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故布疑阵
作者:宗参渊复   武侠世界行最新章节     
    吴成此时更多在想六位天择使者能否分散那些觊觎封神大位的神明与精怪的注意力。
    假若不成功,吴成要面对的压力会与日俱增。
    这些日子,日本的天照大神、月读和素戋鸣尊,已经答应东华帝君的邀请,准备来华和议应对西方诸神入侵事宜。
    渡边太郎与小林柰子也想明白了,单靠学习西方是很难保住日本的特色,很可能造成本土文化的灭绝,也可能造成人类的灾难。
    生物存在多样性,其实文化也是一样的,世界本来就不可能只存在一种文化,人类所追求的不过是初步的共识。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渡边太郎与小林柰子一直放风出去:“封神使者已经逃到日本,准备联合日本天神,完成封神大业。”
    在放出这些消息出去的时候,事先已经通知天照大神,让他们去东华帝君住处商议合作之事。
    渡边太郎与小林柰子,也没有回到日本,而是选择出海去太平洋孤岛躲避一下。
    二人清楚地分析了眼下的形势:“西方群雄虎视眈眈,可是他们不是一条心,印度也是一方霸主,空有文化底蕴,但是缺乏外在实力,他们不太可能单独行动,必须要联合文化近缘国,日本真正输出的文化,大抵是佛教文化,日本要有所突破,只能重新解读佛家文化的价值。曹洞宗,才是日韩精神依归。
    伊斯兰文明陷入了空前危机,没有强大的底蕴,各种派别争端,导致伊斯兰遭受很大质疑。伊斯兰地区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核心,迟早要完成现代化。
    至于印第安人文明,早就残破不已,得到的传承所剩无几,还不足以威胁到东亚文化。
    黑非洲现在更是不成气候,政治理念还是比较原始,没有太多值得大家关注的力量。”
    二人逃到太平洋孤岛上,也可以躲避各路诸神的追捕,也可以编织下一个谎言。二人一路散播谣言说:“封神使者已经逃到了澳大利亚的本土,与当地神只讨论封神次序。”
    金秀成与朴美妍同样没有去朝鲜半岛,而是选择穿过白令海峡来到印第安人的领地的美洲大陆。
    其实这时候,西方的天择使者早在这里守候他们。
    阿美丽肯骨子里就是欧洲人,虽然迁移了美洲来,对这个地方存在热爱,但更多的是保留欧洲生活方式,虽然与欧洲本土活得的不一样,但是大抵还是保留了欧洲主流思想。
    阿美丽肯骨子里是自卑的,美洲一直远离全球中心,被边缘化是迟早的事。
    金秀成与朴美妍放出的消息:“封神使者,已经在和檀君接洽,而且说好了,事成之后,檀君得到很好的神位。”
    假若这个消息不奏效话,二人还编了另一个说法:“封神使者已经来到美洲,与玛雅族谈好了封神位置。”
    吴成这样让三族的使者,四处散播自己离开东海的谣言,原因有二:“一是争取时间,自己可以暗地联系好华夏神只,自己可以通过华夏神界的力量,可以客观评判各方诸神。
    二是,让这些天择使者可以了解一下各方神只对天界的神位的在意程度,假若不太在意,自然可以给一个副神敷衍过去。”
    吴成与这些天择使者暗中一直采取心念传递的方式,达到信息交换。
    吴成在这段时间,念力的提升,已经具备犹如亲临的天眼通,这也是他在修佛上的最新造诣。
    吴成自从来到奇幻世界还是比较沉浸在此间游戏规则里。
    高洋在一旁也帮不上忙,可是这些日子也没少练功,自己的念力也得到很大提升。
    在心念传送的时候,经常联系吴思。
    高洋也觉察到了其他的天择使者,可是并没有告诉吴成。其实也不清楚这两个天择使者是敌是友,只好先瞒着不说。
    吴成这些日子,只是躲在山洞,未曾离开一步,只是一心一意地等待各方的消息。
    这样修炼出了不少的新法术,他已经有千里传导信息的本领,只要对方使用天择使者通用的静坐方式。
    吴成其实已经发现了很多天择使者,往东海赶来。千里传导与之前的五十里范围搜寻的功能不一样,一般人根本不足以发觉他的意识,但是他的意识却能感知对方的意识。
    吴成基本上在这场天择使者的内部之中,占得先机。
    吴成在这刻,一点也不清楚,实在太疲累,选择躺在一块巨石上休憩一会儿。
    阮绍晋与陈明雪,二人则是帮助吴成去联系印度的天择使者,希望东方民族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民族。
    阮绍晋并没有让越南的天神赶赴东海,还是让他们在一旁观望。越南族也不需要曝露消息,毕竟他们去印度是真的缔结盟约。
    二人途中也遇到了邻国的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等国的天择使者,与对方商议组成了中南半岛联盟,只是临时选择帮助吴成。
    越南的本身实力还不足以对抗外敌,只能学习别国的文化,以此抵御外来文化的侵略。
    阮绍晋与陈明雪,没有选择与其他的邻国同行,而是让其他的天择使者看看各方的情况。
    其中的泰国的天择使者拿瓦和婉娜拉二人也悄悄地联系了隔海相望的马来西亚的天择使者,争取在意识之海组建东南亚联盟。
    整个东南亚在古典时期,受到了中国与印度的影响,东南亚的自主性,并没有孕育与之相媲美的文化传统,只能在新时期继续学习中印两国的新文化。
    东南亚的心思就是在中印两国之间抉择,有点静观其变的意思,两边不讨好,两边也不得罪。
    文化之间本身就具备输出与输入的问题,当你面临各式各样问题,自然要外学习,当你自身实力增强,自然就有人向你学习。文化弘扬,只是先把自己的底子打好,到日后交往的时候,显露出来。
    阮绍晋和陈明雪,受到极小阻扰下来到印度,与印地族的罗斯汉和帕度柯妮会晤,商谈华夏诸神与印度诸神联盟事情。印地族的天择使者与其他印度族系的天择使者并没有达成一致,他们的印度诸神没有愿意出动的。
    阮绍晋对罗斯汉不断讲:“你们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你们的国家很难取得复兴机会。你们的湿婆神很难受到世界人认同,你们的湿婆神的光芒会被欧洲的上帝所遮蔽。”
    罗斯汉有些生气,说:“我们的湿婆神,从来只属于我们印度,世界其他民族不认识与不喜欢,这是无关紧要的。”
    阮绍晋才明白:“一种过于灵性的生命体验,对人来说其实也是一种伤害。印度这个民族太追求心灵的宁静,反而忘却了生命的追求。我们有身心灵,不要因为心灵而忽略身体,同样也不要因为身体而忽略心灵。两者都需要关照,但是关照得恰到好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