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场地确定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嗯……,这些说法也有道理,”教授想了下,点头表示认同。
    “那你说说看,如果合作成立公司,你想怎么做呢?”
    教授的问题非常模糊,让白满川只好快速思考一下。
    他一直在准备,想成立自己的企业;
    明确的说,计划成立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
    因为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将是电子产业高速发展时期。
    他自己也很清楚,哪些产品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或者说,他知道市场会选择什么产品。
    也就是说,他只要稍稍领先一步,推出这些产品,他就有把握,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现在既然有机会,能和学校合作,这项合作,能带来的好处也很明白。
    那他就要考虑,如何能达成合作,减少制约,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白满川从来不吝啬和人分享利益,实际在与生产型企业的合作上,他更愿意做务虚的工作。
    这里的务虚就是字面意思,他宁愿把握市场信息、和产品发展方向,其他的交给合作伙伴来负责。
    想明白后,他放缓语气,认真叙述自己的想法。
    “我希望的合作模式,是两家共同出资、合作成立一家电子制造企业,这家企业的生产基地,需要放在鹏城。”
    “对企业产品的选择,目前,我建议生产汉卡和汉字传呼机,可以用这方面的技术,作为学校的资本投入。
    不过,后续的技术研发,学校要承诺大力支持。相应的,企业的销售工作,初期由我来负责。”
    教授认真回想他话中的含义,说出自己总结的意思,向他确认道:
    “你提供资金,负责销售工作,这边给予技术支持;双方合作,在港城注册公司,在鹏城建厂生产产品。”
    “是这个意思吗?”教授再次确认。
    “主要意思就是这些,不过……,”白满川还是要提醒一句,
    “如果学校只用技术入股,实话说,是占有不了多少股份的。”
    “嗯……,”教授被他说的怔了一下,随即醒悟。
    传呼机技术,是很容易从公开渠道获得的;
    因为1948年就有了第一台传呼机,它本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难度。
    ‘汉字编码字符集’,还是白满川委托他们的项目;
    不仅提供了研发经费,还先后送来10台电脑,如果拿这个计算股份,实在说不过去。
    至于他说的汉卡,80年就有了,计算机所去年也成功推出了‘联想汉卡’;实在也不算什么高新技术。
    教授沉默半晌,不知道能说些什么;
    他很清楚,现在学校的资金非常困难,
    要不然,这些清高的教师,怎么会愿意成立公司。就是想要试试看,能不能解决些资金问题。
    可公司成立了两年多,谁也不懂该怎么做,一直放在那里,成了个摆设。
    前段时间,龙教授和青年教师,在编字符集的时候,大家偶尔聊起白满川,猜测他做生意能挣多少钱。
    才忽然让龙教授心中,隐隐有了些想法。
    今天,他随口的一句,却谈到了这个程度,许多事情,根本不是他能了解和决定的。
    看来,这件事要给学校做个汇报,看看能有什么反馈。
    “今天就这样吧,”教授闷声开口;
    “汉卡的事我知道了,合作意向,我会尽快向学校汇报,后续如果有反馈,我再通知你。”
    ……
    一周后,甘省那块场地,先传来了消息,让刚从羊城回来的王石鼓,又急忙赶回公司。
    这几天,他去羊城,顺利办妥了英语磁带的事;
    昨天才刚回来,本想要休息几天,
    可听那边同意把场地租给他们了,还是忍不住,早早的来到公司。
    虽然嘴里在不停的抱怨,可看得出,他对能定下场地,还是非常高兴的。
    果然,等两人赶过去,对方态度非常配合;
    感觉有种早早办完手续,好马上回家团聚的急迫。
    等协议签好,这块场地在未来五年,就归他们使用了。
    接下来,有三件事马上要办。
    先要去教委,申请培训机构的资质手续,拟定名称是“秦都云霄青蓝教育学院”。
    根据提前打听的情况,手续可能要几个月才能办好;
    不管了,按程序一步步来吧。
    接下来,那就是场地改造了;
    今年最后这2个月,要尽量完成,教室和宿舍的改造;
    争取年后的春季招生,这里能达到,接收2000名学生的规模。
    这样一算,这里最少要有200间宿舍,40间教室,20间左右教职工办公室的规模。
    按现有的条件,教室和办公室好解决,宿舍还差一半没法解决。
    商量到最后,只能决定,先保证教室和学校;
    如果报名人数,真的会有那么多,就先在周边,寻找可以住宿的地方,提前找好地方做备用。
    这点活,只能找附近的‘包工头’来干。
    这会儿,已经有不少能人,带着周边村民,组成包工队出来干活的。
    2000年后,当地好几个知名民营企业家,都是这会儿开始创业的。
    好在这里都是些简单的工作。
    请单位基建工程师看过,交代好砸墙抹灰的地方,没过几天,包工队就进场施工了。
    这边也不图省事,又专门请来两位施工员;
    请他们天天待在工地,盯紧施工情况,别为了省一些小钱,再出现意外,那可就因小失大了。
    这段时间,王石鼓忙的停不下来;
    虽然各处的关系,都不会故意为难;可这会儿办事,手续之繁琐,简直是匪夷所思。
    听王石鼓诉苦,他曾经问过,这一套手续办下来,需要盖多少单位的公章?
    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因为没人办过,也没办法统计,只能等办完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