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东华帝君
作者:宗参渊复   武侠世界行最新章节     
    邓翃华的法术并不如吴成那般精湛,但是他的巴蜀巫术,也非等闲之辈。
    这些日子勤加练习,精通几大巫法,一般的妖邪不是他的对手。
    吴思也是巴蜀的女祭司,巫法没什么进展,可是对巴蜀文化已经产生了兴趣,对远古的敬畏情怀,产生新的认知。
    吴思不认为巫术是一种迷信,而是人类对天地一种敬畏与感恩。
    敖松是本时空的龙族,平白无故地卷入了这趟浑水。
    他并没有离开吴成以及他的朋友,还是选择帮助他们,直到封神成功的那一刻。
    三人走出了崂山,就已经觉察到了泰山一带,来了很多地仙以及各部族的观念神。
    五人只能默然不语,也不敢惊动那些神明,根本不是那些山川神只的对手。
    这些地仙,一直期盼,可以摆脱受供养的限制,自己可以修得不灭金身。
    这一次封神大业,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机会,只有把握住了这机会,才有可能成为天地正神,而不是人类的观念神。
    那些居高临下的星君,也就要退居次席,迎合这些人间诸神。
    人间的神明,从来都希望可以超越地仙的尴尬的局面,只有天帝的任命才能算上真仙。
    地仙虽然忌惮东华帝君的威名,可是依然要暗自来此寻访一番。
    这些观念神,本身就是人死后,受人祭拜,得神灵之位,又无修道之术,只能位于地仙之列。地仙也无先天神灵的超然,又夹杂了很多人间意识。
    地仙也保留人间求取功名利禄的那一套,否则他们在仙界也没什么意思。
    地仙没有真正的觉悟,也就没有真神那般的清新脱俗。
    其实除了三清本体神可以超然物外,那些神明都不少的缺陷。
    其实天帝属于把神位的格调下降的趋势,否则真正可以达到正神的人数,寥寥无几。
    东华帝君,其实也知道自己虽然是华夏与东夷两族的观念神,只不过是一个地仙,依然有很多牵绊。
    东华帝君也开始下令手里几大仙人,四处搜罗封神使者的下落。
    西王母,也星夜兼程,来东海面议,尽快找到吴成下落,想得两个正神名额。
    二人是山海经上古神只,比较元老的观念神,也是昊天上帝重点考察对象。
    神州之地神灵众多,所有会出现多位观念主神,东华帝君和帝俊和东皇太乙。
    所有的观念神,都在考量自己的实力,假若算不上号,只能选择隐忍,投奔一方势力,当一个副神,副神里面其实又存在座次。
    同一文化区域的观念神,自然会对不同区域的观念神产生嫌隙,只能安插一些属于同一区域的副神,做自己的眼线,观察其他神明的动静。
    东华帝君与西王母都明白封神使者,在自己道场之内,只要把他们找到了,这样就占得先机。
    东华帝君,有一位兄弟,名唤泰山大帝,是五岳大帝之首,在东海一带享有盛誉。
    泰山在东夷族心目中,是一座仙山。
    泰山大帝深受东夷族人世代敬拜,聚集足够天地之气,成为华夏民族的一代大神。
    东华帝君在东海,算是神通广大,庇佑这方太平,后世华夏族也接纳了这位来自东夷族的神只。
    中国神话,就是一种融合的神话,一种不断扩张的神话。
    中国历史悠久,必然有所取舍,从各成体系,到融为一体。
    泰山大帝,身边有一男一女,守卫泰山左右。其子名唤炳灵公,是一位当地火神,后世有了祝融火神后,其名声就不太彰显。其女碧霞元君就是与后世妈祖齐名的女神。
    最早石头神石敢当,也是后世孙悟空雏形之一。
    这一家目前只是华夏文化区域的观念神,并没有得到九帝的敕封,所以依然属于地界散仙,还不算是修得正果的神仙。
    这一带的东瀛与朝鲜的主神,决意归附在东华帝君的名下。
    东华帝君的实力,在那一带属于强势观念神。
    东瀛和朝鲜只有归附在强大的正神名下,才可能有立足之地。
    两国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对抗希腊神话以及巴比伦神话和印度神话。
    两国需要找到一个帮助他们建立自己领地的外来势力,这样他们的原有的地盘可以保持住。
    假若是让其他的势力占据了东方正神的位置,他们的区域就会被对方蚕食。
    东华帝君虽然也会进驻到了两族的本土,但是两族的神话依然可以得到保存,同一区域文化很多交集。
    东瀛族主要是日月二神,要想夺得日月正神的可能性基本上为零,但是他们的天择使者,却有点不想放弃。
    在上古时期,东瀛文化还不入流,但是在学习中国与西方文化后,的东西文化杂糅性,让变得与众不同,受人关注,可以迷惑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
    朝鲜族主要是檀君崇拜,是一种祖先崇拜,本身具有很强民族性,可是他们在受中国文化影响后,本身固有的文化特性有点迷失,如今产生了远古文化重新判断。
    朝鲜的天择使者,骨子里也不太愿意依附在华夏文化之内,希望可以建立本族文化。
    朝鲜文化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后,他们的自身的文化理念,还不足以对抗西方文化,但是依靠华夏文化的思想理念,可以暂时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
    朝鲜文化需要一个华夏新理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达到新的高度,虽然这个高度需要借助中华的新理念。
    这两国的天择使者,已经在思考对策,希望现实世界的人,可以利用自身现代化优势,可以多输出一些本土文化的文化产品。
    其实还有一个国家,也会存在这样的困惑,那就是越南。这些深受中国文化滋养的民族,会在民族主义与文化生活里陷入两难境地。
    这些藩属国在做最后决定:是拖着羸弱的身躯独自前行,还是选择依靠这个巨大身躯的中国文化再度起航。
    藩属国挣扎了很久,三个文化区域的四个国家的天择使者,先行在一起探讨了他们的帮助哪一方势力。
    东亚文化没有中国的内部升级,这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是很难完成文化变革的。
    老天之所以,选择四百位使者,来到意识之海,便是希望各国文化可以达成一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