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账户追加资金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后几日,白满川和大家一起,继续验证无叶风扇和吹风机的设计效果,
    等终于将出风口,调整到恰当的宽度后,现场的每个人,瞬间体会到‘空气增倍’的神奇。
    随着风口宽度调整到毫米级,那种出风量给人的感受,可以说,是以前从未有人体验过的。
    这种新奇的体验,让这几天都是严肃脸的老王,嘴角的笑容再也掩饰不住,
    当天,就主动提出,以这几项专利抵押,可以给他免息借款百万港元。
    袁父那边的产品验证,比老王这里更为顺利,这几天已经准备开模了。
    现在,白满川可以与两边,分别签订新产品授权协议了。
    袁父这边,授权费30万港元,袁父以个人名义借款20万元给他。
    王德发同意,以新产品技术和授权为抵押,借款100万港元给他,
    借款期壹年,期满后如不能及时还款,抵押标的归王德发所有;
    如能及时还款,王德发因生产授权产品,获得利润的%六,为白满川的授权收益。
    老王计划下个月去鹏城,如果条件合适,将投资300万港元,在那边开始建厂。
    建厂期间,几方共同协商,共同推进合作公司的有关事宜。
    合同签订后,白满川再次来到汇丰大厦,
    负责外汇交易的职员,终于又再见到他,
    实话说,他感觉从业多年,很少见过这种开户过后,后续只通过电话委托,还能不断盈余的客户。
    见他这次过来,又是为了补充资金,佩服的同时,服务自然更加周到。
    卖歌收入10万,袁家专利授权费30万,袁父借款20万;
    抵押专利给王德发,获得借款100万,还有可行性报告项目20万;
    共计180万,全部转入白满川的账户;加上原账户内的18万元,整体198万港元,相当于25万美元。
    20倍杠杆,全部买入日元期货,目前的价位,一直在248左右徘徊。
    如果不出意外,下个月开始,日元就要开始上涨,等到明年7月,应该会涨到160到150点左右。
    到时候,如果全部结算,账面资金会超过2000万港元。
    当然,他也不可能全部结算,大概只提出还款金额,其余的,应该会留着继续赢利。
    昨天,白满川听说,袁家父子商议后,想将德旺制衣的第一批运动服装,先放在港岛地区进行试销。
    这个消息,他一时间没有明白其中的意思,
    袁父为了解释,提出今天见面沟通,于是,就决定推迟去tvb补充签约,几人又再次聚会。
    到了聚会现场,见袁家父子和老王以外,还多了一位中年人。
    看相貌,感觉有50多岁,他带着副少见的无框眼镜,大背头打理的一丝不苟,间或的几缕白发,显得派头十足。
    这人的脸型,略显瘦长,眼神非常专注,再他看向你时,有一种被老师凝视的感觉。
    几人刚见面互相寒暄的前几分钟,白满川以为,他是个非常严肃的人。
    可当他一开口说话,这种印象就如同海滩上的沙堡,顷刻崩塌。
    袁父和老王,应该和这位杨长福先生很熟悉。
    相互介绍过后,袁父就指着彼德说:
    “老杨,最近我在内地投了些钱,建了一家制衣厂,
    交由我的侄子、这位白生,还有彼德一起打理;以后,还要请你多教教年轻人。”
    “咦,你以后是想转到内地建厂吗?”看来杨先生是初次听到这个消息,面色带出几分惊诧。
    “这个……,目前不好说,想着先让年轻人去试试看,我再等等……。”袁父笑着摆手。
    “嗨,你还是这么稳重,如果当年,你和老王一起转做电子厂,今天早已经赚到爆了。”
    杨先生不知是不是调侃,不等袁父接话,马上转向彼德。
    “不要学你父亲,当年,你们全家住在木板屋里,他就敢自己接生意,生产塑胶花。”
    “再后来,我有机会跟人学做贸易,没有资金和货源,
    你父亲敢同意我赊货,还借给我800元的路费,我才有机会搞掂第一单生意。”
    “可在后来,塑胶花生意眼见不好做了,
    我劝过他几多次,要他早些转行,可他总是说放不下一起创业老兄弟。
    现在怎样了,还不是大家都没钱赚。
    我看那,他就是挣了钱,买了大房子,就不愿意出来冒险了。”
    他滔滔不绝的一通说,让白满川听的是目瞪口呆。
    袁父几次试着阻止都没用,无奈只好坐在一旁,好像讲的一切和他没关系,面平如水的喝茶,
    老王自是靠在边上看笑话,
    最难过的是彼德,他只好强行保持表情,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表情,微笑着应和这位长辈。
    “你不要不相信,做人呢,一定要拼、要勤、要有胆;
    不然的话,别看你今天是富家翁,明天说不定就变乞食佬……,”
    哈哈哈,老王忍不住大笑出声,袁父嘴角也抑制不住的抽搐。
    “你笑什么?对了,我给你举个例子,你知道我的外文名是什么吗?”
    杨长福见彼德摇头,一挥手说,“不怪你……,我的洋名是‘斯派克’。”
    哈哈哈,这时,老王笑的更大声,袁父也揶揄的笑看过来。
    “切,”杨长福先生,哦,斯派克不屑的对他们掸手。
    “我第一次去美国联系订单前,听说要起个洋名,方便和老外交往,
    我觉得无所谓,只要能挣到钱,多个名字有什么要紧。”
    “可我从小饭都吃不饱,中国字都认不全,哪里会懂得洋文,便想着,不如找个好彩头来起名字。
    偶尔间想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当时就觉得,我这点小生意,不就是星星之火吗,
    虽然现在只是星星之火,可是,只要我坚持一路拼下去,终有一天,我能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我将这个意思,讲给你小妹的英文老师听,
    他就给我起了‘斯派克’名字,还告诉我,这是火花的意思。”
    “谁曾想,这个家伙……,”他气恼的点着老王。
    “那时候我们几个里面,就他上过夜校,
    他听到我这个名字,非要说这是洋人女孩子的名字……,害我被老友们笑话很久,哼。”
    老王和袁父相对大笑,再不顾及长者的矜持形象,
    瞬间进入老友相见时,爆料、揭丑、互踩的节奏。
    “哼哼,我怕什么,如果不是意思不合适,叫我维多利亚才威风呢……,”
    斯派克·杨一副不忿的样子,说完后,也忍不住一起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