对那些女子视而不见,直接拉着江氏走了进去。
    没人觉得吴楚洵的态度有任何问题。
    明月和朝露早已候在门口,备好热水,供他随时沐浴。
    母子俩短暂说了几句贴心话,江氏就领着门外那群探头探脑的人走了。
    早在吴楚洵迈进家门后,去各处通报的,大厨房烧水的,送水的,以及东院两个小丫鬟早早就拿出吴楚洵的衣服,重新熏香的……
    各环节的人马配合默契。
    而这,自然离不开江氏多年的管家之功。
    一切如此井井有条,不见丝毫忙乱,这便是江氏管家的厉害。
    待吴楚洵沐浴完毕,换上一身清爽的衣裳,子安也不知道从哪冒了出来。
    吴楚洵见到子安,便招手让他过来,让他替换了明月,用绵巾为他吸干头发。
    子安屁颠屁颠地接过明月手上的活计,嘴甜地笑道:”明月姐姐先去休息吧,这体力活,交给我来。“
    明月轻笑一声,倒也不与他争。
    少爷回来了,可还有好些事需要她们忙的。
    “武士达他们也一身湿透了,可有人安排吗?”
    吴楚洵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态度自然。
    子安一听,老激动了。
    哎呀妈呀,他果然是少爷最信任的书童。
    他赶紧回道:“护院他们都配了人照顾,少爷你就放心吧!”
    吴楚洵笑看着他,这小家伙倒是比以往精灵多了。
    他话锋一转,突然问道:“最近是不是经常去找小石头玩耍?”
    子安被问得瞪大了眼睛,心中惊叹少爷果然神通广大,即使远在京城,也对自己的行踪了如指掌。
    他那张胖乎乎的脸上一时间露出了些许尴尬,仿佛心事被看透了一般。
    吴楚洵见状,心中暗自好笑。
    好吧,看来要把子安培养成一个精明的下属,还是任重而道远。
    不过,既然提到了小石头,他自然也不会忘记询问张秀义的情况。
    子安连忙回答:“张师父还是老样子,不过他开始收徒弟了。以前武哥的那些兄弟,现在都在他小院里练武呢!”
    “哦?”
    吴楚洵从中嗅出一丝不同寻常。
    不过如今他与陆晋庭互通了心意,张秀义又表现出明确的抵触态度,他倒也不想再上赶着去献殷勤。
    待头发完全干透后,两人移步至书房。
    房门一关,两人便开始谈论起正事来。
    子安从一个木盒里拿出一叠书信,把最上面的三封递给他。
    “少爷,这是丁大哥的信件!”
    “勤书的信,快来拿,你小子果然变聪明了,知道什么对少爷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吴楚洵摸摸他的圆脑袋,不吝啬地夸奖。
    子安显然很吃这一套,顿时小脸就激动得红彤彤的,满是欢喜。
    吴楚洵一边拆信,一边好笑地看着他的举动,倒是颇有几分吾家小孩初成长的感受。
    丁勤书的信中主要报了平安。
    重点提到今年北地的粮食和药材产量都比往年高。
    由于信件往返时间较长,他自作主张放弃了原本还想收集的毛皮玉石,全部换成了药材和粮食。
    如今几万两银子已经花得差不多了,预计会比预期晚一些,在十一月初才能返回。
    吴楚洵算算时间,也就是近期了。
    他脸上扬起一个大大笑容,如果丁勤书在身边,估计吴楚洵都要上前抱着他一顿好亲。
    他正愁着南蛮军队的粮食问题,丁勤书的归来无疑给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吴楚洵顾不得其他事情,连忙提笔写了一封信给丁勤书。
    他吩咐丁勤书不要回京,直接绕开京城前往南方南蛮之地。
    随后,又写了一封信给陆晋庭,让他派人接应丁勤书。
    完成这两件事情后,吴楚洵才发现自己背上竟然出了一身汗。
    吴楚洵轻抚着额头,喃喃自语道:“不行,躺平才是王道,还是人少了,看来得再骗,额,请些人才行啊。”
    子安看着眼中发着精光的少爷,总觉得少爷又在打什么坏主意。
    只是不知,这次是哪个倒霉蛋,居然被少爷惦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