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加个板块怎么样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最后,还是白满川争过水壶,作为屋里唯一的年轻人,沏茶倒水本就是应有的礼仪。
    与此同时,他脑中思绪急速闪烁,作为前世的策划人,广告营销是他最擅长的,现在的武林杂志,在广告方面几乎就是空白,这里面应该有机会,不妨试探一下,看看有没有机会。
    等他沏好茶水,王主编主动开口。
    “小白,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看,哈哈,我们杂志社是非常愿意听取各界意见的,广开言路吗,是不是郑老,哈哈……。”
    说话时,他不断哈哈笑着,给人一种开明的感觉。
    白满川满脸认真的听着,待他讲完,先是点头表示赞同:才恭敬的回应。
    “主编,我觉得杂志的栏目已经很丰富,不愧是传播武术文化的第一刊。可作为一本全国性的期刊,却少了一个重要的盈利板块,我不知道是原因?可以问一下吗?”
    王主编顿了一下,没有接话,只微笑着示意他继续。
    白满川看他不说,也不停留,直接说:“广告,整本杂志没有一个广告……,哦,不对,有广告,”
    俩人听到他说“广告”时,有种恍然大悟的神情。当他说杂志里面有广告,又变的满脸疑惑。
    “唯一的广告是,下期内容介绍……。”
    白满川话音刚落,王主编哈哈的笑起来,郑先生也微笑着点点他。
    笑了片刻,王主编思考下说:“是啊,杂志社也应该把广告部设立起来了,就是不知道哪些单位会在这里登广告……。”
    “主编不用顾虑,”白满川接话,“我愿意第一个登广告。”
    嗯,两人齐齐看过来。
    他对俩人笑道:“对,社里可以扣我的一部分稿费,我愿意用稿费打广告。”
    “你要登什么广告?”郑先生问他,心中也是顾虑,怕他冒失,自己问也好转圜。
    “赤霞吐纳功、赤霞修真法。”白满川回答。
    王主编没听明白,郑先生解释一句:“是一种气功功法。”
    “哦,”王主编点点头,应声表示知道了,也不再追问,因为杂志上武术功法的审核,一直都是郑先生负责,是不是应该登载,他知道下就行了。
    他只关心广告的事宜,就再问一句:“你觉得哪些企业会选择我们杂志登广告呢?”
    “两位老师,我一个后生仔,在你们面前说这些不是班门弄斧吗……,”白满川故意做作的说。
    两人对视一眼,哈哈一笑,王主编说:“后生仔,大胆说,说的好有奖励,说的不好也不怪你。”
    “那行,我就大胆的说几句。”白满川慢慢的认真起来,“杂志上的广告…,不对,应该叫‘广告位’,”他从包里拿出个本子,写下‘广告位’三个字,给两人看清楚。
    “广告位,就是杂志社的商品,它是卖给需要登广告的企业的。
    哪些商品广告登在‘武林’杂志效果好呢?
    要看买‘武林’杂志的人是谁,就是要给我们杂志的购买者和订阅者画一幅像。
    就是要知道,读者是谁,读者的年龄、职业、收入、爱好、家庭状况等一系列信息。
    掌握了这些信息,就能大致分析研究,他们需要和喜欢什么商品,以及需要什么价位的商品。
    接着就能用这些分析,找到对应的企业,把广告位卖给他们。
    甚至,可以更进一步,用我们分析掌握的客户信息,帮他们设计更符合客户需要的商品,帮助商品设计更合适的广告内容。”
    白满川口中不停的说,手里不停的写,将刚才说的重点,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勾连纵横的展示出来。
    王主编越看越靠近,郑先生也不由走过来,站在他旁边观看。
    白满川还没有说完,继续说道。
    “这只是第一阶段,算是打基础的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不仅能精准定位杂志的广告客户,提高广告位价值,也能让下一段工作方便展开……,”
    说完抬头,突然被眼前的俩人吓了一跳,不由猛的向后靠去,他这动作,又惊了俩人……,等三人回过神来,又同时笑起来。
    “好好好,果然英雄出少年,”王主编拿过记录本,再仔细的看着。少倾,他递给一旁的郑先生,问白满川:“你这几天有时间吗?”
    “……,”白满川还没回答,郑先生不等他开口,直接将他的情况介绍给王主编。
    王主编沉吟片刻,问:“你现在住在哪里?”
    “我昨天在火车站附近住,今天出来的时候,已经退房了。”
    “你能不能多待一天,后天回去?”
    王主编紧接着解释:“我从编辑部抽几个人来筹建广告部,明天请你给他们讲讲课。”
    “不敢、不敢,我哪里有资格讲课。”白满川忙推辞。
    “没关系,你把刚才讲的给他们说清楚就行……。”王主编挥手说道。
    “……行吧。”
    王主编看他答应,马上说:“你等等,我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来,带你去我们的定点招待所,今天你就在那里休息。”
    说着他就大步走出去,喊人安排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白满川看着郑先生问:“我这是当老师了,郑老师。”他特意强调的称呼,让会意的郑先生也是莞尔。
    ……
    第二天,白满川被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带到了后楼,据介绍这是间培训教室,当他在门前,看见屋里坐满了人,诧异的有些不想进去。
    王主编看他站在门前不动,几步上前就把他拉进会议室,大声说:
    “编辑部要发展,就要多听取广大群众的建议和意见,这一位作者白满川同志,”
    他伸手向下面众人示意道:“他不仅是位优秀的作者,还是位擅长广告业务的同志,今天,我们特意邀请他过来,请他给我们讲解关于杂志广告业务知识,请大家欢迎……。”
    会议室二十多号人,可稀稀落落的掌声表明大家的态度。
    要说编辑部没人想过拉广告挣钱,那就是笑话,最少他们经常能看到港岛的报刊杂志,那上面的广告也见多了,不少人都去了解过,可是了解过后,就有些为难。
    一是现在国企基本不打广告,个体户还是有争议的话题,谁都不愿意主动去牵扯;
    二是这需要单位领导出面,普通员工谁也不愿意出头,免的出力不讨好;
    最关键的是,大家都没做过,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看到眼前的情景,白满川毫不意外,任谁突然看见个小年轻,跑来要给自己讲课,呵呵,凭啥呀。
    他转身拿起粉笔,写出自己的名字,回头问道:“各位老师,有谁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吗?”
    这个套路之外的开场,台下众人有些讶然的议论,可这么些编辑也不白给,很快就有人吟诵: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啪啪啪,他拍掌赞叹着问:“说得好,您贵姓?”
    “我姓吴,”回话的是个二十多的年轻人,
    “好,吴先生,你知道我为什么鼓掌吗?”
    白满川的话让他一愣,有些不确定的回答:“你不是赞赏我记得这首诗吗?”
    “这只是一个原因,”白满川也不卖关子,“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
    他停下来,看眼王主编,又对众人说:“因为,通过这个小环节,你们将会牢牢的记住我,这,就是广告的魅力……。”
    台下众人恍然明白过来,还有些人觉得有趣,嘻嘻的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