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电饼铛系列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已经组织大家学习过,细节问题,在实践中解决吧。”张总确定的介绍。
    “好,我这里有几份文件:
    有小家电开发流程的,有6m创新法则的讲解,有对当前欧美消费习惯的分析。”
    “这些文件,大家先自行学习,有问题互相交流研究,如果有不清楚的,明天集中分析。
    好了,今天就说这些,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白总,”下面有人举手喊他。
    向着声音处望去,见是刚才的工程师。
    见他点头示意,那人问:“白总,你还没有讲,三明治机是什么呢?”
    “你吃过三明治吗?”白满川问他。
    “……没有吃过。”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嗨,我觉得不好吃。”他不知道是安慰、还是调侃。
    接着又说:“你就当它是国外的肉夹馍;面包片中加上肉、蛋、蔬菜就是了。”
    “那不是汉堡包吗?”工程师问。
    “咦,你吃过汉堡包,”他回头问张总,“现在这里有汉堡包卖吗?”
    张总还未回答,那人就说:“我过港岛时吃过。”
    “哦,那就对了,三明治、汉堡包、热狗,都差不多一个意思。”
    他边说边回忆,麦当劳、肯德基,应该是九十年代才进来的。
    他干脆转身,在白板上画个三明治的结构示意图。
    指着示意图问:“和这个类似的烤饼铛见过吧?”
    关注着他的众人都点头。
    “把加热方式改成电加热,就是电热饼铛,可以直接简称‘电饼铛’;
    注意看,它是上下两面同时加热的,把它简化一下……。”
    说着,他又画了个三明治机的简图,然后说:
    “把电饼铛,改变一下形状和大小,让它和一片面包大小差不多;
    再用单面加热的模式,设计好空腔的高度,
    使用的时候,只要在上下两面放面包片,中间放些火腿、芝士、培根、蛋饼什么的,再夹好定时,
    等时间到了以后,你就得到了个三明治。”
    “现在先开发三明治机,电饼铛用电量大,杨总考虑一下能不能向岛国和东南亚推广。
    这个电饼铛系列,做好了可以吃几十年。”
    他说完后,转身看见,下面人的表情都有些莫名其妙,不禁疑惑的问:“怎么了?有什么问题?”
    “不是,白总……,”工程师想了一下,才纠结着说,“我觉得……,这个办法吃东西,好像有些……傻。”
    “呵呵,”他突然严肃的说,“不许你嘲笑傻子。”
    说完,他自己先嘿嘿的笑起来,
    看众人都在发懵,他尴尬的收敛笑声说:
    “饮食习惯,不要质评。这个东西的原理,看明白了吗?”
    “明白,很快就能做出来。”
    “好,不过,可以按刚给你们的,产品开发流程,来按部就班的,顺着做一遍;学习加实践,才能更好的掌握。”
    ……
    安排好工作,回到宾馆以后,老杨犹豫着问:“白生,我看了你刚拿出几份文件来。”
    见他说着又停下来,白满川问:“你是不是看到,里面有错漏的地方,是哪里?马上可以改。”
    “不、不是,”老杨摇手否认,“我的意思,这些文件是很有价值的,你就这样公开拿出来……。”
    “呵呵,他们不是我们公司的员工吗?
    没事的,他们学的越好,就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嘿,你一个资本家,还会怕打工人的本事大吗?”
    “嗨,你自己心中有数就好。”老杨摇摇头,不再说什么。
    他的想法,白满川能理解,他当然能感受到,现在和未来,人们对信息的认识态度;
    思考后得出一个结论,互联网前,人们的知识、绝招、技能,越保密越值钱;
    互联网后,这些信息传播的越广,才越能创造社会价值。
    老杨的想法,非常合时宜;可互联网时代的来人,只能说一句‘回不去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白满川惊讶的发现。
    这些人的学习热情,远超过他的预计,不只短短几天,就很好的理解了新设计的要求。
    这次是在现有产品为基础,做提高、改进式的创新,相对较为容易,可也容易受到原产品影响。
    因此,需要重新构建产品设计理念。
    全部人员,被分为两个设计组,被要求分头设计,互不参考;
    随后,两个组会接到同样的设计任务,
    任务书对新产品的设计,提出了使用便捷,提升功效,外观新颖的基础要求。
    这几点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设计者从使用价值、体验价值和传播价值三方面,都要有所创新。
    这些天,设计组成员的食物,几乎都换成了自制三明治。
    为了让他们的体验更加真实。
    张总甚至安排人,去港岛采购需要的各种食材,
    收集了许多欧美的餐饮教学视频,和相关的美食书籍。
    连带着杨老板,都成两个组,收集信息的第一信息源,事无巨细的被问到词穷。
    进行尽可能的调查、分析和亲身体验。
    尽量挑剔现有产品的不足,进行多方案比较,确定最能满足客户的功能,这是基于使用价值,进行的产品基础设计。
    在此基础上,选定差异化明显的区域市场,根据使用对象、环境、定位的不同,确定产品档次;开始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还要满足不同使用场景,或者说环境的要求;
    创新产品,突出的是对‘人机互动’的满足;
    ‘人机互动’不是让产品‘从能用到好用’,而是要产品‘从好用到舒适’。
    外观设计,最玄学的是外型和色彩的选择,这是影响顾客对产品第一认知的关键;
    在这一块,需要与心理学有关的,两个交叉学科的知识,可是,他问过一圈才发现,出问题了。
    首先,这两门交叉学科是:“色彩心理学和图形心理学”;
    国内现在,没有专门的课系设置。
    请来的美院教师,倒是能对色彩心理做些剖析讲解,可要求他将这些内容,结合到产品设计上,那就有些勉为其难了。
    经过多方打听,还是从美院系统得到消息,清美的柳教授,84年建立了全国首个‘工业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