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建厂优势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彼德说:“家父在白生的建议下,不只在内地投资建厂,还邀请白生成为厂子的股东。”
    嘶……,老杨听见这话,不由对白满川又高看了几分,
    他们都是从底层一点点打拼上来的,对自己厂子股份的珍惜程度,和后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道理很简单,这会儿工厂的股份,是有实实在在的场地、厂房、设备支撑的,
    是能长期产出价值,获得收益的,是实实在在的资本。
    再后来,会有许多人搞不懂,
    为什么一家上市公司,连年亏损,股价却会不断上涨,股东身价也价值亿万。
    如果这会儿,有这样一家工厂,那这家工厂的老板,肯定会获得一个响亮的称号,‘诈骗犯’。
    因为现在,人们还在遵循,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
    历史上的1986年,英国铁娘子亲手点燃了“金融大爆炸”的炸弹,
    它炸出来的是资本“指数式增长的贪婪欲望”,
    在疯狂欲望的驱使下,资本不再满足于,需要一定生产周期的财富创造速度,
    开始摆脱实体经济的束缚,释放出金融家的“创造性”,走上了“钱生钱”的快速生财之路。
    随后,霉国更胜一筹,把这种“大爆炸”的威力推向“核弹”级别,将资本主义自由化的浪潮,彻底炸向全球。
    从此以后,“金钱永不眠”!
    资本家不仅要占有现时的劳动财富,还要拿未来的劳动财富,
    把它当原材料,供养、投喂给他们贪婪的欲望,让“金融永动机”永不停歇!
    ……
    这会儿,彼德仔细向老杨讲述,他在鹏城的所见所闻,以及刚才所说的,合作公司的由来。
    听他讲完,老杨陷入长长的沉思。
    这次听到的许多事,和他脑海中对内地的记忆和认识,有很大的不同。
    他敏锐感觉到,如果彼德没有说谎,那当地对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可说是没有一点限制。
    几乎是敞开大门在呼喊。
    只要你有资金、有技术、有设备,或者你有订单,只要你来建厂,其余的,我们帮你做。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等再过几年,现在优惠的招商政策,简直无法拿上桌面。
    “老王,你真的会过去建厂吗?”
    王德发莫名其妙的看着他,嗤笑一声道:“难道现在,你还以为,我是在这里和你搞笑吗?”
    “老袁,你怎么说?”老杨认真的问袁父。
    袁父看他表情严肃,也郑重的解释:
    “很快,我要在这边先建一座工厂,”
    他压下手,继续道:“是因为我现在做的产品,因为成本的原因,还不方便在内地生产;
    不过,如果那边条件合适,我一定会在那边建厂。”
    好像怕他不相信,又接着说:
    “这次投资在那边的服装厂,给我了很大的信心,
    过不了多久,那边生产的服装,也会拿到这边上市售卖的。”
    “哦,你这个服装厂已经开始生产了吗……,请的是本地设计师,还是伦敦的设计师。”老杨随口问道。
    半天没有听到回答,抬头看去,见袁父有些尴尬,在低着头摆弄茶具。
    “哈哈,这你就想错了,”老王见状笑着说。
    “本地设计师拿过去的设计,全被他们否了。”
    “怎么会这样……,那你拿到了哪里的设计,你不是说很快新服装就会在这边上市吗。”老杨疑惑不已的发问。
    “嘿嘿,那你就别问了,新设计的服装真是帅气,我们都试过了。”老王得意的答道。
    “嗨,很快你就能看到,这都是小事。”
    袁父见老杨有些不满,忙搭茬转移话题。
    “现在有件事要问你,需要听听你的意见。”
    “行吧,”老杨忍着不快,还是回答道。
    “是和你的新建工厂有关吗?还没有问过,这次你要做什么产品,看我这边的渠道能不能帮忙。”
    “呵呵,你一定能帮忙,到时会给你个惊喜的……。”老王的笑容有些猥琐。
    不等老杨问,袁父忙道:“别听他胡说,我这边厂子建起来,还需要些时间,等过后再说。”
    “这次,是想找你拿些资料,是为和那边合作的公司,提前做个准备。”
    “……”
    老杨等了半晌,见袁父昂着头,像不知道该怎么说,不由的让他十分好奇。
    再等了片刻,却见袁父瞥向白满川说:“白生,你来说。”
    正在边上出神的白满川,忽然听见有人在叫他,恍惚不知道是什么事。
    袁父又一次对他说:“白生,你讲讲合作的公司,关键是讲讲需要这边做的事情。”
    说话间,他眼睛向边上斜瞥一下。
    “哦,好的,”白满川答应着,面向杨长福问。
    “请问杨先生,您这边和美国家电连锁店,有生意往来吗?”
    “当然,以前港岛这边的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
    这几年东南亚的家电产品,我们有很多合作厂家,
    在欧美地区,我们最大的合作商店,就是你说的那些家电连锁。”老杨回答的非常自得。
    “佩服,想请教一下,为什么您现在不和港岛的厂子合作,转向东南亚那边了。”
    “唉,我也不想啊,可现在这边拿货价钱太高……,卖这边的货没钱挣的。”
    “嗯,那么假如,人工降低到这边的二十分之一,你觉得,生产的产品能挣钱吗。”
    “那是当然……,哦,你是想说内地人工低,去内地生产吗?”老杨机敏的领会到白满川的意思。
    “降低人工就是增加利润,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毕竟,家电产品技术相似,原材料和零配件价格,都差不多的。
    如果内地生产成本低,当然更好了,关键质量要过关。”在几位熟人面前,老杨说话也实在。
    “不对的……,杨先生,”白满川摇头解释。
    “国内是全工业体系,这句话简单说,就是什么都能生产。
    任何一种原材料或者零配件,国内都能找到几十家厂子生产,
    如果我们能规定明白,对零配件和原料质量的要求标准,
    当地的合作方,就愿意协同我们,筛选出合适的配套厂家。
    到时候,这些配套厂家的产品,不仅能保证质量,在价格方面,也会有更多的利润空间。”
    “好,这样好,如果真像你讲的这样,我相信,全世界的产品都愿意交给国内来生产。”
    老杨有些兴奋,又有些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