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做生意的感觉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王主任也不急,微笑示意她喝茶,和气的问:“你家是县局的?”
    “是的,我的父母都在那里面工作,”易卫萍笑着回答。
    “好、好,你怎么没有去那里工作。”王主任关心的问。
    “高中毕业那年,正好供销社要招人,我就进去了。”
    这些年,想找个正式工作有多难,大家都知道,听她讲的这么随意,王主任心里就有了些想法,就不再闲聊,直接开口问:“电话里说的样品,就是这些吗……。”
    易卫萍展示着礼盒,开始介绍。
    “今年的礼盒有两种,木耳和蘑菇,这都是从一级品里面挑出来的特等品,总共没有挑出来多少,数量不多,只能先给重点单位带来看看……。”
    王主任前后翻看着礼盒,又看看里面的木耳蘑菇,满意的点点头。
    单位的礼品采买,大多会过他的手,看得出来,这礼盒里的东西,品质还是过得去的。
    听见每盒6元的价格,他嘴角扯了一下,也没有说话。
    易卫萍装没有看见,接着说:
    “王主任,您这儿在年前,维护各单位的关系都免不了带些小礼品,往年你们是从我们社里买山货,自己再分开。既麻烦、又辛苦、看着还不上档次。”
    看着有些动心的王主任,她又说:“拿着这样子的礼盒送礼,不光礼物的档次上去了,更让收礼的贵客能感受到咱们的诚心,再说了,”
    她笑嘻嘻的说,“就是给亲戚朋友送两盒,那也更有面子不是。”
    王主任呵呵笑着,也不表态,只说了一句:“你等等,”就起身拿着礼盒向外走去。
    不一会儿,办公室的门打开,走进来两个人。
    空着手的中年人进来后,看着她问道:“你是县局的,父亲叫什么?”
    她站着恭声回:“易前进,”
    “呵呵,认识……,”不待回话,中年人对着王主任说,“你看着办吧,统计好数量,不要把那家落下。”
    说完转身就出了办公室。
    王主任看着还有些发呆的易卫萍,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们的张副局……。”
    易卫萍走出物资局,被街上的太阳晒的有些晃眼,自行车一路向前,铃声清脆悦耳。
    明天,她和王主任确定好了,明天就送100盒木耳、送100盒蘑菇过来,并且,还说好了,要当场结账……。
    ……
    白满川坐在床上,脑子木木的。
    本想多睡会,可旅社院子里今天不知怎么了,一大早就车鸣人喊的,吵的人睡不踏实。
    看时间,这会已经9点多了,干脆起来洗漱退房吧。
    他呆坐一会儿,拿起洗漱用品,在外面水房一通糊弄,终于被凉水刺激的清醒了。
    自打昨天从家里出来,赶到钢铁厂,节目汇演一切顺利。
    只是肖衣那最后说,这几天要跟着家人一起回沪市,因为他们家在香港的亲戚,很快就到沪城,正好趁这个机会见见……。过年,就见不到了。
    他一路琢磨着,这会儿的香港亲戚,那可真是人见人爱,啧啧,人山人海、前呼后拥、鲜花迎接、锣鼓喧天……。
    嘿嘿坏笑着,蹬的车子跑的飞快,很快就到路怀远家里,俩人刚一坐下,白满川就感觉事情有门,路怀远就啪的打个响指,满脸得意的说:“兄弟,成了。”
    “怎么个章程,关系靠谱吗?”白满川问。
    “没问题,就是……,唉,”路怀远肯定的回道。
    又有些叹息道,“兄弟,呆在小地方是没有出息的,哥哥我拖家带口的没办法了,你还有机会,以后一定要走出去……。”
    “……,”白满川看路怀远在那里感慨,不知道几天不见,他是受了什么刺激,这和他平时沉着果断的印象,实在是差别太大了。
    路怀远抽口烟,靠在椅背上,把香烟搁在烟灰缸上面,大拇指和中指拿着烟,食指在烟上一下一下的点着,慢慢的讲述他这几天的故事。
    白满川本以为,他会先找些带货的乘务员打听情况,再通过熟人搭建起关系。
    没想到,路怀远回利州站没几天,就直接跟车下到了蓉城。
    到蓉城以后,他白天钻进批发市场,挨个摊位看,一待就是一天,荷花池、青年路、春熙路,甚至还专门体会了一次青年路的‘夜光市场’。
    路怀远感慨的说:“兄弟,你知道吗,我待在荷花池市场的一个摊位边上,从中午过去一直待到他收摊,就没有动地方。”
    他说到这里,忍不住呵呵笑。
    “摊主刚开始没注意,后来看我一直没走,估计他也有些发毛,后来过来几个人把我围住,以为我是坏人,最后我给他们看了工作证,才让他们放心。”
    说到这里,他想着当时的情景,似乎恶作剧得逞的孩子,嘿嘿直乐。
    “你猜我为什么待着不走?”他狡黠的问道。
    “我猜,”白满川自信满满的说,“摆摊的女娃儿好乖哟……,”
    “咳、咳、咳、咳,”刚吸了口烟的路怀远,被这句川普呛的满脸通红,憋的他一手捶胸,一手指点着他说不出话,白满川摆出副无辜的表情望着他……。
    终于顺过气,路怀远不理会他,接着说。
    “我待了一下午,就是在数她能卖多少衣服……,”
    “她一下午买了多少,你数清楚了吗?”白满川感兴趣的问。
    “没有数清楚,”路怀远摇头叹息。
    “我刚去的时候不懂,后面才发现,拿货数量多的,他们都是直接带到库房去取货……,”
    “不过,只是在摊位上,那个下午就买了70多件……,估计拿大货的,能比这个数多几倍。”
    “你说得对,”路怀远突然的一句话,让白满川不明所以,见他脸色疑问,就又补上一句,“小地方的机会少……。”
    “我白天看市场,晚上找当地的朋友,请他们喝酒,打听消息,”他似乎有些激动,停下来抽了口烟。
    “听到个故事,和你说的电子表有点关系……。”
    白满川心思电转,蓉城、电子表……,似乎有些印象,却一时间想不起来。
    路怀远看着他说。
    “听人说在82年,从香江回来个大老板,他原来是重庆人,投奔亲戚去了香江,
    回来时,带了一大批电子表,一只能卖100多块钱,后来听港岛人说,那些电子表,在港城只值5港币。”
    说完这一大段话,他羡慕的说:“现在蓉城和山城人都知道,张老板就是川省首富,据说银行存款就有上千万……。”
    看着陷入想象中的路怀远,他完全能明白,这件事给他带来的刺激有多大。
    毕竟,当你月收入还是两位数,突然你听说,甚至看见有个倒爷,他一年挣的钱,比你们整个企业的年收入都高,这种冲击,简直是让人麻木。
    只是他们从来不会想到,在某个时期、某个平台,人均收入过万,讨论资产都是以‘爽、冰’为最小单位。
    那时的人看见这种“首富”,应该是直接无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