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运转太快的模式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啊……,”松田十分意外。
    一时间,领会不到他的含义,只好忐忑的问:
    “白先生,您的意思是否能够明释,我担心因为误会,无法让您满意。”
    “哈哈,难道我话中的意思还不够明白吗,”
    说着就拉着他一起坐下来,压低声音。
    “在座的各位,在某些方面都可称为俊才,正如战场上能勇敢冲阵的大将;
    不过,你才是拥有统领的才能的那一位。
    因此,希望您能发挥统领的作用,从现在开始,为整体的战役做出策划,不知松田君意下如何。”
    “嗨,必竭尽所能,不负所望。”松田满脸感激,激动的不断行礼。
    待白满川坚持将他送到门外,再返回时,
    刚一进门,就见詹姆斯和大仓利友在亲密的聊天,
    看见他进来,忙对他说:“boss,这位大仓我以前就认识,没想到会在这里巧遇……。”
    “哦,这么巧合?难道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哈哈哈,boss,你说的太对了,我们认识的确很是有趣……。”
    等詹姆斯讲完两人的故事,白满川不由暗自感叹,看来詹姆斯也是有演技的……。
    他对大仓说:“大仓先生,您的才华,在今天表现的非常耀眼,
    在前几天,青木也曾大力推荐;因此,非常希望今后能得到先生的助力。”
    “惭愧、愧对白先生赞赏,祝先生事业顺遂,财源广进,本人愿全力辅佐。”
    “大仓君,加油。”刚凑过来的青木,突兀的助威声,逗得大家忍俊不禁。
    ……
    等送走几人,詹姆斯见白满川皱着眉头,就问道:“boss,你是对今天的会面不满意吗?”
    “詹姆斯,我感觉,好像我们缺少一位,精通融资和税务方面的会计师,不知道你有没有推荐。”
    “啊,你说得对,boss,我以前在这里工作时,曾经和当地的精算师有过接触,不如让我去和他们接触下看看。”
    “……,”这倒是个意外,白满川琢磨片刻,因为以前,对精算师的没有多少了解,一时也想不出头绪。
    “我不确定,精算师对我们的项目,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你有渠道,当然可以多接触一下;
    或许,他们会有合适的会计师推荐给你;
    另外,通过公司渠道,对外联络几家会计师事务所,或者直接招聘几名会计师;
    等业务展开后,与地产持有人、银行、评估事务所、也许还有担保公司等各方面,应该有大量的账务往来,”
    “唉……,”他说到这里,不由的叹息道,“原本只是想买几块地的,怎么突然就变得复杂起来。”
    “哈哈,boss,以前只有20亿日元可用,现在可能有几百亿日元能让我们使用啊……。”
    詹姆斯挤眉弄眼的调笑,一点也看不见绅士派头。
    “哈哈,你说得对,詹姆斯,愿我们能在这里大捞一笔,哈哈。”
    “放心吧,boss,一定会如你所愿的,哈哈。”
    詹姆斯郑重其事的保证,两人一起大笑起来。
    ……
    操作模式确定下来后,想获得预期的结果,就需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的打磨细节;
    最容易引起摩擦的细节,永远是人和人之间的配合。
    需要磨合的,永远都是不同结构、不同部门和不同环节间的转换。
    处在陌生环境的白满川,正在审核大仓拿来的第二份方案;
    他明显感觉到,项目在不同团队间交接时,如何确保信息流转的完整顺畅,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情。
    因为现在,整个的业务流程已经确定。
    首先,是从青木开始;青木团队收集可收购的地产或者房产信息,并初次接触持有人,确认有售出意向后;
    妃英理团队会派出协商人士,进一步确定收购意向;
    然后,进入评估阶段,谈判确定最终价格;完成收购流程的相关手续文件。
    随后,大仓领导的新盛银行服务团队,会配合妃英理律所人员,共同完成款项划拨工作。
    这时,隶属北海道拓展银行,松田健次郎领导的支行将介入,会对购入的地产进行评估,展开抵押贷款业务。
    等抵押业务完成后,松田健次郎所辖银行,会将地产抵押获得的贷款,转入春天公司在新盛银行的账户。
    在最初几个地块的运作中,每次跨部门的交接,都难免不够顺畅甚至冲突;
    需要白满川和詹姆斯出面,聚集各方,不断调整、协商交接流程,确定交接规范。
    不得不说,岛国人某些近似刻板的服从性,在这种时候,好像变成了一种优势;
    随着交接、配合规范逐渐成型;
    在几个地块后,白满川就不再去接大厅了,
    由詹姆斯监督,项目组负责人带队,会计师把关,就能让各家的工作,配合的非常流畅了。
    顺便说一下,当姆斯拿来薪资表时,他对会计师30万的月薪,感觉有些偏低。
    还是经过詹姆斯的解释,他才知道,这时东京都白领的月薪是7到12万日元;
    会计师月薪30万,已经是各行业很靠前的收入了。
    30万日元,目前大约是1800美元;
    按兑换牌价,约合6200元人民币,大约是100名工人的收入……。
    白满川递回文件,严肃的对詹姆斯说:
    “对这些高收入员工,要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保密制度、考核制度、任务执行、纪律、礼仪、管理、审查……,等等,各种制度要多多建立起来,一旦出现问题,马上扣钱。”
    听他说完这一长串,根本记不下来,已经开始摆烂的詹姆斯,只能无奈的吐槽:
    “boss,我想,这需要招聘一名严格的本地hr,才有可能完成您的任务……。”
    “招,马上去招,别给我省钱。”
    ……
    表面再高大上的业务,都是由一连串琐事组成的;
    等这些琐事,都被调教到符合的规范的流程,它们流畅的合力,就会显示出惊人的能量。
    甚至,没过多久,公司的会计师,就报告了两个消息;
    当白满川和詹姆斯听到汇报时,愕然到不敢相信。
    首先,随着购入地产数量的增加,
    北海道拓展银行也在持续的溢价放款,账户内的资金总量,随之在不断的增长;
    其次,随着资金-地产-资金的不断变换,外部风险也在不断加大,
    如果购入的地产,年增值低于二十个点,就会出现亏损;
    而且,一旦如此,将会全盘崩溃,公司账户上所有资金都会被银行没收,
    到了那个时候,公司面临的只有破产一条路。
    地产价值上涨,会让公司获得高昂利润,但是,上涨幅度必须要,能够覆盖资金成本;
    也就是,要超过两家银行的贷款利息。
    通俗一些算账就是,春天公司抵押20亿获得100亿资金额度,需要支付6亿利息给新盛银行。
    100亿购入地产,年平均收益20亿。
    再次抵押,获得北海道拓展银行120亿,需支付7.2亿元。
    可以看出,这一轮操作,仅理论上,支付给银行利息就超过13亿,实际应该在14亿以上。
    除去各种费用,地产年增长20%,只够保本……。
    彼其娘之……。
    搞明白事情的原委后,他终于发现,感情自己才是打工的,原来好处都被银行弄走了。
    原来不知不觉间,自己就被套牢了。
    可笑,这还是自己绞尽脑汁争取来的。
    他艰难的移开目光,放下紧紧攥在手中的报告。
    一字一句的对詹姆斯和会计师说:
    “事情我明白了,目前一切照旧,请密切关注账户情况,要及时提醒我。”
    “boss,”詹姆斯忍不住开口,“不如我们先放缓对地产的收购……。”
    “哈哈,放缓收购,更会被地产升值剥削去利润,我宁愿现在将资金用尽,也好过地价升值后再采购。”
    “……哦,是我心急一时糊涂了。”詹姆斯也反应过来。
    “一切照旧,这套模式,看来需要再次仔细审查。”
    白满川喃喃着陷入沉思。
    第二天,随着业务组,他要一起去,看一块涉谷的地块。
    青木恭介,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他的行程,早早的赶过来,要和他一起出行。
    白满川倒也无可无不可。
    不过一路上,听着青木介绍各种传闻趣事,倒让他对路过的各区域,多了不少的兴趣。
    等到达目标地块,眼前看见的是一家汽车修理厂,
    有意出售的地块,在修车厂的后面,原本是这里附属的停车场。
    职员们各自散开工作,只剩白满川和青木恭介两人,在这块长着稀疏荒草的地方徘徊。
    听青木介绍,这里和前面的修车厂都属于一家人,
    这家的子女已经大学毕业,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的还算富裕。
    老夫妻俩也不愿继续操劳,就有意出售停车场,再拆掉原先的居屋和修车厂,重新建造一座新的居屋。
    青木在不停的讲解,他也就随口打听,这种自建居屋的一些建造情况;
    两人正在这里闲聊,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呼唤。
    “对不起,打扰二位了……,”
    两人回过头,看见出声招呼的,是一位身材略低,面相敦厚的中年人;
    见他们看到自己,马上鞠躬,做自我介绍。
    “我是土屋新作,鄙人的‘土屋建造会社’,正是受此地主人的委托,承担他们未来新屋的建造任务。”
    说着,给二人分别递上名片。
    “听说二位社长,今天光临此地,冒昧过来打扰二位阁下,是想问询一句,
    即将被您们收购的这块地产,近期是否有建设计划,如果可以,我们会社希望能争取,建设的机会。”
    两人相视对望,青木见白满川没有拒绝的意思,
    眼珠一转,想到白满川刚才问过的问题,
    就顺势向他询问,了解这家新屋建造的一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