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服装认知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你好,我叫廖慧宁,”
    姑娘略显局促,“我的家是广西的。”
    “……,差不多,差不多,”
    感觉自己问的有些冒昧,他下意识的找补了两句,倒引得袁家兄弟呵呵的笑出声。
    “听说你会服装设计,在哪里学的?”
    白满川靠在椅背上,转着手里的笔,向姑娘问。
    廖姑娘有些局促,踟蹰着回答:
    “我母亲会做衣服,慢慢的我也会了…,上学以后,我在学校一直在自学。”
    “呵呵,好学生。”白满川有意缓解她的情绪。
    “你们学校有服装方面的课程吗?”
    “我们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学校图书馆有些参考书我都学过……,”
    廖慧宁慢慢镇定下来,说话也流畅了,
    “不过我常常去羊城纺校,找老师们请教学习过,
    也收集过些港城的服装杂志,常见的服装款式,我都做过。”
    “掌握了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对我们美院的学生,只要能灵活应用各种设计元素,设计大众流行服装,还是很有把握的。”
    袁水旺听她说完,认同的点点头,帮她介绍说:
    “小廖的设计功底是没问题的,我看过她以前的作品,很不错的;
    她毕业后,离开了分配的单位,想自己设计服装做生意,可是挺不容易的……。”
    白满川知道他的意思,现在学美术的,
    被分配到单位以后,最好也不过是在工会出版报,
    每年参与几次职工书法绘画比赛,也就是他们能发挥作用的高光时刻了。
    自己卖设计稿那就是笑话,随便买本港台杂志,
    或者看着录像带抄,就会有新的款式,谁会买你的设计。
    有人说我自己设计、自己生产,首先你要有钱,你还要扛得住盗版。
    别说在羊城了,就是在内地秦都,过几年你去李家村看。
    当天上市的新款,第二天仿款就能挂满大街。
    那些做仿款的,大多是现在小加工厂的职工,
    在这里做几年后,就会带着自家的亲朋好友,去内地的市场边,租几间民房,就成了个简陋的服装厂。
    经常彻夜不眠,为大家赶制各种新潮服装。
    很快,到九十年代以后,港台服装就几乎消失了,内地的服饰市场,已经被闵粤小老板占领。
    递过面前的设计稿,白满川说:
    “我们在要商议厂里的服装设计,你来一起听听,有问题有意见可以直接说,
    如果你能做出符合要求的设计,那你就是这里的第一位设计师。”
    说完后,他向边上望过去。
    袁水旺点头赞同,袁彼德耸耸肩膀,没有反对。
    廖慧宁面色紧绷,有些忐忑的接过设计稿,低下头,开始认真翻看。
    “前几天,我参加了座谈会,是关于探讨市场需求的。
    让我强烈的感觉到,顾客对新产品的需求,非常热情。
    这里就有个现成的例子……,”
    说着,他转向袁水旺问:
    “到现在为止,邮购的服装有多少?”
    “一万六千多件,这些天少下来了……。”
    袁水旺有些遗憾。
    “不过是一期的插页广告,你还想怎样。”白满川鄙视道。
    又转脸对廖慧宁解释:
    “当然,这里面有偶然因素,不过能感受到,市场需求是多么旺盛。”
    “不过,市场虽然有需求,可也不会饥不择食,
    市场永远在变化,商品要适时适市,市场才能接受。”
    他担心粤语区的这几个伙伴,听不明白他的话,伸手把这四个同音字,写出来给他们看。
    这个举动,让几人露出些微笑。
    “这几个字的意思大家都懂吧,体现在服装上,就是抓热点、随潮流。
    什么是潮流呢?潮流,从来不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
    潮流,是来自大众的,是大众内心的美好生活,集体具象化美的体现。
    女排夺冠,让国人感受到胜利之美,拼搏之美、和健康之美。
    全民运动健身活动,就在国内蓬勃兴起。这就是现在的大热点,大潮流。
    可现在的运动服新款,最流行的只是三道杠,这个设计感太弱了,很快就会被消费者抛弃。
    尤其对企业来讲,容易被模仿的,都卖不上价……。”
    几人都听懂了,最后一句才是关键点。
    “所以,我们的运动服设计,要把时尚化作为设计的关键。
    如何把握时尚,时尚的要素是什么,如何能自然的,把时尚和运动结合起来。
    这三点是基础,也可以说是核心。
    不如大家一起讨论,先对这些问题统一认知。
    为了避免漫无目的的瞎想,我用一套模式,大家一起商量。”
    把话说完,对自己提到的模式,一点没有解释的意思。
    马上在纸上,分两边左右写上“运动服装、时尚服装”的词语。
    又在左边侧,自上而下依次写,‘定义、特性、组成、场景、影响’几个词。
    他写好后,举起纸来,让几人看清上面的内容。
    “大家一起商议、明确这几个问题,会帮我们理清设计思路,调动想象力,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惊喜。
    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尽可能的放飞思路、畅所欲言,想说什么说什么,除了不要批评别人。”
    看大家接受了这个提议,他才说:
    “那就开始吧,先给这两类服装一个定义。”
    “运动、比赛穿的衣服。”袁水旺抢先开口。
    看出来了,这个方法让他觉得很有趣。
    “这个定义,其他人有没有补充……,”白满川写下后问。
    袁彼德想要说什么,看看下面几个词,又没有开口。
    “好,这一条通过了。”
    白满川看向廖慧宁,见她摇头就继续:“时尚服装的定义。”
    “新潮、时髦……,高档、贵、流行……,”
    这个,明显不太好准确定义,几人按各自的理解,尽量的给出些关键词。
    看了下这几个词,白满川说:“应该还有崇尚的意思,”
    他解释自己的想法。
    “这样可以和时髦区分开,时髦的髦字,原先是俊的意思,有句话叫‘士中之俊,犹毛中之髦。’”
    说着抬起头,见大家盯着他看,霍然醒悟道:
    “不好意思,我有点跑题。”
    他对大家拱手说:“时髦这个词放在服装上用,有一种短暂流行的含义,大家想是不是。”
    “你这样说,我就理解了,说‘时髦服装’,大家会觉得这种服装流行不长久;
    ‘时尚服装’是大家觉得,这件服装有一定的档次……,大概是这个意思吗。”
    廖慧宁慢慢说出自己的感受。
    袁家兄弟看向白满川,他一时也解释不清楚,只能含糊的说:“领会精神、领会精神就好。”
    几人相顾莞尔,也不深究。
    “运动服特性是宽松、舒适、方便、结实。”袁水旺又抢先发言。
    “设计简单、线条流畅,如果能透汗就好了……。”廖慧宁说出自己的想法。
    白满川有些惊讶,前两条,说明她研究过运动服设计;
    现在能说出后一句,就是眼光前瞻的体现了,最好是喜欢锻炼,有实际体验。
    “防风、防湿、透气、透汗……,”袁彼德不确定的说。
    “我看过些介绍国外户外服装的杂志,不知道这边能不能做到。”
    袁水旺表情发懵:“这些要求没听过,怎么感觉都是反着的,怎么可能。”
    “不过,这些应该是面料的问题,和设计关系不大吧?”他又补充道。
    见廖慧宁也有些不明白,他就解释说:
    “提这种要求,一般是对户外运动服装,
    确实要特殊面料,才能达到那些的效果,不知道国内现在有没有那种面料。”
    “你多收集些相关资料,如果可能,我们建立个资料库,以后多些参考也是好的。”他对彼德建议。
    “对了,”他又对袁水旺说。
    “下次你过去,不妨多买些新款式、新面料服装,可以拿回来研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