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藏书馆
作者:蜀中有嘉鱼   穿成纨绔后,我靠躺平捡了个皇位最新章节     
    练武场上,不少学子聚拢一堆,正看着热闹。
    教习在不远处负手而立,这群官僚弟子三五日就有小冲突,他早已习惯。
    只要不涉及身体伤害,他们这种普通教习,一般都不会插手。
    “打就打,吴楚洵,上,去找左东明比个胜负,我出十两银子,买你赢!”
    小公爷轩辕昭当场掏出银票,在众人眼前晃了晃。
    “好,好,吴大郎,快上,我出五两!”
    “我跟一个,三两,买吴兄赢!”
    “那我也出十两,不过,是买东明兄赢,哈哈!”
    ……
    周围学子都没人会相信吴楚洵作弊,只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个个起着哄。
    吴楚洵无了个大语。
    他今日主要目的是来打听朝中之事,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地方。
    吴楚洵并不在意那少年的态度,不管这少年是针对原身还是针对他,他不可能真与这般年纪的小孩计较。
    他对着少年笑笑:“你可真是大聪明,这都被你看出来了,不过嘛,像左东明那般的皎皎君子,实仍我班翘楚,我确实不敢与他比试啊。”
    “唷!”
    这番话一出,引来众人一阵嘘声,没想到吴楚洵今日这般轻易就认怂了。
    没有好戏看,大家便又纷纷散开。
    这男生估计也没想到吴楚洵居然这般干脆的认了下来,刚才的怒火像是打在了棉花上,让他没有任何赢的满足感。
    吴楚洵才懒得理会这中二少年,眼光一瞥,不远处,左东明遥望着他,如青松覆雪。
    吴楚洵恶趣味兴起,对着他眨眨眼,抛出一脸灿烂的微笑。
    不出意料,收获到对方一个瞪眼及一个孤傲的背影。
    好吧,美人都是有脾气的。
    武学散课,学生们三三两两地离开国子监。
    大启的国子监分内外班。
    内班的监生都是住校,大多是各地选上的优秀学生和落第生员,以后会再参加科举或者大科。
    而外班的学生多是官员和勋戚子弟,学业合格后可直接选官,大多为走读生。
    “老大,走,轩辕昭在醉仙楼为你设席,庆贺你身体恢复。”
    肉墩墩的杨庆奎兴奋地走过来,扯着吴楚洵手腕就往学院外拉。
    轩辕昭等人早已先行离开,估计是去提前占位置。
    “等等,你先去,我还有点事,一会儿再去找你们。”
    吴楚洵抽回手,捏了捏杨胖子白馒头似的脸,还别说,这触感还真是细腻柔软。
    杨庆奎一把打掉吴楚洵作乱的手,叹口气道:“好吧,那我先去,你快点啊。”
    吴楚洵朝他点点头,看着人离开了诚心堂。
    四周一片安静。
    吴楚洵早打听到国子监有大启历年的邸报。
    上午找胖子打听到藏书馆的地点,这会儿,等所有人离开后,他才大摇大摆找了过去。
    藏书馆占地甚广,是一个两层的建筑。
    门外有人看守,凡是国子监弟子,只需出示腰牌,便可进入,馆中所有书籍,皆免费查阅。
    大启的工业似乎颇为发达,这时已有琉璃窗,一楼大厅看着宽敞明亮。
    木质书架整齐地排列着,上面摆放着各类书籍,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应有尽有。
    靠窗的一排,是长条的木质阅读桌,此时已有几位学子安静地看着书,对于身后的动静,几人都专心致志,没有丝毫好奇。
    吴楚洵四处溜达,总算是在二楼的一处偏角书架上,找到了大启的历年邸报。
    他内心激动,迅速翻看。
    这些邸报实在太多,好在吴楚洵多年练就的超强记忆,一大张报纸只需扫上几眼,便记忆下主要内容。
    吴楚洵看得聚精会神,以至于身后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也没发觉。
    待他将一书架的邸报都翻阅完毕,抬眼正正撞见一双沉静的眼眸。
    嗬!
    这人也不知来了多久,看了多少。
    他看着这人,微微扬起嘴角:“左兄,都放学了,还舍不得我啊!”
    左东明同样一身深蓝色衣袍,身姿列松如翠,温文尔雅。
    吴楚洵带着欣赏的眼光,流连在那纤细的腰身上。
    左东明无视吴楚洵那般吊儿郎当的态度,面无表情道:“吴楚洵,我不知道你是如何哄骗了陆家,但这次既然陆四不再追究,那我们也就算两清。”
    他朝着吴楚洵靠近一步,眼底蔓延着幽光,低头缓缓道:“但下次,你若再招惹我,必不饶你。”
    吴楚洵细品着左东明话里的意思,哦,原来是来了结原身上次和他的冲突。
    他对上眼前清幽的眸色,细白的脖颈,一时间目摇神驰,蓦地低笑出声:“好,左兄,相信我,我一定痛改前非,也请东明兄既往不咎,那,以后大家还是好同学!”
    左东明心头存疑。
    他离家多日,一直牵挂着陆晋庭,没想到,一回来就收到陆思远的信,但信中内容却让他不解。
    在信中,陆思远竟让他放下成见,原谅吴楚洵。
    吴楚洵是什么货色,他这几年看得分明,就是个不学无术,恃强凌弱的主。
    左东明不认为这人一夕之间便能改掉恶习。
    然而,今日所见,吴楚洵的行事却与往日大相径庭。
    原本武课时,他以为吴楚洵听了子光的怂恿,又会来找他麻烦,不料,竟听了一耳朵这人对他的夸奖。
    真是太阳从西边升起,令人难以置信。
    不管怎样,总归是因为自己,陆晋庭才会听了陆思远的请求去帮忙,最后却被吴楚洵打伤。
    既然陆家已经原谅了吴楚洵,那他也愿意放下恩怨,不再追究。
    但,该有的警告仍要有,若吴楚洵再如以往那样蛮横霸道,他也不是让人白白欺负的羔羊。
    左东明上下打量了吴楚洵一眼:“那就拭目以待。”
    他眼光移向吴楚洵手中泛黄的邸报,随口说:“大启元年的邸报?”
    吴楚洵点头,眼睛微眯。
    这左东明是英国公家的公子,而英国公和宁南侯皆是先皇的从龙之臣,一般武将家的子弟都进了武学部,单这左东明却是家中异类,竟然选了文学部。
    陆晋庭那里,他没机会问,但这左东明却可以啊。
    二楼之上,人影稀疏。
    只有零星地坐着几位学子,正埋头苦读,完全沉浸在书海之中。
    吴楚洵拿出一张报纸,状若自然地靠过去,低声问道:“东明兄,你看这里,七年前朝廷颁布改制卫所的条令,你可清楚原因?”
    离得近,一股浓郁的草木气息犹如细丝般袅袅飘入吴楚洵的鼻腔,让他不由得再深吸了一口,沉醉其中。
    左东明毫无察觉。
    只是两人这距离着实有些近,他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神色莫明地望向吴楚洵,这人一向玩世不恭,竟然还会关心朝中大事。
    若吴楚洵问其他事,左东明或许还不清楚,但当年卫所改制,对英国公府也有影响。
    他思忖片刻后道:“此事我略知一二,先皇建国之初,经过连年征战,兵力渐少,才建立了卫所制,招募到大量兵力,但后来发现这些兵力战斗力并不高,先皇才又重新改制。”
    吴楚洵听后,收起心中不得见人的心思,继续追问道:“那改制之后,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