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去上坝村宣扬一下
作者:紫柠   军婚有空间,我扒光原女主光环最新章节     
    昨天她跟外婆说好了,等外婆的腿彻底好了后,天也就暖和起来了。
    到那时她在下乡的地方,应该能找到适合她们祖孙俩居住的房子。
    在来她下乡的地方之前,外婆再跟碾米厂协商,让他们马上收回亲妈分的房子。
    这房子的事情前几天她也去碾米厂跟老厂长商量过,说开了后碾米厂那边是真巴不得收回来。
    厂里人多,能有房子住的总是少数,要不是老厂长看在跟宁家老一辈人的交情上,这房子还分不到宁心怡妈的手上。
    等外婆走的时候,再去跟老厂长打个招呼就行。
    再让外婆去一下阮建设现在工作的厂子,找一找当年为阮建设办理进厂工作的人员叙叙旧。
    毕竟外婆要去看下乡的外孙女,可能好几年回不来,想起往事,叙个旧也是应当的。
    接下来就是宁心怡的举报信出马了。
    刘桂枝二嫁,嫁给阮建华过了大概半年就生下了阮洪亮。
    说是早产,可看看阮洪亮的身板儿,壮实着呢,哪里有早产儿的样子。
    何况,六七个月的早产儿,在这年头能不能活下来还难说。
    所以,这两人在结婚之前就勾搭上了。或许原主亲妈还活着的时候就勾在一起了。
    就不知道那时候刘桂枝有没有跟前夫离婚,这年头离婚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是一个疑点。
    原主妈的死或许跟他们也有关系,不然那天她上门要安置费的时候,刘桂枝怎么会那么心虚?
    可惜没有证据!
    不过举报信就好写了,婚前出轨,婚前乱搞男女关系,婚前怀孕,以及气死原配都是罪呀。这样的人就该去农场接受再教育。
    宁心怡就不信了,经过外婆和她这一系列操作,阮建华的工作还能保得住。
    到时候阮建设一家没人有工作,也没有房子住,他们就是想闹也找不到人了。
    经过纺织厂钱家的事情后,宁心怡觉得举报信真的太好用了。
    你可以写得夸张一些,但前提是真有此事,不然良心上过不去。
    宁心怡那几天去纺织厂家属院做的调查也不是白干的,钱厂长跟办公室里的女同志有不正当关系这事儿呀。
    家属院里的阿婆们,私下里说的那是有鼻子有眼儿。还有就是纺织厂的副厂长早就盯上钱厂长的位子了,二人的关系可以说势如水火。
    宁心怡这一举报信来得正是时候,饶是如此也只是把钱厂长的职给撤了。
    不过这也足够了,如此条件,唐家肯定看不上,而且还是父子犯了同样的错,这样的一家,谁敢把女儿嫁到这样虎狼窝?
    唉,扯远了。
    宁心怡忍不住抓抓头,笑着出了门,去上坝村!
    阮建设没房子没工作后,除了在城里租房子混日子就是回乡下暂住了,毕竟人家一家人都是城里户口。
    回乡下住那肯定是不愿意,好赖他们一家人都有供应粮吃着。
    宁心怡打的就是他们没地方住回乡下的主意,她要让阮建设一家在乡下也没个脸。
    希望到那时,村里提起他们一家来都能轻蔑地翻白眼儿。
    所以,上坝村,我来了!
    宁心怡来上坝村除了这件事外,还想再弄点农产品,以及能买到猪呀羊的崽子就好了。
    生产队,大集体,什么都是公家的,个人养鸡按户来算,在上坝村这边不能超过五只。
    过了就要割尾巴!
    怎么割?就是打死,没收!
    牛是队里的,羊?宁心怡在上坝村没看到过呢。
    猪呢?
    队里有专门的养猪场,而且户里养猪也是有规定的,但大多数个人不想养,怕养不到标准砸自己手里,还要倒贴队里钱。
    “唉,吃点肉可真不容易。”
    宁心怡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上坝村,进村前特地把眼睛揉红,手里拎着两包糕点往大伯娘家走去。
    还在正月里,可勤劳的农家人已经开始下地了。
    宁心怡红着眼睛跟认识的人打招呼,随着她来上坝村的次数增加,认识的人也多了起来。
    “哟,这不是阮建中家的侄女吗?”
    “这是又来看你大伯娘啊。真是孝顺的好孩子!”
    宁心怡一一跟他们打招呼,并没有多说。
    直到碰上了村里嘴巴最碎的婆娘——刘巧嘴。
    刘巧嘴年纪并不大,三十四五的样子,正是人生好年华,可这位妇人的嘴却也是最厉害的时候,就没有她不敢说的,也没有她不知道的村里的八卦。
    经她的嘴一嚷嚷,全村人都知道了,比村里的大喇叭都好使。
    “哟,这不是心怡丫头吗?”刘巧嘴很自来熟地上前瞅她手上的糕点。
    宁心怡松了一口气,绕了大一圈儿终于等到这位了。
    “是刘家婶婶啊,就是一些糕点。”宁心怡红着眼睛说,“以后我可能不会再来看大伯娘了,就多买了些糕点给孩子们尝尝,唉!”
    刘巧嘴一听有八卦也来了兴趣,“小丫头遇上啥事儿了,跟婶婶说说。”
    宁心怡求之不得,上来就给了个大瓜,“婶婶,我和我爸断绝关系了。”
    “啥?为啥?”
    宁心怡叹气,揉了揉眼睛,挤出一滴泪来,“我要下乡做知青了,可我是宁家唯一的孩子呀。婶婶,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就是我爸,不,他现在不是我的父亲了。是阮建华让人偷了我家的户口本……”
    宁心怡絮絮叨叨地将阮建华一家做的事情陈述了一遍,只不过是稍稍加了点料。
    等宁心怡离开这边时,刘巧嘴周边已经围了不少长舌妇人。
    宁心怡唇角上扬,心情愉快。
    来到大伯娘家,家里的男人都上工了,依旧是大伯娘和孩子们在忙家务。
    乐乐看到宁心怡很开心,小跑着上前,“心怡姑姑,你怎么来了?”
    宁心怡摸了摸她的头,“有点事,大伯娘呢?”
    阮伯娘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张罗着要给宁心怡做顿好的。
    直到听完宁心怡来这里的前因后,她气得摔了木盆,“果然是个坏胚子!”
    宁心怡挑眉,这话有内情。
    宁心怡安慰了好一会儿,阮伯娘才气顺了,“……,心怡啊,就不能不下乡?你可是城里户口。你走了,你外婆怎么办?”
    “我外婆骨折了,至少养三个月,时间来不及。等我在那边安顿好,就让婆过去。她一个人留在这里我不放心,我怕阮建华一家还想着算计她。”
    宁心怡低头道,“大伯娘,我过几天就下乡了,来这里一是看看你们,二呢,是想把我和外婆的遭遇跟你们说说,你们也能对阮建华一家有所防备。
    他对我这个亲生女儿都下得去手,对我大堂哥和乐乐的话,肯定更能下得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