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萍姐的工作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今天时间方便,白满川就逛到百货大楼,想买些新鲜的点心送人,可看了半天,算了,是我想太多。
    等他走出百货大楼,将四瓶酒,四盒点心挂在车把上,也不骑了,推着就向县局大院走去。
    易卫军家门打开了,开门的还是易卫萍。
    白满川意外的稍一愣神,就笑着喊人:“萍姐,这么巧,今天你在家啊,又遇到你真高兴。”
    “呵,今天这么会说话,要不要姐姐给你介绍个女朋友。”易卫萍揶揄的说。
    “别,你这样容易让人误会……。”
    “误会什么?”
    “误会我俩是亲姐弟,”白满川严肃的说,“要不你怎么给我介绍对象,”
    他又看着刚走到易卫萍背后的易卫军,“你就不关心卫军还是单身吗……。”
    “臭小子,”易卫萍被他逗的咯咯笑,伸手拉他进来。
    白满川直接走到餐桌前,将手中的东西分成两份,“这些是给叔叔的,这些一会带给万师傅。”
    易卫萍连声推脱,卫军却走上前,想要看看有些什么。
    白满川随口说,“嗨,没什么特别的,都是些老样子的糕点,如果现在有人开一家西点店,做些生日蛋糕,再来些港式面包、饼干、糕点那一定受欢迎……,”
    说到这儿,他也有些嘴馋。
    “说的挺好,可没人会做也白搭,难道要去香港学。”易卫军随口说。
    “切,带个港式的名头就是为了吸引人,那就是唬人的,找个白案师傅,我分分钟教会他。”
    “你会做生日蛋糕?”易卫萍插话。
    “会呀,那就是在蛋糕上面抹一层奶油,别看说的高级,你学会了,它也就是那样。”白满川不在意的答道。
    “那你教教我,”
    嗯,白满川突然觉得有些不对,看易卫萍一脸认真的样子,易卫军对着他正在苦笑。
    “怎么了,是不是有些什么事情?”白满川迟疑的问道。
    卫军满脸苦相,瞥着姐姐不敢说话。
    “我辞职了,年后不去了……,”易卫萍脸色平静。
    白满川看看易卫萍,再看看卫军。
    差不多确认这是真的,心中反而没有了前一次的忐忑,琢磨了一瞬,便开口说:“萍姐,你手续办了吗?”
    “办什么手续,我以后不去了,等着把户口转回来就行了……。”
    白满川听着心里放松了,摇头说:“你这样子不是让领导为难吗?”
    “你不知道,就是他卡着不让我辞职。我就直接告诉他,我年后不去了。”
    “那个叔叔和我爸认识……,”易卫军在旁边解释。
    白满川笑着说:“萍姐,我给你出个主意,你能听听吗?”
    见易卫萍点头,他也不耽搁:“前几天国家发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你知道吗?”
    “我们学习过,……,你什么意思?我就是看这几年国家提倡改革,才想辞职出去干的。”易卫萍说。
    “那你打算做什么呢?”
    “我……,我想去南方进一些衣服……,”看着白满川诧异的眼神,易卫萍忙又说,“要不你教我做生日蛋糕,我肯定学得快,我做饭挺好的……。”
    白满川暗想,这是冲动型的下海者……。卖衣服算是最容易想到的生意,本质就是赚信息差。可惜,这里的市场不合适。
    于是他说:“今年在秦都开了个康复路服装批发市场,我觉得在那里摆摊的一定能赚大钱。”
    易卫萍想了片刻,有些羡慕的叹气道:
    “商贩集中能吸引更多客户,品种多、进货的也愿意去。进货的多、商贩容易挣钱,就会进来更多的衣服品种。”
    白满川赞同的点头,这些道理说出来简单,但是能想透的人却很少。
    “兴州市场太小,城里就几万人,做服装太辛苦。而且,现在去南方批衣服还能挣钱,过一两年,就有商贩直接从康复路进货,到那会儿利润就太低了。”
    白满川犹豫片刻,才说:
    “刚才,我和铁路上的一个朋友聊天,想让他帮忙找些从南方带货的路子,是想弄些新奇的东西,拿过来批给小商贩,可是这条路你不合适啊。”
    “你带货过来,我也能卖。”萍姐急着说。
    白满川摆摆手,说:“那种小钱,如果你愿意,可以试试。不过嘛……,如果长期干,那就是耽误时间。”
    不等她开口,他接着说:“挣小钱、要跟在别人后面干;挣大钱、要有自己的特长。”
    见易卫萍认真的样子,问她:“萍姐,你想过没有,你的特长是什么?”
    她没想到,话题突然转到了自己身上,一时有些意外,但爽利的性格让她很快就寻思起来。
    时间不久,她说:“不怕吃苦,在供销社这些年也算学过怎么做生意。”
    “还有个最大的优势,你没说,”白满川肯定地说。
    “什么?”两姐弟怀疑的看着他。
    “你熟悉了解各种山货特产,”白满川看着两人不以为然的样子,加强语气说,
    “你还熟悉供销社系统,这是国内掌握各种山货特产最大的单位。”
    “那……,你的意思……,是让我去贩山货?”易卫萍脸色奇怪的表情看着他,卫军更在一旁嗤嗤的偷笑。
    “好嘛,刚说辞职不干了,转眼你让我去贩山货……。”
    白满川不管一个瞪眼,一个偷笑的俩人,认真的说:“萍姐,我问问你,你们收木耳多少钱?卖多少钱?”
    “收五、六毛一斤,零售大概八毛到一块。”她说完这话,露出些寻思的样子。
    “现在,在商店里木耳好买吗?”
    “不好买,经常有人托关系来买……,”她的眼睛亮起来。
    “现在人工种木耳的多吗?技术难学吗?”
    “人工木耳不多,单位上以前有专家来做推广,过了一阵就没人管了……,”萍姐嘿嘿地笑着。
    “哦,那些专家能打听到吗?”
    “那肯定没问题,其实有些农民也想学,就是你知道咱们这地方,都住的零零散散的,组织起来太麻烦,慢慢的就没人管了。”
    “背靠大树好乘凉……,萍姐,如果你彻底辞职了,有些事情就不好办了啊。”
    “恩,……哎,不对,你说彻底辞职?还有个不彻底的吗?”她突然对这句话的意思敏感起来。
    白满川夸张的比划个赞扬的手势,解释说:“你想啊,如果把你的关系调到县供销社,有没有办法?”
    “有些麻烦,县里的人太多,要是真想调过来,费点劲也不是不行。”她思忖道。
    “如果只把关系转过来挂着,工资留在单位,不去上班行不行?”
    易卫萍揣摩半晌,疑惑的问:“去年有个说法,叫“停薪留职”,是不是这个。”
    白满川摇头:“停薪留职,要先停薪。明白吗?”他笑笑接着说,“这个可以叫‘留薪留职’,不过要把工资留在单位……。”