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初步计划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哦,有道理,那你有什么想法?”白满川心中非常高兴。
    “我考虑可以先抓重点,再逐步展开……,”
    王石鼓看着白满川讲解自己的想法,见他没有接话,便又继续:
    “先做毕业班需要的辅导资料,重点是数、理、化、外几门课。
    这样也是8套资料,有些课目可能需要两三本,这样都会有十本以上的编写量。工作量已经很大了……。”
    白满川点头赞同道:“嗯,的确工作量很大,具体你有没有什么计划?”
    “现在我只有个模糊的想法,想要编写这些教材,应该有几个基本要求:质量、速度、实用。”
    “质量不用说,开卷有益,老师和学生一翻开我们的书,就能被吸引。不然的话,销量也不会好。”
    “这些辅导资料编写速度要快,最好三个月内能完成初稿审定。
    这样在高考结束后,马上就能加入今年高考内容,马上印刷出版,体现时效性和权威性。”
    “实用就是围绕着高考而编写,不搞虚的,一切内容都是为考试取得好成绩。”
    “如果你同意,我计划每科选几名老师,组成编写组,分头编写定期汇总。应该很快能拿到初稿。”
    王石鼓信心十足,将他的想法都说出来后,期待的看向白满川。
    啪啪啪,白满川热烈的鼓掌,毫不吝惜的表示自己的认同。
    不是因为他的计划有多么完美,而是因为,在他刚才的讲述中,不自觉表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和热情。
    你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他对这件事所倾注的心力和激情。
    这些,对白满川来说,比一份完美的计划,感觉更加重要。
    “好,太好了,我感觉这件事交给你,一定能办成,一定能办好……。哈哈哈。”白满川高兴的对他夸个不停。
    “切,别光说好听的,等做成了,记得多来点实惠的就行……。”王石鼓嘴上不在意,脸上笑嘻嘻。
    “哈哈,做事情看你的,分银子,你看我的……。”白满川笑着回应他。
    “对辅导资料的编写,我同意你刚才的说法,可以总结几句话告诉老师,甚至直接印在封面上。
    那就是:一切为了分数,为了一切分数。
    这就是我们编写辅导资料的出发点。
    不用高大上的借口掩饰,不管你说什么,只有高分才能送你上大学,别废话,直接干就行了。”
    “再一个,学习不神秘、学习有方法,我们的今年编写的教材不是随课辅导,是初、高中的考前冲刺。
    那就要求汇总、练习、讲解三部分缺一不可。
    所以,要提前要求教师们,必须按照这样的模块编写教材。”
    “我们的教材必须解决,学生对知识点的感知问题;
    要能提高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驱动力。”
    “要达到这样的结果;必须先树立起编写老师的理念。
    数理化几门课的老师,你需要直接和他们谈,把这种观点提前沟通,如果不能认同,就不要请了。
    请来的教师要经过集体培训、并且集体研讨、确定编写方案,然后才能分别编撰具体内容。”
    “当然,报酬从优,你去教育出版社打听一下,看他们请人编写教辅的费用是多少,我们在此基础上加倍。”
    王石鼓呆滞半晌,见他不再讲了,才艰难的喉咙吞咽下问:“原来你都想好了,那我干嘛还白费功夫……。”
    “怎么是白费功夫,你自己不在心里把这个事情过一遍,后面怎么会具体做。”白满川对他很是肯定。
    “再说了,我决定做这个事情,已经想了几个月了,去港城,还专门带了些相关教材回来。
    关于辅导资料的内容有些想法,不是很正常吗。
    后续的具体工作,还是要你来安排。”
    “等教师到位以后,这部分我和他们谈。到时候,你就要多关注发行的问题了。”
    “行,我今天就去拿教师资料。”
    王石鼓迟疑的说,“我想先找两个人进来,可以帮着联系教师,平时各方沟通也需要人。”
    白满川不以为意的摆手:
    “这些你自己决定,这样吧,你做一份公司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薪酬制度,商议以后,你按情况灵活决定。”
    ……
    秦都统计学院,前身是秦都统计学校,去年秋季,才刚升级为学院,2000年后,又与他校合并为财经大学。
    这所学校,是前世白满川,合作最多的本地高校,走在幽静的校园里,仿若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
    嗯,也有些区别,比如校内的宿舍和教学楼。
    现在还是两层、三层的红砖楼,虽不高大,却有股优雅质朴的味道。
    可惜九十年代重建后,增高的楼层,被粉饰上了水磨石的墙面,变的平庸而无味……。
    张曦月这会儿还是讲师,记得几年后见她时,已经是副教授了,搞不懂这些职称,不过她确实比记忆中年轻许多。
    她身高大约160,面容清秀眼神柔和。
    她开口的瞬间,你就会明白‘吴侬软语’的意味,没错,她的故乡在苏州,她总会以‘姑苏’来介绍。
    “张老师,你好,我叫白满川,我有一些市场调研的工作,不知道是不是能和你合作。”
    看着眼前年轻的张老师,白满川内心满是尊敬,因为后来,她无私帮自己度过难关,现在见面语言自带恳切。
    张老师正在办公室闲坐,见到学生领着位年轻人过来。
    看来人的年龄,还在琢磨,没见过这个学生。
    却听见对方说有项目要合作,让性格沉静的她,在讶异中,也为自己的猜测而好笑。
    “白先生,您先请坐,”说着,她起身准备茶水。
    “张老师家乡是在南方吗?”白满川恶趣味的搭话。
    “是啊,我故乡苏州……,过去古名姑苏的地方。”张老师从旁拿过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