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换场景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坐在树下,白满川思绪纷飞,不觉间,笑意已悄悄浮现脸上。
    前世在秋天里,缘份落尽;
    可现在,他毫无再找回过去,旧缘再续的念头。
    虽然过条马路,守在家属区门口,一定能遇到,或者直接说名字,现在只要知道名字,就一定能找到人。
    可是,既然已经试过,知道不能同行,又何必再次打扰。
    能让你的回忆充满笑意的朋友,多难得啊,就别去多添烦扰了。
    ……
    白满川离开校园,一路想着后面的行程。
    这边的重点,是张老师的项目进展。
    等张老师的调研工作结束后,他就要尽快赶到羊城。
    在调研数据汇总、研判期间,他要去鹏城看看。
    前段时间,他终于确定,自己的记忆有些偏差,这会儿,根本没有私营企业。
    一直到88年,“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到那时,国家才认同私营企业的存在。
    在这之前,只有个体户、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
    有人拿84年光彩公司举例……,那是‘民营企业’,不是私营企业。
    白满川思来想去,感觉还是去特区比较合适,不然不知道港城老王该怎么安排。
    可他不知道的是,这时的鹏城,更欢迎港岛内迁的企业。
    这段时间,他反复琢磨,愈发觉得,应该尽早说服港城老王,让他尽快过来建厂。
    经过参与调研,他的一些想法,也慢慢和现在的实际,逐渐的贴合起来。
    这段时间,他自己的想法,也逐渐立体起来。
    通过对内地、羊城和港岛市场的比较,他感觉现在简直是黄金时代,处处都有旺盛的需求。
    这完全不像他以前所想,只是国内单方面,需要大量的技术、资金和商品。
    外界,同样急需将一些资金、技术、和生产转移进来。
    因为这个市场够大、够空、生产成本够低、最重要的是工业基础够完善。
    说直接一点就是,这时候的蓝星,再没有比它更优质的韭菜地了。
    四小龙、四小虎的先后倒下,明明白白的就告诉我们这个判断。
    看清现实努力奋斗,才有机会掌握命运。
    都已经走上竞技场,就把别的情绪都收起来。
    要么你努力拼争,要么你甘当看客。
    上场就是战斗,如果你渴求公平,那是脑子有病;对这种想法,只能说:你来错地方了。
    在竞技场上,只有弱者才会要求公平。
    如果有强者赐予你公平,只是因为,你地里的韭菜还没成熟,或者,他的镰刀还没有磨快。
    你要成长的够快,你要拼命发展,除了你自己,没人能拯救你。
    现在你的每一分收获,都会成为以后的铠甲和武器。
    “面向海外、冲破束缚、来料加工、跨国经营、适应国际市场特点、走出门去做买卖。”
    “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企业投资以外资为主,产品市场以出口为主。”
    “来料加工、补偿贸易、技术落后、污染环境和挤占出口配额的项目不引进。”
    这“三个为主、五个不引进”确立了蛇口工业区,生产型和外向型的大方向。
    在国家紧缩银根的期间,让蛇口工业区的日子,在各特区中最为好过。
    1979年3月,原宝安撤县,改设深圳市。
    1980年8月26日,鹏城市内,东起大鹏湾背仔角,西连珠江口之安乐村,南与香港新界接壤,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脉,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平均7公里,面积327.5平方公里建立经济特区。
    在这个范围内,特区享有众多优惠政策,用于吸引外资。
    后世过来这边,有八成是港商企业。
    这几年过来建厂的企业,不管在这里干了几年,也不管他是为何离开,哪一个不是赚的盆满钵满……!
    ……
    时间很快过去,白满川盘点着几件事情,心中很是高兴。
    市场报告已经完成,各项数据清晰详细,报告书详尽细致。
    教辅资料进展顺利,各科老师已经按照大纲要求,开始分块撰写。
    试卷汇编的销售超出预计,总销量似乎可能到十万套,是不是需要增印,后续酌情调整。
    具体的决定,他已经明确授权,由王石鼓自行决定。
    只过了两周时间,龙教授那边的项目已经完成。
    现在,他继续按白满川的要求,在研究复读机提高、改进和扩展产品。
    在他试用过的效果来看,现在都可以投入样品试制阶段。
    不过,近期他没有生产的计划,就以现在的设计为原型,给教授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改进、拓展的要求;
    不过看样子,龙教授不仅不反感,还玩的挺高兴。
    西工大那边的两个项目也完成了。
    这都在意料之内,因为技术难度并不高,最大的特点不过是新奇。
    要不然,深度的技术细节,白满川也没本事能讲清楚。
    现在,一切都准备好了,白满川又踏上去往羊城的路途。
    刚一落地,就意外看见袁家兄弟,一起来接他。
    聊过几句,才知道彼德是昨天刚过关的。
    听说白满川今天要过来,就一同过来接机了。
    听他这话,白满川有些狐疑,总觉得这个理由有些牵强。
    等走出机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昨天是开车过来的。
    白满川围着车子看了半天,除去认识前面的三菱标识,别的都看不懂。对汽车他从来都没有兴趣。
    彼德见他看了一圈,什么都没说,直接就上车了。
    一点都没有见到新车的惊喜。
    这完全不像他的堂哥,昨天一见到新车,先是前后围着转圈,再上去挨个问,每样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问完后,还要强行拉着他,把车开到郊外,在人少的路上要他教自己开车。
    学了几个小时后,他一点都不嫌累,还不忘亲自动手,把车子里里外外的洗了个干净。
    彼德本想看看白满川惊喜的样子,谁知他话都没有一句,直接就上去了,无形的让他有种挫败感。
    “看看这个车怎么样,日本货,今年的新款车。”袁水旺刚一上车,就忍不住炫耀。
    “哦,挺好的,三菱面包车,拉人运货都挺方便……。”白满川附和道。
    “这个是三菱得利卡l300,而且是高顶箱的最新改进款。”彼德认真介绍。
    心里忍不住吐槽,这么好的车,你想拿来拉货,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嗯,挺好的。”白满川应付一声,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彼德气闷的拍一下方向盘,坐在一旁的袁水旺心疼到呲牙。
    忍不住的问,“小白,你不喜欢车吗?”
    “无所谓,有的用就行。”白满川随意的回答。
    “那你喜欢开车吗?”袁水旺惊诧他的回答,忍不住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