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安排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刘主任忍不住提议:“要不然……,等确定下一个项目后,再聘请人员……。”
    看他们的反应,白满川明白他们的担心。
    他笑着挥挥手说:“放心吧,在港城,我刚接了个项目,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
    “啊……,太好了,是什么项目?”刘志坚老师忙追问,刘广德主任也满眼关注的望过来。
    “简单来说,就是港城一家电子工厂,想要在内地建厂。
    需要我们对目前的政策、市场、产品、费用等,做一个尽量详细的报告,以及建厂的可行性分析。”
    白满川又给俩人解释几句,说了老王的现状和要求。
    两人听得频频点头,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
    这项工作对他们来说,其实没有什么难度。
    在改开前,这只是一份关于建厂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现在,也只是甲方身份,以及政策因素有所不同带来的区别,这些只要实事求是的做就好,又不用搞什么花样。
    他们更高兴的是,刚有千元入账,马上就有新项目,眼见又一笔收入送过来。
    说起来,刘主任这会儿的工资,每月只有100多点,刘志坚老师每月70多,都算是高工资了。
    现在,再接个项目,短时间就能挣到两年的工资。
    见二人没有什么问题,白满川接着说。
    “现在,需要您二位多费心,推荐一些符合要求的人员。
    推荐人员需要提前沟通,双方共同认可后,先做为外聘专家,每月会给予一定的补助。
    等参与一些公司任务后,再确定是不是转为公司的正式职员。”
    想了一下,他征求两位的意见:
    “这次的项目,有市场信息的调查工作,这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几座代表性城市作为样本。
    请两位老师考虑一下,如果需要不同城市的专家参与,要提前做好准备,在工作计划书里,也要体现出来。”
    “行,”刘广德老师沉稳的应承。
    “我看这样吧,请你先将委托方的信息、目标、要求和一些相关内容做一份项目说明。
    然后,我们据此编制项目计划书,细化各项任务,再进一步明确,完成任务需要的各种支持和条件。
    然后,大家再审核、调整、确定项目计划书的内容。”
    “明天我给你们项目说明。”白满川提前就有准备。
    前几天到老王的工厂参观,就是为此在做准备工作,因此,他答应的非常确定。
    “刘老师,”他转向刘志坚老师。
    “这几天,你侧面打听一下,这里的房子能不能续租,如果能续租,可能还要加两间。
    嗯,不要确定,先了解一下,我也去别处看看,这次需要长期办公场地。”
    ……
    又到杂志社,先来分水果。
    白满川来的次数多了,送几次水果,大家都养成了习惯。
    靠近门旁的编辑,看见他就开玩笑说:“白生,今天是不是有进口的水果啊”。
    “柳编,你可别为难我,今天水果涨价了,实在是买不起啊。”
    白满川不住的叫苦,周边的编辑都忍不住发。
    他掏出两包烟扔过去,看大家哄闹着散烟,他摆摆手向主编室走去。
    “你一来,我们编辑部就变的热闹起来,呵呵……社里的劳动纪律都被你搞乱了。
    看得出,王主编今天心情挺好,刚一见面,就主动开玩笑。
    “啊……,那……,主编,你不会没收我的工作证吧。”白满川吓得的向后躲闪。
    “哈哈哈,就你爱搞怪。”王主编笑的愈加开心。
    片刻后,看一眼放在办公桌上的洋烟,开口问,“说说吧,今天是为什么来的。”
    “今天没什么大事,就是给您汇报一下,调研报告再有十天,第一稿就能给您送过来。
    看情况,在杂志上开展广告业务的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如果您有决断,相关的证件和人员,是不是要提前考虑。”
    白满川认真回答。
    “嗯,看来你们的工作,进展还是挺快的。”王主编频频点头赞许。
    “我这里也有客户找过来,你认识的,就是那个做服装的,请求要在这里常年做广告,啧、啧,现在的个体户,不能小看啊。”
    白满川和王主编一样的发出慨叹:“嗨,要我说吧,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要怪你自己……。”
    “啊,为什么。”王主编被他这个转折给搞愣了。
    “这还不明显吗,”白满川按着套路扮奸臣。
    “要不是您把杂志办的这么受欢迎,他跑都来不及,哪里会再回头,求着要常年登广告呢……。”
    王主编那是成年的老狐狸,看他做作的表演,听着似曾相识的台词,早已明白他要干嘛。
    只是……,夸的是自己,那就先听听看喽。
    等到看他演完,还是忍不住哈哈哈的大笑,指着他批评:
    “表情夸张,台词老套,不及格。”说完又哈哈哈,被自己的幽默逗的乐个不停。
    “嘿嘿,”白满川也陪着傻乐。
    装傻要有限度,再装下去,就把是对方当傻子。
    再说了,话都说到这儿了,两人都明白对方的意思,程度刚刚好。
    笑了一阵,王主编问:“你是刚从港城回来吧。对那边有什么感觉?”
    “嗨,两边差别真的大,这次过去,书稿谈妥了,在等排期。
    参观了不少地方,有证券交易所,还有电子厂。
    机缘巧合,说起我给咱们杂志,做市场调研的工作,你猜他们是什么反应……。”
    王主编见他摆出得意的模样,忍不住好笑的数落:“年纪轻轻,不要被人夸奖几句就骄傲。”
    “哈哈哈哈,我就知道你猜不出,”白满川得意的大笑。
    “他们都被吓坏了,说100万册,300多万读者,那不是全港4个人买一本才能买完,
    买回去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要全港人都读一遍,才能凑够读者人数啊……,哈哈哈。”
    “呵呵,”王主编矜持的笑几声,谦虚的说,“他们人口少,也不算什么。”
    “我可不这么看,”白满川不住的摇头。
    “我问过的,他们的期刊发行量,每期最多的也就7、8万册。这可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所以我在想,如果你带着编辑过去,做出的杂志一定比他们好。”
    “哈哈哈,你是不是在那边吹水了,这就不是一回事情吗,有什么好比较的,哈哈。”
    他笑着边说边摇头,语气中像是也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