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落地秦都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行,我相信,既然现在这条路子敞开了。我最担心的是你生意太好,忙不过来,你这里出现偷工减料的事情,”
    白满川伸手止住急着要分辩的袁水旺。
    “我不是说你现在偷工减料,我怕你管不过来、看不到,那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到时候,你就把整个杂志社的脸面,扔到300万读者脚下踩,你想想。”
    袁老板脸色严肃起来,愣了片刻,涩声道:“我明白了,你放心,我一定盯紧,不出差错。”
    白满川放缓声音道:“这次估计怎么也能卖出去七、八千件衣服。
    你想想,这次做得好,在这几百万读者中间,你就会立起来个金色招牌,以后发财的机会有多少?”
    “你要知道下次登广告,会比这次多10倍人看到。”
    “再说了,你也清楚,这次健美裤发的是不是最多?”袁水旺这会忍不住又乐呵呵的不住点头。
    “人们都说,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挣。”
    “现在有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改个款式,变个花样,是不是又是个机会。”
    “比如说,男人的运动服卖不过女士健美裤,那能不能做些儿童的运动服。
    上面印些龙凤卡通,再写上些字‘未来接班人、祖国花骨朵’,多编一些有意思的话,是不是做起来简单方便,还能再打开个新市场。”
    白满川说着,袁水旺眼睛都冒出了星星来,忙向前一步,抓住他的手。
    “你当我们厂子的设计师吧,只要你设计出新款式,都给提成。”
    呵呵,白满川笑了,“我希望交朋友,是想能长久的一起做事情,能不能长久做朋友,就看一起做事情是不是牢靠。”
    他手收回,认真的说:“这次事情做好,不用你说,我也愿意长久的合作。
    而且,我相信有更多的人想和你合作。因为你人牢靠,又能一起挣钱。你说说,谁能不愿意呢。”
    哈哈哈哈,袁水旺听他的话,不由就高兴的仰头大笑。
    说话间,白满川拿过张纸,画了个后世常见的,滚筒式包装盒的样子。
    这种包装盒最大的好处,是结构简单,只要一张厚度合适的纸板,卡好折叠线和上下插口,裁切好以后,把衣服放在上面,卷起来上下插好口就行。
    只要稍稍熟练,包装速度就会大大增加。
    等说清楚后,高兴异常的袁水旺,说什么也不让他走,忙出去吩咐几句,出门两人一起到阿涛的档口。
    早早被发现,终于没来的及喊出阿涛帅哥的那一句。
    这次回去有事,就没有多带货,只拿了200块表,几人出去吃过饭,他就回了旅社。
    第二天,飞了两个多小时,午后一点多,已经换了地图,在秦都落地。
    站在大厅,白满川想起前世是87年,他因公从羊城落地秦都时,也只在这里站了许久,都不想出去。
    实在是当时两地的差距,给他带来的冲击太大了。
    这会儿,还好,以几十年后的眼光看,别说羊城,这会儿全世界所有的城市建设,都是个渣渣。
    看看时间,他坐车到洒金桥站,再向前走个路口到许士庙街口,这里有一家“隔壁好粉汤羊血”,印象中真是味道美极了。
    可惜后来街对面建了座“新世界大酒店”,这一排店面搬迁,也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后来还特意在回民坊里找过,也不见踪影。
    来到近前一看,还是原来的地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莫说滴,喋起。
    吃完饭,一个人拖着箱子,慢悠悠的向前走着。这里到王石鼓家,只有一站路。不急,慢慢来。
    这条街名叫莲湖路,当年他离开厂子后,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恒生指数期货。
    半年后,被人挖到一家新公司,又过半年就和人合作办了家期货公司,甚至后面的公司,是人自己带着钱找过来的,钱都是单位小金库的。
    这会儿的机会真是多,你都不用猜,这时的期货公司都没合规的手续。
    因为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公司的经营和正规期货根本不沾边。
    不过好像没人在乎,只管开门营业,等赶上检查,谨慎点老板关几天门,等风声过去再继续。
    如果有些关系,就更加不管不顾。
    即使贴上封条,等人走了撕掉封条还是继续,老板乐呵呵的找人请客吃饭也就过去了。
    老板还说呢,来查是好事,不来查你都不知道谁管你,检查过后,你才能找准庙门。
    这一类公司,一直到2000年前后,才慢慢在国家的打击下销声匿迹。
    思忖间,已经到了教育厅家属院,前世多次来过这里,现在说个熟门熟路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敲开房门,看是王石鼓的母亲开的门,忙恭敬的称呼:“阿姨,我是王石鼓的同学,来找他玩,不知道他在不在。”
    王石鼓,听这个名字就能大概知道他与石鼓有些关联。
    石鼓又称陈仓石鼓,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发现于唐朝,共有十面。
    不用说它们的文物价值,仅仅是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们时隐时现、颠沛流离的故事,就是一部让人惊叹的传奇。
    最近的一次,如果不是飞机超重,它们就会被掠去湾岛。
    王石鼓的老家就是陈仓,他的父亲便以其为名。本意想培养出个学者,沿袭他家几辈人诗书传家的门风。
    没想到,王石鼓长成一位善于交际,豪爽大方,颇有古风的商人。
    更妙的是,有次酒后他自己分析说,我也就是在这家门口装大方,走出去会被人坑死的。
    有一定的关系助力,性格大方又谨慎,难怪他一路走来都顺风顺水的。
    王阿姨一听是同学,热情招呼:“啊,你是石鼓的同学,他这会儿在学校呢,不知道今天回不回来,你先进来坐会……。”
    “哦,谢谢阿姨,不进去了,我直接去学校找他。”白满川说着就要转身下楼。
    “咳,急什么呢,坐坐喝口水再去。”王阿姨走出来说。
    “不了,阿姨你回去吧,这里坐车也方便,我一会就到他学校了。……对了,他现在是学汉语言,还是新闻?”白满川回头问。
    记得他上学的时候转过专业,时间太久记不清楚,顺口问问。
    “还在学汉语言专业呢,”王母回答。
    “谢谢阿姨,知道了,您快回家吧。”白满川致谢离开不再耽搁。
    前面就是秦都中心道路未央大道,公交车一路向南的终点就是秦都师大。
    坐在车上,当公交车路过小寨,这个南郊未来的核心区域,路旁还是成片的农田,看着眼前绿色斑驳,真是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